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莎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连续箱梁、刚构)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645178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布莎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连续箱梁、刚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罗布莎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连续箱梁、刚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罗布莎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连续箱梁、刚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罗布莎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连续箱梁、刚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罗布莎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连续箱梁、刚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布莎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连续箱梁、刚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布莎大桥施工组织设计(连续箱梁、刚构)(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罗布莎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1. 施组编制依据1)藏嘎村(S306)至罗布莎镇朱麦莎村公路工程招标文件;第1卷;合同第2卷;技术规范第3卷;工程量清单第4卷;罗布莎大桥施工设计图第5卷;罗布莎大桥参考资料2)有关公路规范、规则、标准3)现场调查资料4)本单位的施工能力2. 编制范围本次编制范围为罗布莎大桥工程项目中的所有桥梁、桥墩、桥墩桩基、排水、防护及公路设施等工程。3. 工程概况3.1概述本桥位于山南地区曲松县罗布萨镇朱麦莎村与桑日县白堆乡藏嘎村交界处,跨越雅鲁藏布江。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结构方案,下部结构为薄壁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桥跨组合为(50m+85m+5

2、0m)+18m193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普通钢筋现浇砼箱梁。3.2地貌地质特征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貌上属于藏南高原湖盆谷地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区域,左岸为 喜马拉雅山脉,右岸为冈底斯山脉,两山夹一江,河谷自江两岸向南北逐渐升高,最高海拔 5000 米,最低海拔 3400 米,平均海拔 4000 米,项目区地面海拔 3480-3650 米。大桥所在地 雅鲁藏布江河床最低高程为 3485 米,局部地势上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总走势。3.3 气象水文情况1) 气象 本项目沿线所在区域气候属高原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较 大,冬季多大风,雨水集中,躲在夜间下雨。该区域多年平均

3、气温为 8.2C,多年平均最高 气温为 16.1C,多年平均最低气温为 1.3C;极端最高气温 30C;出现极端最高气温的时间 大多在 6-7 月,极端最低气温-18.2C;出现极端最低气温的时间大多在 1 月,全年无霜期在 150-180 天,气压的年变化,属最高原型,最高出现在 10 月,最低出现在 2 月。年平均风速3m/s 左右,最大风速为 17m/s,风期主要集中在 12 月至次年 3 月。 2) 水文该项目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雅鲁藏布江由西向东贯穿全区。雅鲁藏布江全长 2900 多公 里,流域面积 93.5 万平方千米。这是一条国际性水系。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长 2057 公里,

4、流域面积 24.048 万平方千米。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量集中分布在 6-9 月份,径流量占全年径流总量的 70%以上,每年 11 月至次年 4 月为枯水期,6 个月的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 15.3-17.6%,羊村水文站位于 桑日大桥上游 3Km,其间无支流汇入,其水流特征可代表桥位水流,羊村水文站 1956-2000 年历年的最大流量为 1690-8870m3/s,历年最大洪峰流量为 8870 m3/s,最小洪峰流量为 1690 m3/s,多年平均洪峰流量为 4695 m3/s,100 年一遇洪水羊村洪峰流量 9360 m3/s,2015 年 1月 16 日,测量时桥位为枯水季,水面宽度

5、65m,最大水深 6-7m。3.4 现有交通情况本项目原有道路由于年旧失修,缺少养护,防护、排水等工程均不到位,地质灾害未得到治理,严重影响了沿线村民的出行安全,为改善现有道路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服务水平,使其发挥正常的功能和作用,迫使该项目尽快实施。3.5 设计标准根据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的有关规定,通过项目的建设条件、交通需求、路网地位、周边路网分布,在考虑交通需求和交通性质的基础上采用设计速度采用40km/h,设计洪水频率1/100,跨江大桥汽车荷载公路-级,桥梁横断面设计,桥宽采用9m,桥面布置为净7.0m+21.0m。3.6主要工程数量3.6.1 桥梁主桥:为

