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564265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时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时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课时训练 一、基础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革命导师们,而且亲自作出了用实践去检验一切理论包括自己所提出的理论的光辉榜样。对待著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所共同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献共产党宣言的态度,就是一个事例当中的许多生动的例子。1848年宣言发表后,在45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在用实践来检验它。宣言的七篇序言,详细地记载了这个事实。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到现在还是

2、完全正确的。”同时他们又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8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新实践的不断检验,包括新的历史事实的发现,曾对宣言的个别论点作了修改。例如,宣言第一章的第一句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恩格斯在1888年的宣言英文版上加了一条注释:“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1页)这是因为,宣言发表以后人们对于社会的史前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摩尔根的调查研究证明:在阶级社会以前,有一个很长的无阶级社会阶级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可见,

3、说“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不确切。恩格斯根据新发现的历史事实,作了这个说明,修改了宣言的旧提法。宣言还有一个说法,说到无产阶级要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推翻资产阶级。1872年,两位革命导师在他们共同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明确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列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个

4、说明十分重视,他认为这是对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的修改”。 (列宁选集第3卷第201页)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有误,修改后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 B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 C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 D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

5、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9页)”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语法上有问题,请把它改成正确的句子。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4.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内容,用一句话加以概括。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15个字。 近日,钟南山院士通过视频连线向欧洲呼吸学会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经验。钟南山专门提到,研究证明,中药显示出对抗病毒和抗炎有效。截至3月初,在中国的确诊病例中,中医药治疗病例达92,58%,武汉方舱医院累计服用中药病例更达99.9%。除此外,暂停公共集会,发现病例并追踪接触者

6、,建立庞大的发热门诊网络,快速建设方舱医院,免费检测,免费治疗患者等等一系列抗击疫情的中国经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5.下面是某中学暑期到社会实践基地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构思框架示意图,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二、阅读理解 材料一: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科学、是否先进,主要看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是否得到人民拥护。”这句话理论内涵极其深刻,对我们增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是否符合国情”,这是最具根本意义的条件和标准

7、。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我们的自信建立在对自己国情的深刻了解上,建立在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上,是有深厚实践基础的,故能有定力,故应坚定不移。 “是否有效管用”,这是个硬道理,直指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可取的唯一标准。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是否得到人民拥护”,是制度的价值体现,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否符合国情、是否有效管用的最终评判标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

8、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就在于我们党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保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 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有这样的制度自信: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人都不能战胜的。 (节选自陈耀辉我们的制度具有无穷力量,人民日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当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认识

9、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的主体是具有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方面,人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目的和归宿,同时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这就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辨证统一,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反对教条主义,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此

10、开辟出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反对照抄照搬、思想僵化,强调从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由此开辟出中国建设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辨证统一,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现实实践丰富多彩,不可能用整齐划一的理论和方案来套用和裁剪。同时,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概括提炼、总结推广。从

11、这个角度讲,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是根本一致的。实践是群众的实践,群众是实践着的群众,没有群众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有实践观点。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四个自信”,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而是要贯彻到改革发展实践的各方面。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有方法的,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该改的必须坚决改,但对有些不能改的,什么时候都坚决不改,等等。这就是坚定理论自信,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体现。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

12、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给我们提供的是科学指南而不是具体教条。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如果没有发展,就脱离了时代和实践要求,生机就会停止,不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也就谈不上坚持。因此。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近百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创新理论成果。对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 (节选自戚义明坚持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国纪检监察报) 材料三: 自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们从遥远的欧洲“盗

13、来”思想火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就一直在深层次上决定着中国的发展节奏。而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达到了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完整准确的理解,促成了对中国国情及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在当年的时空背景下,正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所创设的这些条件的有机耦合,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阶段。 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入思考中,在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持续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这项伟大而崭新的事业,接续照亮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大锅饭”变成“大包干”,“以阶级斗争为纲”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一公有制转化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大地上划出了一个个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市场经济体系。凭借“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实践勇气,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智慧,改革开放实现了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回答了中国发展之问,回应了时代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现实命题。 (节选自关铭闻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念纪念刊发四十周年,光明日报)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我国制度优势的最佳证明,“中国之治

15、”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还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 B马克思认为,那些具备一定思想认识的人一定能成为实践这一全部社会生活本质的主体。 C只要能坚定“四个自信”,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推动理论创新,就能落实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D中国发展节奏不仅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程度。 7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社会制度如果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即表明该制度不仅符合具体的国情,还有效管用。 B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我们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C不论是革命年代的毛泽东还是改革之初的邓小平,都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