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657712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上册六年组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此次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就总体而言,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知识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强调了数学的适用性与生活化,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讲求方法的渗透与能力的培养。本次考试,六年组参考295人,缺考3人。年组平均分是 80.58分。100分以上有42人,占总人数的14.24%.优秀人数105人,优秀率35.59%;不及格38人,不及格率12.88 %.从考试结果来看,六年组虽然大部分学生适应能力差,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

2、答卷,少数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有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容乐观,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一、学生测试情况分析: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1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9,10小题,第9小题考查学生用未知数X表示数量关系,第小题利用的是比的基本性质,学生答成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对概念不清。第10小题学生把长方体都当长方形了。应是1204,多数列式是1

3、202,导致结果错误。有175人做错。错误率59.32%2判断题,此题丢分较少。除了不认真外,说明个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是不够牢固,练习还不够到位,。 3选择题,此题丢分较少,1-4单元的内容都有,主要是分数乘法列式和比的部分,从错题来看就是没有及时进行复习。 4计算题。此题包括口算、化简比、简便计算和列式计算几部分。口算题,大多数同学都做对了,只有个别同学出错,原因是平时练习较多,也注重强调了口算的方法,因此失分较少,个别同学还是粗心,方法没掌握,应着重对个别同学加以辅导。化简比有三道小题。第三道分数比7/12:3/8学生错误较多,仍需练习。简便计算完成较好。解方程和丢分较少,列式计算,这两

4、道应该有单位,例如:7/12小时的4/7小时是多少?单位是小时,学生多数没写。做错183人,错误率61.81%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此题有6道应用题,全班后几名同学错题在两道以上,第6题是用速度和计算,学生不会列。说明学生对于求单位“1”是用乘法还是除法还不够明确,题读的还不够明白。第三部分是附加题。第一道考核分数乘法应用题,只有80多名学生会解答。正确率27.12 %.大部分学生仍需努力。第二题,考核位置与方向,依据方向,角度,距离判断物体所在的位置。整个年组不到40人作对。正确率13.56 %二、六年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 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

5、认真答题。体现在列式计算后不写单位名称。还有的在解应用题后不写答案等;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圆周率的比值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等。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能列出应用题的相应的算式,但最后算错了。4.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或训练的不扎实。5.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6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维训练。7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

6、诸多不利。8学生没有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不积极动脑,思维滞后,不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遇到难题,索性一字不动,要严格整顿不会听讲,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讲,个别学生爱开小差,不会从老师的讲课中收集知识。 9学生做作业时精力不能完全投入,应付作业的现象严重,做完后不能认真检查,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质量不高,就同一内容做过作业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犯不同程度的错误。三、今后改进措施1.加强概念教学,特别是概念的推导过程、归纳过程,要让学生自我感悟和自我完善,这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重要前提。2.加强数学基本功训练。例如口算、速算、计算中的巧算,常用数值的强记等。另外

7、就是要经常性的的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科学编制一些简易又能强化学习结果的材料,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细心审题、认真做题和进行检验的良好习惯。4. 注重拓展提高,强化思维训练,不能死教教材。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到“一题多变”,平时多收集资料,特别是要多整理易错题、灵活题、实践题,在讲解时要讲清讲透,努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迁移类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5.培优补差,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针对部分学困生,要经常和他们的个别交流,平时要多给他们开小灶,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辅导,经常进行家访,不断与学困生的家长进行电话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和家长达成教育的共识,齐抓共管,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的成绩得到提高。同时也要让那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快脱颖而出,使全班的教学成绩有更大的提高,6. 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