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归纳概括类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649347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归纳概括类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申论归纳概括类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申论归纳概括类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申论归纳概括类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论归纳概括类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纳概括类试题第一节 题型综述(一) 定义 归纳概括类试题指的是对给定材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概述”、“简述”等关键词(二) 作答基本要求 四点:全面、准确、客观、简洁(三) 归纳概括类题型1. 词句理解阐释2.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其出题形式一般为“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信息”、“对主要内容进行汇总”3. 归纳概括主要问题 其出题形式一般为“概括主要问题”、“指出隐患”、“概括问题现状”4. 归纳概括部分内容 第二节 作答方法及技巧(一) 词句理解阐释1. 审清题意 词句理解阐

2、释一般包括词语解释和句子解释两种出题形式,题目也较为容易理解,常为“解释某词含义”或“谈谈对某句话的理解”等。2. 提炼要点对于词句理解阐释,提炼要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删繁就简的过程。简言之,通过“删繁就简,去皮存核”取得资料要点。3. 加工要点解释一个词语的意思,就是一个下定义的过程。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属性。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答题模式:总领句破题(所要解释词语的实质,即内涵)+进一步解释(说明所要解释词语的外延)+给定材料中具体事例4. 句子理解首先清楚组成句子的关键词语意思通过对

3、句子各个关键词的把握确定关联词符合给定材料内容的实质,明确各个关键词的意义之后,将其串联起来,以具体的资料内容为依托,形成对整句话的完整理解。(二) 归纳概括主要内容概括主要内容的作答原则,简单的说,就是“材料说了什么,答案中就要体现什么”,即答案是材料的“浓缩版”。一般形式为:现状+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经验实际作答中,答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还要依据材料而定,切不可固守形式。整理为word格式1. 审清题意(1) 表述方式: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区分概括主要内容和概括部分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应当做到语言精练,简明扼要,不可冗长罗嗦,一般也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或数字。(2) 范围限定:只能在给定材

4、料的范围中概括,不能跳出限定的范围而随意发挥。(3) 轻重权衡:既然是概括主要内容,重点突出在“主要”上,即主要的事实或观点。答题时不可过于关注细枝末节,要通关全局,高瞻远瞩,从宏观的范围来把握。可以认为,“主要”是在文中带有倾向性的内容,它决定或支配着文章思路的走向或观念的变迁。2. 提炼要点一般情况下,给定材料中会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因素。在提炼要点的过程中,人物和事件是最重要的,他们往往就是资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而相对来说时间、地点等常常作为辅助性要素出现,它们对材料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所以说,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考生应当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将主要内容抽象出来,砍掉资

5、料中的细枝末节,提取内容中的精髓部分。3. 加工要点(1) 从问题到对策的“认识与处理过程”概括方法(2) 从事情的发生到结束,从起因到结果、影响、教训、“时间顺序”与“认识处理过程”相结合的概括方法。(三) 归纳概括主要问题归纳概括主要问题类试题一般要求考生就给定材料中消极的、负面的信息进行概括,出题形式较为单一和明显,题目中一般直接要求“概括主要问题”、“指出隐患”、“概括问题现状”等等一般形式为:核心问题+一是+二是+三是(四) 归纳概括部分内容归纳概括部分内容往往限定了概括的事项和范围。比如归纳概括争议焦点、观点意见、目的意义、方针政策、现状趋势、影响效果、优点优势、情况特征、经验做法、重要性、原则实质、原因对策和方式作用等。同时还包括一些危害、危机、陷阱、缺点、缺陷、教训、不足等。显然这种考查方式要求考生能够走进“材料深处”。考生的作答方针是:题目要求你概括什么你就概括什么。一般不直接引用具体事例和数字。 -太古毛毛虫 11.10.13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