6、(50m+85m+50m)+18m193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普通钢筋现浇砼箱梁。桥面组成:1.0 米(人行道护栏)+7 米(行车道)+1.0 米(人行道护栏)。4. 施组目标确保实现合同工期个月,实际安排工期个月。5. 工程重点本工程的重点是:水中墩和连续刚构箱梁悬灌施工。6. 施工总体布置6.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以为项目经理,为总工程师的项目管理班子,组织机构图见辅助资料表1,主要人员简历见辅助资料表2。6.2施工队伍安排项目经理部下设二个桥工队和一个机械施工队,一个机修班。一个桥工队分别负责施工东岸桥墩、箱梁悬灌,一个桥工队分别负责施工东岸桥墩、箱梁悬灌,一个机械施工队负责桥墩基础钻

7、孔工程,机修班负责机械设备的修理和钢结构的加工。6.3材料供应C30及C30以上的混凝土的粗骨料采用卵石扎制的碎石,C30以下的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采用卵石,细骨料采用雅鲁藏布江流域河砂。普通钢筋采用威钢的钢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上海申佳钢绞线,水泥采用大厂生产的旋窑水泥。6.4水电供应方案生活用水用自来水,生产用水设抽水站抽水,设蓄水池。东岸安装一台315KVA的变压器且备用一台160kw的发电机,西岸安装一台315KVA的变压器且备用一台160kw的发电机。6.5施工平面布置(见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1)便桥从东岸二级平台至1号墩之间、从西岸2号墩至3号墩顺桥向分别建一座10

8、+320m便桥,便桥墩身采用钢筋砼,基础采用钻孔桩,梁部采用万能杆件拼装。桥面标高约3525m,用于洪水季节2号T构施工材料运输及人员通行,混凝土输送泵管道也经便桥至墩身和梁部。2)拌合站及作业场共设置两个拌合站,其中东西岸拌和站由一台60m3/h拌和楼和两台500L强制式混凝土拌和机组成,拌和机均采用配料机配料。混凝土运输采用泵送。拌合楼后靠便道旁设有砂、石料场及水泥库,便于材料运输及混凝土搅拌。料场及作业场共设2600 m2。3) 塔吊在1号、2号墩旁各安装一台塔吊,用于主桥墩身施工和梁部施工时材料运输及人员通行。4) 水上工作平台在2号墩设水上工作平台以施工孔桩和承台。采用直径400mm

9、的钢管混凝土桩。柱、万能杆件和型钢组成平台。5) 临时用房生活及办公用房设于东岸,水泥库、钢筋棚、木工棚、修理棚等施工用房分别搭设东西两岸的施工场地内。6.6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方法:根据各分项工程的工期安排,施工人员在签订合同后一个星期内进场进行施工准备,水上基础施工设备在签订合同后十天内进场,试验仪器、设备在签订合同后一个月内进场,其余施工设备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一个月进场。所有的设备、人员和材料均采用汽车运输方式进场。7.主要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7.1路基工程7.1 桥梁工程7.1.1基础工程 主桥: 1、2号主墩为钻孔桩基础。 引桥: 3号墩为钻孔桩基础。桥

10、台: 0、4号墩为钻孔桩基础。1)钻孔桩基础的施工 (1)概述 本桥主墩、过度墩、桥台基础均为钻孔桩基础,桩径1.8m;桥台桩径1.2m。 (2)钻孔桩施工钻孔桩施工采用气举式反循环钻孔。气举式反循环钻孔是通过送入压缩空气,使钻杆内腔形成负压产生压差,使经过钻杆与孔壁之间的环空间隙流向孔底的泥浆,携带钻头切削下来的钻屑,由钻杆内高速返回地面泥浆池,泥浆经泥浆池的沉淀作用后,从相邻未钻孔的桩护筒内再次沉淀,流入钻孔内,形成泥浆循环。施工准备在施工平台上安装钻机和沉碴筒等泥浆循环设备;安装210cm和300钢护筒,精确定位钻孔孔位,要求中心偏移10cm,并在两护筒间灌注混凝土。配备4台钻机,钻杆内

11、径200mm,刮刀钻头和滚刀式钻头。利用自行加工的泥浆罐进行排碴。配备3台21.5m3/min压风机。沉碴筒位于钻机平台的角上,为消除碴水从钻杆喷出时的冲击能量,防止将筒内的沉淀钻碴搅动,使水和钻碴分离,在每个沉碴筒上安装一个消能器。钻孔桩施工工艺(见表5-4) 钢护筒安装 用外套护筒的方法安装210cm钢护筒,并灌注混凝土将钢护筒固定。钻机就位,布置泥浆循环系统泥浆管连通管钻头泥浆面排碴口钻机排碴船泥浆处理机相邻护筒消能器反循环钻孔泥浆循环图在施工平台上安装钻机、沉碴筒、压风机和风水管路。加固钻头,检查牙轮,安装配重块,放入护筒内,然后精确定位钻机,把转盘调至水平,接钻杆,把钻头放至护筒底岩

