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徐集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653946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徐集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六安市徐集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六安市徐集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六安市徐集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六安市徐集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徐集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徐集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六安市徐集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 共6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2、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

3、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

4、。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

5、,于此可见一斑。 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学(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

6、,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送天台陈庭学序宋 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

7、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

8、,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 扬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4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嗜奇之士恨焉 恨:遗憾B屡从大将北征 从:跟随C会予于京师 会:恰逢D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 逮:及至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B. 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

9、 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死而有知,其几何离D. 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 灌水之阳有溪焉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有四组,都体现陈庭学能从中获得“山水之助”的一组是( ) 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10、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可能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3分)译 :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分)译 : (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孙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4分)译 : 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田园乐 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1)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11、。(4分) (2)请简要分析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在本诗中的表现。(4分) 10、默写填空。(8分,每空1分)(1)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 ,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腾王阁序)(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5) ,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6)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7)春水碧于天, 。(韦庄菩萨蛮)(8)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北国秋叶 薛尔康柿叶、槐叶一落,京华的秋树便相继凋零了。马路上,公园里,落叶萧萧地

12、下,稠密如雪。大自然正在死亡,并在死亡的哀痛中求得更生。行走在纷纷的落叶的雨中,你会惊心于宇宙永恒的变历。但是,刚从胸中升起的严峻的情绪很快就被落叶的情致驱逐干净。在你头顶飘洒飞扬着的落叶是彩色的,只有北国的秋叶才有这种鲜明的色彩,殷红、金色、青色、橙色,或是红黄驳杂全不见枯槁的色泽,是秋天果实才有的颜色。在北京的宽阔马路上,落叶飘摇而下,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显得安谧而有生气,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呈现出来。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的点缀,北国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在北京,我偏居于东面,那里的金台路被金黄得透明的银杏叶铺满了,状如一把把小扇面,可爱得叫人不忍心踩踏。每当清扫车驶过之后

13、,街道地光皮尽,显出深秋的萧索景象。然而,落叶还在萧萧地下。那些树叶,仿佛是压满树冠的鸟群,受到了一阵风的惊扰,不约而同飞离枝梢的。只是飞去的鸟群没有它们这般安详自得罢了。我敏感的心灵听见它们在叽叽喳喳地啁啾落叶在叙说飞翔的欣悦。与其说飞翔,尚不如说是舞蹈,时而在空中激动得瑟瑟抖动,时而又闲适得起伏飘摇,它们获得期待已久的自由,似乎它们在枝头守候至今,只是尽某种义务,而它们的色彩,是大自然偿还的报酬。现在,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去做点什么了。于是去亲昵行人的面颊衣襟,去装点大地,它们毫不理会生命最美好的时刻意味着什么。即便无风,树叶也会凋落,从空中直直地降落下来,如一枚沉静的果实,表现出深思熟虑的情调和超然的庄严。没有风,是什么力量使它们凋落下来呢?是凭自己的意志吗?我凝视着那一片片沉静地降落的树叶遐思。几个孩子在收集落叶,我也情不自禁捡起几片,叶柄柔软而呈青色,变了色的叶片依然光润水鲜,充满液汁,这是活的叶子,简直就在向你悄声细语说着一些什么。它选择生命最美好的时刻告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