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学习指导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653796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学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医学学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医学学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医学学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医学学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学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学习指导(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学习要求 1、明确中医学的概念,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源流、形成和开展。 2、掌握中医学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主要容 一、中医学定义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理论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历,并与我国的人文地理和传统的学术思想等有着密切的在联系,属于的传统医学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部的各个局部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整体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构造上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功能上 相互协调、彼此为用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病理上 相互影响诊断上 察外知 治疗

2、上 相互联系 整体观念 季节气候人与自然相统一 昼夜晨昏 地理区域等 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 社会进步人与社会关系密切 社会治、乱, 社会地位等 二辨证论治 1、症、病与证的概念 症:即病症,如头痛、腹痛等。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根本性质可以完全不同。 病: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证:是机体在疾病开展过程中的*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2、辨证论治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病症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疾病的性质、疾病的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

3、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解决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3、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响性不同,或其病情处于不同的开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一样。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开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一样的病机,一样的证,因此也可采用一样的方法治疗。复习稳固名词解释1、辨证论治 2、形与神俱 3、整体观念 4、同病异治 5、异病同治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是,成书于时期,全书载药种。2、黄帝经包括与两局部。3、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是,成书于代。4、被誉为金元四大家的是、。5、中医学的根本特点是和。单

4、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是A、金匮要略B、神农本草经C、本草纲目D、医学纲目E、黄帝经2、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经C、难经D、本草纲目E、神农本草经3、开创脏腑证治先河的医家是A、完素B、华佗C、仲景D、朱丹溪E、杲4、人体构造整体性的中心是A、脑B、心C、五脏D、经络E、六腑多项选择题1、证包括A、病因B、病位C、病的性质D、表现E、邪正关系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包括A、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B、昼夜变化对人体的影响C、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影响D、社会治与乱对人体的影响E、社会地位变动对人体的影响3、中医学的根本特点不包括A、整体观念B、阴阳五行C、同病异治D、异

5、病同治E、辨证论治4、金元四大家包括 A、子和B、钱乙C、河间D、东垣E、朱丹溪问答题1、金元四大家的学术特点是什么?2、中医学的根本特点是什么?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 阴阳学说学习要求 1、理解阴阳的根本概念,阴阳属性的规定及相互关系。 2、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容 一、阴阳的根本概念 一阴阳概念 是对自然界一切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用来概括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标示同一事物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二阴阳的属性 一般说,外向的、上升的、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为阳,在的、下降的、静止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为阴。 三阴阳的

6、相对性 1、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2、阴阳具有无限的可分性。 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二阴阳对立制约:即阴阳性质相反,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的关系。 三阴阳互根互用: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四阴阳消长平衡:是反映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与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处在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动态平衡过程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即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阳转化为阴,阴转化为阳。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构造 阴阳学说认为,

7、人体是由阴阳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因而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构造,都可以根据其所在的上下、外、表里、前后等各相对部位,相对的功能活动的特点来划分其阴阳属性。由于阴阳的属性是无限可分的,所以在阴阳中还可再分阴阳。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假设阴阳失去平衡,出现偏盛偏衰则为病理状态,而一旦阴阳不能相互依附、相互为用而别离,其生命活动也就因此而告终。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 阳邪致病为阳盛伤阴的实热证 阴邪致病 为阴盛伤阳的实寒证 2、阴阳偏衰: 虚不能制阴为阳虚阴盛的虚寒证 阴虚不能制阳为阴虚阳盛的虚热证 3、阴阳互损 阴

8、损及阳致阴阳两虚 阳损及阴致阴阳两虚 4、阴阳转化:阳证 阴证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由于疾病发生、开展、变化的在原因是阴阳失调,所以任何疾病尽管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可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如壮水之主,以制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实则泻之,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归纳药物的性能:用阴阳来归纳药性,分析五味等。 复习稳固名词解释阴阳填空题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也可以代表部所有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2、阴阳学说的根本容有、。3、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而是。4、用阴阳失调来概括的主要类型有

9、、。单项选择题1、阴在,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A、阴阳交感关系B、阴阳对立制约关系C、阴阳互根互用关系D、阴阳消长平衡关系E、阴阳相互转化关系2、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的消长B、阴阳的转化C、阴阳的制约D、阴阳的互根E、阴阳的平衡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可用阴阳学说的哪个关系来解释A、对立制约B、互相转化C、消长平衡D、互根互用E、以上都不是4、属于阳中之阴的是A、前半夜B、后半夜C、上午D、下午E、中午5、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E、后半夜多项选择题1、可用阴阳对立制约来解释的有A、重阳必阴B、热者寒之C、阴胜则阳病D、阴病治阳E

10、、阳损及阴2、以下属阴的有A、明亮的B、推动的C、滋润的D、晦暗的E、下降的3、符合阴阳消长变化的有A、一年四季气候的交替B、昼夜的变化C、由安康为疾病D、阴盛则阳病E、阳盛则阴病问答题1、简述阴阳属性的根本特点。2、简述阴阳学说的根本容。3、试用阴阳学说来概括人体的病理变化?第二章 藏 象学习要求 1、正确理解藏象、藏象学说的根本概念。 2、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其区别。重点掌握五脏六腑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并由此推导脏腑功能失常时的病理表现;了解五脏与窍体液志的关系,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 3、正确理解气、血、津液的概念。 4、掌握气的生成、运行方式与生理功能。 5、了

11、解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组成、分布及主要功能。 6、了解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主要容 一、藏象、藏象学说的含义 藏象:即藏于体的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 二、脏腑的含义和容 五脏-名称-心、肝、脾、肺、肾 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脏腑 六腑-名称-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脏总称) 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名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特点-功能象脏, 形态象腑第一节 脏 腑 一、五 脏 一心 1、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2心主神志 2、生理联属1心在志为喜2在体合脉

12、,其华在面3开窍于舌4汗为心液 二肺 1、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肃降3通调水道4朝百脉,主治节 2、生理联属1肺志为悲忧2在体为皮、其华在毛3开窍于鼻4涕为肺液 三脾 1、生理功能1主运化2主升清3脾主统血 2、生理联属1脾志为思2在体合肉,主四肢3开窍于口,其华在唇4涎为脾液 四肝 1、生理功能1主疏泄2肝主藏血 2、生理联属1肝志为怒2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3肝开窍于目4肝在液为泪 五肾 1、生理功能1藏精2主水3主纳气 2、生理联属(1) 肾志为恐2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3开窍于耳、二阴4唾为肾液二、六腑一胆1贮存、排泄胆汁2主决断 二胃1受纳、腐熟水谷2主通降,以降为和 三小肠1受盛化物2分清别浊 四大肠传化糟粕 五膀胱贮尿和排尿 六三焦通行元气和水谷运行的道路。第二节 气、血、津液一、气一气的根本概念1、气是构成人体的最根本物质;2、气又是维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