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事迹选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65506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裕禄事迹选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焦裕禄事迹选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焦裕禄事迹选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焦裕禄事迹选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焦裕禄事迹选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裕禄事迹选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焦裕禄事迹选摘 19年月2日:焦裕禄收到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增勇的来信。信中反映,她于6日路过崔园子公社,发现本地群众生活很困难。浮现了人口外流、逃荒要饭,拆墙、扒房、送童养媳、卖子女等问题严重。 焦裕禄对这封信很注重,立即签发给县委常委,并决定将信中反映的10个生产队作为特重灾队,派人去宣传政策,安定民心。对断炊户先借销某些粮食,然后在摸底的基本上,按政策迅速发放统销粮。 96年5月8日:当天深夜,焦裕禄刚看完文献,准备睡觉。这时忽然狂风吼叫,大雨倾盆,她披上雨衣就出去了。爱人和孩子在火车站找到了她,问:“你一种人出来,怎么不吱一声?”焦裕禄说:“我出来看一下县城里的水能不能排出去,城关镇有些

2、群众的住房不牢固,我去转了一圈看看。” 第二每天不亮,焦裕禄立即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社、队。 1963年2月11日:焦裕禄来到社员张传德家,看到张的爱人抱着一岁的男孩,不断地流泪,忙上前询问,问明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在本地看了一种多月不见好转。她赶紧到大队给县医院院长高芳轩打了电话,要她们好好给孩子治疗。她还不放心,又写了一封信,让张传德带上到县医院去。孩子住院期间,焦裕禄曾3次电话询问病情。通过2天的治疗,小孩吃得白胖,病全好了。这个原名叫张徐州的小孩,在焦裕禄去世后,为表达继承焦裕禄遗志,改名叫张继焦。 1

3、963年1月13日:晚上,北风刮得呼呼喊,小雨下个不断。焦裕禄身披雨衣,提了2斤羊肉、斤红糖、3斤大红枣、5斤黄豆,到土山寨村农民郭汪民家。她敲了敲门说:“大娘,我来看您老人家啦!”郭大爷开了门,一看是焦裕禄,感谢地说:“老焦,天这样晚你怎么又来了!”焦裕禄坐在大娘床头说:“大娘的病好点了吧?我今天去红庙,听医生说,羊肉、红枣、红糖、黄豆放在一起熬汤喝,可以治浮肿病,我特意给您带来点试试。” 1963年月,焦裕禄的小孩找爸爸要钱买新铅笔,焦裕禄看看铅笔头说还能用。过了几天,孩子又要新铅笔。焦裕禄看着笔头说,还能用。最后,铅笔用到像一粒花生米那样长了,孩子又要换新的。焦裕禄从抽屉里拿出一种笔帽往

4、铅笔头上一套说:“这不是还可以用吗?”然后,焦裕禄又给孩子讲,生产一支铅笔多么不容易,教育孩子要爱惜工人叔叔的劳动成果。 1964年2月7日: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决定照顾她3斤棉花,让她换件新棉袄。同志们怕焦裕禄不要,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她家里。焦裕禄懂得这件事后,又让家属把棉花票退了回去。她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虽说我的棉衣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衣穿的群众强多了。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原则看齐。” 事实上,焦裕禄的许多衣物都该换了。一床被子用了几十年,被里烂了就翻过来用,衣服、鞋袜补了又补

5、。爱人徐俊雅总想给她换件新的,而她却常常对家属说:“目前兰考遭灾,群众生活很苦。跟群众相比,咱穿的就不错了。比我要饭时披麻包片,住房檐下避雪那会儿强多啦!”有一次,焦裕禄的一件已缝了许多补丁的衣服又破了,焦裕禄又让爱人徐俊雅缝补。徐俊雅一看实在是破得不能再补了,就不乐意补。焦裕禄又求岳母给缝补,焦裕禄的岳母也说太破不能补了。于是,焦裕禄就自己动手缝补,还笑着说:“补丁多了,穿着结实。” 196年3月,在一次县委会上研究造林问题时发生了争论,有人主张把树种到沙丘上、风口上,防风固沙;有人主张种到大路旁,绿化环境。焦裕禄总结时说:“两种意见均有道理,都应当实现,但有个环节问题。我的意见是先顾吃饭,

6、后顾好看。”人们觉得这个总结全面周到,主次分明,扼要生动,争论双方都快乐地接受了焦裕禄的意见。 1963年3月13日:从河南桐柏县调了一批花生种子运到兰考,焦裕禄建议分派时先保证适合种花生的重点地区。县委决定给老韩陵500斤花生果,焦裕禄和城关区长亲自组织群众剥皮。播种时,焦裕禄又和社员一起点播。之后,焦裕禄常常到花生地里除草、治虫、查看花生的生长状况。 焦裕禄平时很少照相,她在兰考留下的张照片,两张都是趁她不防时偷拍的。焦裕禄去世后,连个原则像都没有留下。开追悼会时,还是用的149年的照片。这重要是由于焦裕禄不让拍她。诸多次,县委宣传部通讯干事刘俊生想拍下焦裕禄与群众一起忘我工作的镜头,但均

