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64542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转发关于举办2006年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现将关于举办2006年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按通知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本次大赛的详细说明及赛后获奖结果请浏览吉林省教育信息网(http:/ 二六年十二月十八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函件关于举办2006年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变革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为了

2、总结并推广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现代型优秀教师,促进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和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四届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大赛组委会根据部分中小学校的强烈要求和调查研究,决定将2006年大赛分学段举办。高中优质课大赛具体事宜如下:一、主办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二、分组方式大赛分为文科组(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心理),理

3、科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综合组(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信息技术)。三、参赛报名方式每个学校每个学科推荐1名教师参赛。四、参赛教师需要报送的材料1、参赛教师信息表(附表2),提前从网上发送;2、参赛课相关材料(以光盘形式报送。注:每张光盘上均应写清学校、学段、学科、教师姓名、课程版本及名称): (1)教学设计(采用Word文稿形式)内容包括: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等情况的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常规教学手段存在困难的分析、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中的作用,解决了哪些常规教学手段所存的困难,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等),教学反思。(2)教学资源、软件

4、或专题网站。(3)说课录像(5分钟)和说课稿(采用PPT形式,按照10分钟讲稿准备)。(4)课堂教学实录(每节课课堂实录的开始都应该制作片头,需要说明的内容如下:学段、科目、版本、题目、学校全称、教师姓名)。五、奖项设置及评选办法1、奖项设置本次大赛共设三个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评选流程第一轮,学校组成评审组按照评选参考标准(附表1),对参赛课进行评选。如果以区域为单位组织推荐的学校参赛课,学校将评审意见和参赛材料一起报送区域主管部门,由区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初选。初选通过的课由区域主管部门统一报送大赛组委会。单独参赛的学校将参赛课直接报送大赛组委会。第二轮,所有由学校直接推荐到组委

5、会的课,组委会安排初评专家组统一进行初选。第三轮,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对初选通过的课及各区域直接推荐的课进行决赛入围评选,发入围通知。第四轮,参加组委会统一组织的现场决赛,由专家组进行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六、时间安排2006年12月15日前上报参赛课材料;决赛时间2006年12月23日-26日,地点在吉林省长春市。七、联系方式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大田家炳教育书院九楼邮编:130024 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 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卫兆方 0431- 8807478 0431-5098159 网 址:附件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设计指南凡参加全国信息技术

6、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的课,原则上应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引领性的课。因此,参赛课内容的选择十分关键,它直接决定着该课是否适合搞整合,是否十分需要信息技术手段。此外,能否找到最需要整合点,设计并选择合适的资源和软件,是整合效果好与差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让参赛教师能够设计出具有引领性的整合课,我们建议参赛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整合课的设计与实施。一、 采取信息技术手段的必要性,即学生学习效果朝着正向改变程度有多大。(必要条件)r 1二、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即课程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必要条件)r 2三、课程教学分析的准确程度,对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课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学生情况分析是否全面,课

7、内容的重点、难点是否清晰。P1(10分)四、课程诊断的准确性,根据学生情况、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师自身情况所设计的教与学模式,所安排的教与学过程是否科学有效,常规教学手段在实施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困难诊断的准确程度。P2(25分)五、针对常规教学手段在实施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选择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否有针对性,信息技术是否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所设计的资源软件是否有效,应用是否恰当,可操作性是否强。P3(50分)六、教学反思要系统全面,应对本节课的优缺点进行思考,对是否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及不足,实现对本节课的升华。P4(7分)七、教学实施,教师应教学思路清晰,精神饱

8、满,教态亲切自然,引导点拨得法,语言准确生动,板书规范,教学媒体使用熟练。P5(8分)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软件、教学评价与反思、说课录像、课堂实录要按照规范格式提供。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区分教学内容的难点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教学内容的难点是指某一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即这个内容让学生掌握比较难。至于难在哪,为什么难,还要看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按照什么样的过程实施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哪步难。我们所要诊断的困难是指教师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那些点才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有可能进行整合的关键所在。总分S= r 1*r 2(P1+P2+P3+P4+P5) 其中0r 11; 0r 21附表2: 参 赛 教

9、师 信 息 表姓 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毕业学校职务职称最后学历学位学科学段办公电话Email移动电话所在学校授课年级参赛课程教学环境教学情况科研情况论著情况特长情况提前从网上报名: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函件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决赛暨颁奖大会邀 请 函为了总结并推广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现代型优秀教师,促进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定于2006年12月23-2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2006年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10、决赛暨颁奖大会,同时,颁发“十五”课题结题证书。一、主办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东北师范大学二、协办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长春市教育局三、会议代表相关地区的教育局局长及电教馆馆长、全国重点高中校长、25个省的优秀教师,共计500人。四、会议安排1、2006年12月23日报到,参赛教师安装说课资料,赛前指导及准备;2、2006年12月24-25日开幕式,参赛教师分三组进行决赛;3、2006年12月25日下午召开校长研讨会;颁发“十五”课题结题证书;4、2006年12月26日上午观摩课; 5、2006年12月26日下午举行颁奖仪式,特邀领导和校

11、长为颁奖嘉宾。 五、联系方式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大田家炳教育书院九楼邮编:130024 联系人:卫兆方 0431- 88807478 0431-85098159 代表回执学 校是否住宿是 否定火车票目的地日期职务是 否预飞机票目的地日期职称姓 名性别联系电话E-mail参赛教师姓 名学科课程名称教学环境特别声明:大会会务组以邀请函和回执为准,接待参加会议的代表,否则难以接待,望谅解。请代表们于2006年12月15日之前把回执单发送到:东北师范大学 0431-88807478 85098159 传真:043185683368报到事宜:一、报到地点长春市自由大路1596号,东师会馆一楼大厅。1、从火车站乘6路、306路到自由大路站下车,距站点80米处;出租车到宾馆(约13元)。2、从机场乘大巴到全安广场,然后乘出租车到宾馆(约11元)。二、相关费用会务费:600元/人。 住宿费:140-200元/标间/天(2人)。 三、会务组办公室东北师范大学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李雪 电话0431-85683368 0431-856034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