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提优练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658485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提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透镜提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透镜提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透镜提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透镜提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镜提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提优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镜1、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A、平面镜、凹透镜C凸透镜D、凹面镜2、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上图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4、 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5、 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6.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

2、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_透镜,由此说明,能会聚于一点的透镜 _C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 ,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7、对光有作用.89、F如图所示,请画岀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传播方向 完成下面所示的光路图.B、)C、露珠相当于一个凹透镜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通过它看到树叶的茎放大的虚像,通过它看到树叶的茎放大的虚像,通过它看到树叶的茎放大的实像11、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图中的 A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1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

3、学拍摄的风景区中“天地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13.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岀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A、几乎无影响 B、画面上有只小虫C 、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 D 、画面变得模糊14.关于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B、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D平面镜只能

4、成虚像,凸透镜只能成实像15、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 ,横截面如右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 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像.16、上美术作品欣赏课时,小峰发现美术老师在放映幻灯片时 ,幻灯片总是( 填“正”或“倒”)着插在幻灯机里的.17、 如左下图所示的是校园门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能实时记录校门口的情况.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所摄景物通过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实像.18、 如右上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属于镜,B属于 镜,C属于19、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

5、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 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 大于120mm B 、恰为6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20、 当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时,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将呈现岀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光屏上将呈现岀一个正立、放大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能通过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D光屏上将呈现岀一个倒立、缩小的像2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岀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八:C、倒立、等

6、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厶22、 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5cm B、大于30cmC、小于15cm D、小于30cm23、 有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地距离是20cm,此时在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4cm B 、8cmC、16cmD、22cm2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发现成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cm时,成放大的实像10cm时,成放大的实像13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7cm时,一定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C、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7、,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5cm时,凸透镜成正立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8cm时,D26、 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点燃 的蜡烛分别放在 A B、C D、E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1)把蜡烛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蜡烛放在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屏上不会岀现像.27、 放映幻灯片时,想要得到更大的像应采取(A、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幻灯片靠近镜头C、使幻灯机向银幕靠近些,幻灯片远离镜头把蜡烛放在28、小明所在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nti Cf) Eim1AF-一*F占八、J、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幻灯片也远离镜头、

8、使幻灯机离银幕远些,幻灯片靠近镜头,分别用四块凸透镜进行实验,他们把蜡烛均放在离凸透镜20cm处,观察的现象记录在下面表格中,根据以下实验结果,判断焦距小于10cm的凸透镜是()A、甲 B 、乙C、丙D、丁凸透镜成像性厲甲倒立编小实像乙正立放大虑像丙倒立裁大实像丁倒立等大实像做头解CCD枷Sonv-SZO934 mm8s-l/1000s1 024X768,它同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 CCD将图.下表是某数码相机的一些参数,关于这种数码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体离它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68mm、它照相时,感光层与镜头的距离小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29、数

9、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像的光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A、 由于它没有底片,可见它成的是虚像B 、B、它成的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D30. 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 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1.5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当物距减少到原来的 )B、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小的实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比物体大的虚像.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34mmAB、C、D31、有一物体从距离凸透镜一半时,移动光

10、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C、在光屏上不可能得到像32、张大胜同学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 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BC、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37、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当物体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A、没有影响B 、成像在视网膜前方C、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D、看得更清楚34、 把图中的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

11、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A、保持在原来位置B 、靠近透镜C、远离透镜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35、 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 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 填“近视”或“远视” )眼,可以用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 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 师可以通过 区看书,通过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36、 如图所示是照相机原理图,当照相机镜头在 A位置时,照岀了相片(1).若照相机镜头移至 B位置,则照岀的是相此时像

12、距变(填“大”或“小” )了.该凸透镜焦距()小于7.5cm或大于12.5cmD 无法确定A、在 15cm-25cm 之间 B、 在 7.5cm-12.5cm 之间 C、38、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 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 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4.5cmA 7.5cmB、12.5cmC、4.5cmD39、如图所示,一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凸透镜位置固定.当点光源位于 A点时,它的像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它的像在C点.则凸透镜位于A A的左侧 B 、AB之间 C、10cmli、B、c之间、C的右侧1、( 2014?达州)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

13、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人配戴该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4、( 2014?自贡)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大于20cmB、一定在10cm到16c m之间C、一定小于8cmD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6、( 2014?资阳)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影B 、小孔成像 C 、桥在水中的倒影D、直的花茎“错位”了&( 2014?雅安)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3所示光16 cm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他们把一个近视眼镜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他们想再次得到清晰 的像,下面是他们的分析,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左调B、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光屏应向右调C、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左调D近视眼镜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光屏应向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