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礼仪教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638576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开展礼仪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开展礼仪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开展礼仪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开展礼仪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开展礼仪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开展礼仪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开展礼仪教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开展礼仪教育 谈谈我园幼儿礼仪教育,所谓“礼”,表示尊重的行为。所谓“仪”,指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礼仪”,是指为使各种人相处在一起能愉快融洽,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正常进行,交往中必须有一种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规范。礼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呢?针对我们大三班幼儿年龄特点:6周岁左右的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进行简单的表达,爱表现,因此我们从幼儿园、家庭两方面入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检查配合,创设出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2、,让幼儿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了,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现在好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再看看现在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这是结果,原因在哪呢?我想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家长都把他们服侍的好好的,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乱扔垃圾、说脏话、不会文明接打电话等诸多失礼现象。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老师要教,在家,家长也要

3、时时抓住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情,给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 因此我们要落实礼仪教育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实例阐述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孩子集万千宠爱一身在家里娇生惯养,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独自玩耍,与玩具交“朋友”,容易形成孤僻、任性。害怕困难,缺乏自制力和坚持性,对人没礼貌等性格,于是出现

4、了不少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的缺失,家里没有大小之分,爱幼之风可是甚之又甚,而尊老不是没有,只是有些老者出于对小字辈的爱而愿意当“孙子”,长此以往,对孩子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甚至可能是霸道、唯我独尊,对长者甚至是拳打脚踢,这样的孩子今后的发展是不堪设想。 例如:我班有个幼儿家长和我说:“刘老师,我们家宝宝化名昨天对我特大声的嚷嚷,还向我顶嘴,给我气的,您说这孩子怎么这样啊?”后来我听了,对她说:“现在的孩子在家中,学校中学到的礼仪教育太少了,不知道什么叫做礼貌?我们也在研究这个,看看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好,您看我们定个规划巴?”他同意了。后来我的实施方案就是给孩子进行了一个随机教育,在小环节中对

5、幼儿简述多种故事,让幼儿知道故事中的人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不好?通过这次环节活动,家长们的反应很好,说孩子回家变了,向他们道歉了,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我没有想到这个效果这么好?出乎了我的意料,我的心里很高兴。这说明在生活学习中,环节中我们都可以对幼儿进行简单的礼仪教育。 从那以后我在我班每周会对孩子加强礼貌用语的教育,而我要求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教育孩子见了熟人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爸爸妈妈工作、学习和休息时不要去打扰,爸爸妈妈说话时不应去插嘴;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影响了别人要说“对不起“;不经允许不乱动别人的东西,要求别人帮忙时应说“请“等等。家长在家也要对孩子进行 最基本的礼仪教育。

6、像有的孩子爱跷二朗腿等例子可以看到,一个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所谓家有家规,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细节中教育孩子。例如坐的时候应该怎么坐,吃饭的时候应该怎样,客人来了又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礼貌和懂事的小孩子。当然这不必要对孩子进行硬式教育,只要回到家,孩子坐到饭桌上,就可以顺带的进行轻松的教育,每天都顺带的进行教育,孩子在礼仪教育方面,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哦。 二、通过生活活动、故事、情景表演来引导渗透幼儿礼仪教育 在我班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注意提醒孩子向其他人问好,看到做得好的幼儿,马上给予表扬。每天选出4名值日生,为小朋友服务。并且在饭前时间我们老师给孩子讲德育故事,跟孩子讲礼

7、仪,会在表演区让孩子上台来表演,让孩子实际操作。我发现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学,而是没有人教,当我在讲德育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听的很认真,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的孩子还很认真的给我解说故事中的事情哪些是对那些事错的等等,我们会在表演中,故事中渗透礼仪教育,例如:如何接待客人,如何跟人打招呼,如何接电话等等,孩子表演的都非常棒,孩子们也学得很开心。在家孩子讲礼貌的习惯就要靠家长坚持不懈的培养。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场合让孩子得到练习和锻炼,例如可以主动请邻居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教他们彼此以礼貌相待。千万不能因为怕孩子没有礼貌,就不带孩子去人家作客,使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还以让孩子从做家务开始做起。让孩

8、子做家务,第一个,他会感恩。第二个,会让孩子学会勤劳。第三个,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第四个,提升孩子的意志力,这也是现在社会当中的小孩最缺乏的,所以家长也要在生活中训练孩子做家务,咱么家长不能在包办代替了。 三、家庭教育中的礼仪教育也在幼儿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长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如果家里有老人,家长可以和老人沟通,告诉老人宠爱孩子的坏处,要有理智的爱孩子,我相信老人会支持年轻父母的教育方法。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

9、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做到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 所谓教不过,父之过。家长不小心碰了别人,就主动向人道歉,当孩子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候,就会模仿这种好习惯。父母日常在家里,应该注意言行举止。 例如:我的孩子今年才不到两岁,说话不是很清楚,记得又一次我心情不是很好,对着桌子踢了一脚,于是他看到了,也对着桌子踢了一脚,当时我看到了,觉得心里酸酸的,没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小动作,让一个还不回说话的孩子影响这么大?从那以后我的一些言行举止都不会这么冲动了,我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这样对他以后没有好的影响,只有不良的影响。从那以后我才知道礼仪教育对孩子的重要。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

10、到孩子。别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孩子若有说粗话的习惯,不要当他只是小孩子说话什么都不懂。虽然他们是小孩子,甚至不知道粗话的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的坏习惯就会慢慢的形成。如果发现了孩子说粗话,那么就应当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阻止孩子继续说下去,不要就只会对孩子进行打骂。对孩子进行打骂,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为大班的孩子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家长也不能用强制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讲礼貌,例如不叫叔叔不买玩具等。这样做,只能使孩子一时做出有礼貌的样子而不能持久,更不能使他懂得礼貌的实质。 所以我们

11、的礼仪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礼仪教育连贯化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时,如果家庭没有以同样的礼仪规 范来要求幼儿,两者之间就会出现教育断层。而这样的断层,一来会对幼儿园的教育造成冲击,二来会使幼儿在礼仪教育中出现时好时坏的反复现象。另外,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礼仪,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使礼仪教育连贯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我们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不仅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我们还经常向家

12、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这样,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就架起了一座“礼仪教育”的桥梁,确保礼仪教育在持续稳定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此,我园进行了国学诵读课程,在其中就有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所有的礼仪、道德全都在里面了,我们每天教孩子一两句,让他们背诵,并让他们一顶要落实在生活中,时间一长就会见到效果,看到孩子的不一样,这样不仅让他们学到做人的道理,同时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是一举两得之法。我发现只要背过这些三字经和弟子规,这些孩子显然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们有礼貌,懂得尊敬人,而且学习的能力很强,从不用老师担心,让人所以说,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当中,家长能与老师密切的配合,做好教育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人生中,有三样最重要的:生命、时间、还有一个就是“信”字。只要有道德,讲信用,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将会更加的美好,更加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