12、面上。为了加大泥浆的储备量,将所有钢护筒用连通管相连,充分利用相邻钢护筒来储泥浆。泥浆经沉碴筒先流入相邻护筒,再流入钻孔护筒内。泥浆循环系统简图如下图:造浆在正式钻孔前,对泥浆反循环钻孔,应先往孔底供泥浆,换出原孔内清水,泥浆造浆材料选用优质粘土,必要时再掺入适量CMC羧基纤维素或NaCO3纯碱等外加剂,保证泥浆自始至终达到性能稳定、沉淀极少、护壁效果好和成孔质量高的要求。 钻进造浆完毕后低速开钻,待整个钻头进入岩层后进入正常速度钻进。在护筒脚部位必须慢速钻进,经常观察水面和水位情况,防止护筒脚漏浆,若发现漏浆必须马上回填再钻进,确保安全成孔。我们采用相邻两护筒连通,钻碴随泥浆从钻杆排出,进入

13、泥浆罐沉淀,然后使处理后的泥浆经相邻护筒再次沉淀后流入钻进孔护筒内,形成不断的循环。在钻进过程中,要作好泥浆的维护管理,每半小时测一次泥浆的稠度和相对密度,根据泥浆成分的变化分析孔内、护筒脚等情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泥浆比重控制在1.21.25为宜,并根据泥浆的比重与外部河水的比重来计算压力差,从而定出孔内泥浆保持520kpa水头所在的位置,并密切注意涨、退水情况,及时调整泥浆面位置。清孔用200cm滚刀钻头钻到设计高程后,采用抽浆换浆法清孔,钻头提离孔底20cm,采用稍高的钻速转动钻头,一边继续气举反循环,把孔底泥浆、钻碴混合物排出孔外,一边向孔内补充经泥浆罐净化后的泥浆,直到测出出

14、浆口泥浆达到比重为1.041.10,粘度为1618sec,含砂量小于 4%,胶体率小于98%为止。钢筋笼加工及下放钢筋笼是在制作场内分节制作。采用加劲筋成型法,为不妨碍螺旋筋绑扎,把加劲筋设在主筋内侧。制作时,按图纸设计尺寸作好加劲筋圈,标出主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劲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劲筋标记,扶正加劲筋,并校正加劲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当一根主筋焊好全部加劲筋后,在骨架两端各设一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抬走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最后安装和固定声测管。由于钢筋骨架重量大,施工中采用分节制作、转运及安装。

15、钢筋骨架在制作场制作好后,通过便桥运到平台,龙门吊安装钢筋笼。在整个过程中,为了保证钢筋笼质量要求,必须注意在转运过程中钢筋笼不得变形。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待钢筋笼竖直后,检查垂直度。骨架进入孔口后,将其扶正徐徐下放,严禁摆动碰撞孔壁,并且边下放,边拆除内撑,注意内斜撑严禁掉进孔内。第一节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劲筋位置时,穿进工字钢,将钢筋支撑在孔口工字钢上,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它们在同一竖直轴线上对齐焊接,先焊接一个方向的两根接头,然后稍提起,以使上下节钢筋笼在自重作用下垂直,再焊接其它所有的接头,接头焊好后,骨架吊高,抽出支撑工字钢后,下放骨架。如此循环,使骨架下至设计标高,定位于孔中心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 灌注水下混凝土钻孔桩水下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及导管灌注完成。a、导管要求采用273mm刚性导管施工,导管使用前和使用一定时间后要进行水密性和承压试验,并检查防水胶垫是否完好,有无老化现象,导管使用后应涂油、编号,以保证灌注混凝土过程中不漏水、不破裂和使用有序。b、剪球由于钢筋笼下放时间较长,因此在导管下放好后应进行二次清孔,使孔内沉淀厚度控制在5cm以内。预制29cm,长30cm的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