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660109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指南之 第二章: 防 治 原 则第一节: 预防: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来防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所谓“治未病”,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代医家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比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说明古人已认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一、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1、 养生(古称摄生)(1) 、养生的基本理论:包含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二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病理观。A .天人相

2、应的整体观: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养生学说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提出人类必须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B.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病理观: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因素。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人体的正气不足则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机体的正气,二是防止病邪的侵害。(2)养生的基本原则:养生的根本问题在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为此,就要做到如下几点:A、调摄精神 :人的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反过来,精神情志又能控制和调节脏

3、腑的功能活动。若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正气旺盛,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调养精神就成为养生的第一要务了。要求人们做到:“恬、淡、虚、无” B、注意饮食起居 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五味本以养人,但五味偏嗜又能伤人。 C、加强锻炼 D、适应四时气候 如何适应自然规律呢?中医学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原则。 E、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2、 避免病邪侵入。二、 既病防变 1、早期诊断 2、防止传变。第二节 治则 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一、 治病求本 即临床治病时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是辨证诊治的根本原则。(一)、正治与反治。 1、 正治:又称逆治,是逆

4、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一致的病证。如寒病见寒象、热病见热象。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法。2、 反治:又称“从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不一致甚至相反的病证。反治法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四种具体法则。(1) 、寒因寒用:即用寒性药物来治疗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真热假寒证。如外感热病,里热极盛,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而出现四肢厥冷的假象时,从其外在的假象而用寒性药物治疗。从表面上看是以寒治寒,但从病因病机来说,仍是以寒药治热证。(2) 、热因热用: 即用热性药物来治疗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

5、于真热假寒证。如由于阴邪内盛,格阳于外,致阳气上浮,反见面红等假热症候,顺从这种假热而用热性药物治疗。从表面上看是以热治热,但从病因病机来看,仍属以热药治寒证。(3) 塞因塞用:指用补益的药物治疗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如脾失健运导致的腹胀满闷等症状。(4) 通因通用:指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有通泻症状的实证。如食积腹泻,治以消导泻下法;湿热下痢,用清热解毒,通利大便之法。(二) 、治标与治本:标指本质,本指现象。分辨标本的方法,如从正气与邪气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从先病与后病来说,先病为本,后病为标;从病变部位来说,脏腑属本,肌表属标。本,代表

6、疾病过程中占主要地位和起主要作用的方面;标,代表疾过程中居次要地位和起次要作用的方面。其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具体用法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同治。二、 扶正与祛邪 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互相斗争的过程。邪胜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治疗疾病要扶助正气袪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使疾病向痊愈方向转化。1、 扶正:即是扶助机体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主要适用于正气虚邪气不胜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具体方法如: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者滋阴,阳虚者温阳。2、 袪邪:即袪除邪气,主要适用于邪气胜正气未衰

7、以邪实为主要矛盾的病证。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发汗、攻下、消导、清热、涌吐、化瘀等法。1、 扶正与祛邪相兼:主要适用于正气已虚邪气仍实的虚实夹杂证。在应用时要分清主次,注意先后,如以正虚为主者,应以扶正为主,兼以袪邪。以邪实偏重者,则以袪邪为主兼以扶正,总原则是:扶正不留邪,袪邪不伤正。问:为什么感冒不宜食鸡?年老的人便秘不宜妄3、 (1用攻下?玉屏风散为何少许防风?三、 调整阴阳 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使其恢复相对平衡,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之一。1、 损其有余 适用于阴或阳的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证,如阳邪致病,出现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治热以寒

8、,采用寒凉的方药以清泄其阳热,这是“实则泻之”,损其有余法则的运用。2、 补其不足 适用于阴或阳虚损不足的病证。如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阴阳两虚当阴阳双补。四、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是指治疗疾病要根据季节气候、地理环境以及病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1、因时制宜 是按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如春夏季节,人体腠理开泄,即使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解表药,以免开泄太过而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阳气内敛,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对寒凉药物又当慎用,以防伤阳。2、 因地制宜 是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地区不同,治疗用药也有差别。如

9、患感冒,西北地区,人多体质壮实,故多用麻黄、桂枝等猛烈发汗解表之药方能奏效,东南地区,人多腠理疏松、故多用荆防之类,且药量较轻。3、 因人制宜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来指导用药的原则。(1)年老者,脏气衰弱,脏腑功能低下,气血渐衰,患病多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治疗偏于补益,即使有邪实之证,攻之也要慎重,以防损伤正气。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妖嫩,形气未充,患病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快,因此治疗小儿病,忌投峻攻之剂,少用补益之品,且药量宜轻。(2)性别:男女各有其生理特点,妇女在生理上有经、带、胎、产等情况。对妊娠者尤其要忌用峻下、滑利、破血、破气、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以防伤胎、堕胎。产后

10、还应考虑气血亏虚、哺乳等情况。(3) 体质 体质强者用药宜重,体质虚弱、瘦小者用药宜轻。如西医根据体表面积用药,是否与此有相似的道理?治疗八法(一) 汗法 又称解表法。主要适用于外感表证及某些水肿、疮疡初起以及麻疹透发不畅而兼有表证者。对于表邪已解、或自汗盗汗、失血吐泻热病津伤或疮疡已溃、麻疹已透者,不可用汗法。(二) 吐法 主要适用于误食的毒物尚在胃中、或宿食停留胃脘不化等凡体质虚弱、年老体衰、或消化道出血者不宜用吐法。(三) 下法 即泻法。易伤正气,当以邪去为度,不可过量。(四) 和法 又称和解法。是运用疏通、和解作用的方药,以袪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的一种法治。本法适用范围很广,如半表半

11、里的少阳证,肝脾不调,肠胃不和等临床根据病邪的部位和性质,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在具体运用上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凡邪在肌表而未入少阳,或邪已入里而阳明热盛者,均不宜使用本法。(五) 温法 又称温里法,袪寒法。是运用温热性质的方药,以补益阳气,驱除寒邪,治疗里寒病证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中焦虚寒,阳衰阴盛,亡阳欲脱,寒凝经脉等证。临床应根据寒邪所居部位,人体阳气盛衰的程度等差异,分别运用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肺化饮、温经散寒等法治疗。温法所使用的药物,性多温燥,易耗阴血,故凡阴血亏虚,血热等证以及孕妇等均当慎用或忌用。(六) 清法 又称清热法。是运用寒凉性质的药物,通过清热、泻火

12、、解毒、凉血等作用,治疗热性病证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各种里热证。根据热邪所犯脏腑不同及病邪发展的阶段不同,清热法又分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养阴、清脏腑等治法。具有清热作用的药物,药性多寒凉,常有损伤脾胃阳气之弊,故不可久用。素体脾胃阳虚者慎用。(七) 消法 又称消散法。是运用具有消导、消散、软坚、化积等作用的药物,以袪散病邪,消除体内积滞、癥瘕、痞块等病证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饮食积滞或癥瘕等病症。具体运用有消食导滞、行气散瘀、消痰化饮、软坚散结、消痈溃脓等方法。消法主要运用于实证,体虚者使用,要注意攻补兼施,避免损伤正气。(八) 补法 又称补益法。是运用具有补益作用的方药,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以消除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主要适用于各种虚证。常见虚证不外气血阴阳的不足,故常用的补法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补能扶正疗虚,但用之不当亦能助邪。无虚不用补,以防“闭门留寇”之弊。 以上八法,临床运用时,根据病情需要,可单独运用,亦可两法或多法配合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