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652656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环境下列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网络环境下列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摘要就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影响,阐述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开展地方文献资建立及读者效劳等工作。【关键词】:p 网络环境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使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的开展如此之迅速,无疑给图书馆带来了宏大冲击。我国的各级图书馆都拥有数量不等的文献资,地方文献作为独具特色的文献品牌,是图书馆开展社会效劳、参与竞争的坚强后盾和主力军,借助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的超时空组合才能,地方文献的影响比以前有了更大的拓展,地方文献资的浓重地方特色使它在网络环境中如鱼得水。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图

2、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图书馆建立特色信息资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赢得自己网络空间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网络环境及其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影响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是指对地方文献进展搜集、加工、整理、开发和利用的工作。网络环境的形成,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对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达在三个方面。首先,网络环境下文献载体的数字化,加强了图书馆地方文献资建立者的信息意识。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开展的世纪,是大时代。信息经济将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网络环境对图书馆人最深化的影响就是信息意识、数字意识的觉悟。这种意识反映在地方文献资的建立上就是馆藏资数字化。在进展地方文献采集时,不仅采集纸本

3、文献,而且要采集电子文献、网络文献。文献载体的数字化,扩大了地方文献的采集途径,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资形式。其次,网络环境下信息资的网络化,为图书馆工作者树立了合作意识,推动了地方文献数字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地方文献资的分布存在着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有限的地方文献资,分布在地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方志馆和地方信息中心等单位。网络环境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各单位的特藏文献独家占有的问题,促进了特色文献的上网,加强了各地图书馆的交流和合作,进而克制了各个图书馆孤立、封闭的状态。网络环境为文献资共建共享的实现搭建了新的平台。第三,网络环境为图书馆工作者提供了创新效劳意识。以往图书馆对读者的效劳

4、主要有到馆效劳、信函效劳、 效劳等。由于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图书馆的读者效劳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也使图书馆的读者效劳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这促使地方文献工作者在进展信息咨询时,学习新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并大胆采用新手段二、网络环境下列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1.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的构成与特点从物理分布看,网络环境下列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信息资由两局部组成:一是本馆的现实馆藏;二是网络上的信息资(虚拟馆藏),而且,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亲密相关的两局部。网络环境下列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有以下5个特点: (1)从载体形式看,文献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2)从文献的构成

5、比例看,电子文献所占的比例在逐步增加;(3)从文献信息资的分布看,不仅有本馆的文献信息资,还有网络上的文献信息资;(4)从文献的利用率看,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5)从文献的信息效劳功能看,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文献,效劳功能更强、效率更高。2.网络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资建立综观我国网络地方文献资建立的现状,结合本人的工作理论,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资建立主要从以下几大方面进展。(1)地方文献资的搜集地方文献资建立是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的根底,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中,地方文献的采集、在地方文献工作中也将处于首要地位。在地方文献的搜集中,网络带来的不仅是征集空间的扩大和征集手段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从

6、被动到主动的本质性变化。在征集方式上,从以往的上门征集、 、书信征集扩展到网上征集。网上征集包括:(1)通过网络理解征集信息、宣传征集政策,建立网上征集渠道。如可在本馆网页设立“征集”栏目,包括“征集通告”、“征集动态”、“赠书目录”等内容。这样可与赠书者建立即时互动的联络,及时沟通征集情况,还可广泛宣传赠书者的德行,吸引更多人支持这项工作;(2)通过网上检索,直接下载所需信息,或加工后收入数据库,或通过分类等处理后链接到网页上。(2)馆藏地方文献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立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要将各种不同来、不同内容、不同著述形式、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以相应的电子记录组织成

7、联机目录数据库,在本馆主页上免费提供应网络用户使用,使互联网用户对各图书馆的馆藏地方文献信息得以知晓。这是实现馆际互借、促进地方文献资共享的第一步。建立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文献不仅以书籍形式出现,而且更多的是发表于各种各样的报刊上,散见于各种会议文件之中,甚至出如今各式商业宣传品里,地方文献和其他文献一样,力求以更快的速度和醒目的方式向社会传播。因此,除了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外,有方案、有步骤地把馆藏地方文献资中利用率高、有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地方文献,在不出现或解决了著作权问题的前提下,转化为数字化的可检索的数据,建成具有本馆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传输上