7、被焦裕禄制止了,焦裕禄规定刘俊生只拍摄广大群众的镜头。 难得的一张照片是在193年9月的一天拍下的。当时,焦裕禄到城关公社胡集大队朱庄检查工作,看到她春天栽的那棵桐树长得很旺盛,其她同志都规定焦裕禄在这棵树下留个影。刚开始她不批准,刘俊生这次斗胆“批评”起焦裕禄:“群众和你在一起合了影,一定不久乐,这对群众的鼓舞不就更大吗?”焦裕禄听刘俊生批评得有道理,就大笑说:“好吧,叫你照!”接着她又说:“我爱泡桐树,就在泡桐树旁拍一张吧!”于是,县委通讯干事刘俊生这才给她拍了一张难得的“生活照”。 193年7月的一天,焦裕禄下乡检查工作路过金营大队郭庄时,她忽然跳下自行车向一块高地走去,那里长着几棵棉花

8、。焦裕禄说:“为啥别的地方不长,这里长呢?”她捏一小撮土放进嘴里品尝滋味。随行干部问:“焦书记你咋吃土呢?”焦裕禄吐口唾沫说:“我的舌头是个化验器,能随时化验出土里涉及的盐、碱、硝的状况。” 163年11月9日至30日:焦裕禄组织除三害办公室、农业局、科委和各公社农机站等有关部门64人,对全县碱地面积、分布状况、地下水位进行全面丈量、调查。在普查期间,焦裕禄常常带着行李,拿着干粮,挎着水壶,和盐碱普查队的同志一块下去。为了弄清一块盐碱地状况,她们反复丈量,挖掘地下水,焦裕禄常常用嘴品尝含盐碱成分。焦裕禄说:“用舌头一舔,咸的是盐,凉的是硝,又骚、又辣、又苦的是马尿碱。” 通过10多天的艰苦工作

9、,焦裕禄与普查队一起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焦裕禄让人们把盐碱地分牛皮碱、马尿碱、瓦碱、卤碱、白不卤、其她碱6类进行分类记录,绘制出全县盐碱分布、分类图。她们通过对1963年全县35万亩积水地进行具体调查后,进而分析得出结论:内涝是形成盐碱地的主线因素。 1962年12月初,地委组织部同志在和焦裕禄谈话时,明确地告诉她,兰考是个最困难的县,要她在思想上有个充足准备。当时焦裕禄态度十分坚决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变化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组织上要焦裕禄回去安顿好家再去兰考报到,而焦裕禄却立即到兰考报到去了。她说:“兰考正在严重困难的时候,那里的群众正

10、盼望党组织派来的人组织她们向困难作斗争。” 徐俊雅在一篇回忆焦裕禄的文章中写道:“我同焦裕禄同志生活在一起已有十近年,她仿佛永远不懂得啥叫难。记得我们才从地方转业到工业上那会儿,那困难才大呢!她文化不高,历来没见过机器,别人给她简介状况,她啥也听不懂。图纸摆在面前,看花了眼也不明白。当时有人就说:看,拉牛尾巴的人也来学工业!可她不听这些,还是迎着困难干。在大连起重机厂实习的时候,她担任车间主任。她慢慢学会了看图纸,什么活也能干某些了。工人同志都喜欢她,说:老焦真行,钻劲儿大,是我们的好主任!” 有关文献也记述了焦裕禄干工业的事迹。195年月,焦裕禄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虽然只有4年小学文化限度

11、,但焦裕禄硬是通过刻苦学习弄懂了有关专业知识。96年,焦裕禄被任命为车间主任。上任不久,厂党委决定试制重达08吨的大型卷扬机,当时国内尚属初次,攻关难度很大。身为车间主任的焦裕禄没有退缩,为解决生产中的一种个难题,她索性把铺盖搬进了车间,连吃饭也蹲在机器旁。工人们在焦裕禄拼搏精神的感召下,也纷纷夜以继日赶任务。通过合力奋战,直径4米的卷扬机终于试制成功。 163年2月的一天,焦裕禄与张钦礼在同一种饭桌上吃饭,吃着吃着,焦裕禄手中的筷子伸到盘子里夹了个空。张钦礼问:“焦书记,吃着饭你还在想啥?”焦裕禄说:“我怎能不想呢?变化兰考面貌的重任在我们身上,全县三十六万人民眼巴巴地望着我们呢!” 191

12、年,焦裕禄的爸爸因家贫又愁闷而上吊自杀,当时焦裕禄只有十七八岁。1955年,焦裕禄在她的干部档案自传中是这样论述她的妈妈的:“妈妈李氏六十三岁,住山东家种一亩地生活,完全依托我并爱人工资60分。我除常常向家寄钱供妈妈生活外,妈妈农闲时有时也到我处住三两个月。” 164年2月11日至28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焦裕禄到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看望老妈妈,这是她参与革命后离家的第一次探亲。 临行前,也就是64年春节前一天,焦裕禄到县政府大院找到县长程世平,有些难为情地说:“老程,你手头宽不宽裕,能不能借给我三四百元?”程世平懂得,焦裕禄夫妇平时省吃俭用,由于要赡养老人,抚育个子女,有时还接济穷困群众,日子过得相称紧巴。可没想到她一种十五级干部连回老家探亲的路费也凑不够。 这次,她把爱人徐俊雅和6个孩子所有带回去。一路上,她指着一块块烈士碑对孩子们讲革命烈士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爱惜眼前的生活。徐俊雅这才明白焦裕禄把孩子所有带回老家的良苦用心。 1964年5月日,焦守凤到郑州看望她病重中的爸爸焦裕禄,只见她嘴唇干裂,脸黄如纸,说话要用很大的力气,仍然上气不接下气。焦裕禄见到女儿的第一句话就问:“小梅,咱兰考淹了没有?你把咱县的实际状况告诉我!” 这次她们父女会面后的第10天,即同年5月14日9时45分,焦裕禄与世长辞,长年42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