8、因特网,以深化、广泛地反映馆藏地方文献信息资,为网络用户直接提供所需的全文信息。建立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计算机技术的开展使非书资料数字化成为可能,利用计算机新技术,通过对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媒体资料进展数字化转换、编辑、压缩等技术处理,把馆藏地方文献中的各种声像资料转换成电脑可识别的数字化资料,储存在电脑网络效劳器上,实现录音、录像资料的网上视听阅览,建成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如上海图书馆的上图数字图书馆点曲台,他们利用数字化技术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歌舞等建成多媒体数据库提供上网,读者无须直接到图书馆就能使用这局部文献资料。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既方便了用户,也有利于对非书资料类型的地

9、方文献的保护,解决了长期以来这局部资料的使用与保管的矛盾。(3)Inter上地方信息资的组织和加工随着Inter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普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建立与Inter联接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的全面施行和推广,区域经济和文化开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互联网上反映地方历史、经济和社会开展的网络文献信息资不断涌现,成为网络信息资中独具特色的信息,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发对象。根据我国图书馆现有的技术和人力资条件,对网络地方信息资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网络信息组织,建立地方信息资导航库。(2)挑选网上地方文献,建立网络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

10、如深圳大学图书馆根据本校重点学科建立方向以及经济特区开展的需要,利用Inter上的地方文献资,建立了特区大事记、特区法律法规、特区二十年专辑等专题数据库,以Web阅读形式供读者使用,受到学校师生和“中心”研究人员的好评。3.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在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泛搜集整理地方文献的目的就是要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由于网络环境使地方文献搜集整理的每个环节都深深地打上了电子时代的烙印,这就为地方文献的再次上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在图书馆网站上推出地方文献网页,将提炼过的、有价值的文献资向广阔网民开放,并开展主题信息查询、地方专题

11、汇编、地方文献研究等特色效劳,使地方文献在网络环境中产生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佛山市图书馆根据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制作了“佛山古镇文化”、“佛山陶瓷”、“佛山电器”等专题数据库,它们的建成,为广阔用户理解和认识佛山提供了全面的信息。三、网络环境下的地方文献读者工作1地方文献的读者类型图书馆的读者类型分两类,即直接用户和间接用户两种。直接要求图书馆对其进展效劳的用户,叫直接用户。未对图书馆提出详细的信息需求,而是由图书馆根据社会信息需求的热点,预测其可能成为图书馆某类信息使用者的用户叫间接用户。地方文献的间接效劳用户集中在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直接用户有多种类型,主要有地方文化研究者,寻根问族者、

12、旅游爱好者、市场调研者和普通读者等。2地方文献的读者工作形式针对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进展不同方式的效劳,是开展地方文献读者工作的一个原那么。地方文献的读者工作常采用举办新书展览、专题书刊展览和新书推介等形式吸引读者。通过举办书评讲座、开文献检索课和网络导航等形式,培训读者和培养用户。通过对直接用户进展咨询检索效劳,进步读者的满意率。通过编制二、三次文献的效劳,进步地方文献的利用率。网络环境给地方文献的读者效劳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通过开展网上咨询、网上阅读、网上新书推介等活动,宣传地方文献、利用地方文献,如开展网上的读者调查,搜集地方的热点话题进展二次文献的编纂;开展网上征书活动,拓宽地方文献的

13、采集渠道;开设地方问题沙龙,吸引读者关心地方开展;开展网上地方文史问题的问答等活动,激发人们热爱家乡的意识。网络的普及,使地方文献的信息用户数量和范围大大增加。网络终端直接深化家庭,使用户的检索更加方便,图书馆的信息效劳更加深化。同时也为地方文化的普及和开展提供了便利。四、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工作的目的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比拟全面地表达了图书馆业务工作。从信息的采集、加工到开发、利用,涉及到图书馆业务的各个方面。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应该加强业务知识和效劳技能的锻炼,在整理地方文献、开发地方文献的同时,活泼地方文化的气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借助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以文献带动文化研究,以文献开发促进文献的利用,把图书馆办成地方文献的中心、地方文化的活动中心、地方信息的检索中心和乡土教育的培育中心。总之,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同时网络环境又为其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条件。我们只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形式、多途径、深层次的地方文献工作,才能使地方文献应有的价值充分表达,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效劳。【参考文献】:p 1.王菁.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的考虑.四川图书馆学报,2023(6)2.林伟.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图书馆论坛,2023(6)(梁燕广东省佛山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出处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3年第1期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