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企划书模板范本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636778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177 大小:14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企划书模板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企划书模板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企划书模板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企划书模板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企划书模板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企划书模板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企划书模板范本(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企划书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6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6二、 项目建设地点6三、 建设背景6四、 项目建设进度6五、 建设投资估算7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7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9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10一、 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10二、 增加城乡社区服务供给12三、 客户关系管理内涵与目标15四、 完善城乡社区服务格局16五、 客户分类与客户分类管理17六、 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效能21七、 整合营销传播执行23八、 加强社区服务数字化建设25九、 关系营销的主要目标26十、 定位的概念和方式27十一、 营销信息系统的构成30第三

2、章 发展规划分析35一、 公司发展规划35二、 保障措施41第四章 公司成立方案44一、 公司经营宗旨44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4三、 公司组建方式45四、 公司管理体制45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46六、 核心人员介绍50七、 财务会计制度51第五章 人力资源方案57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与特征57二、 绩效考评主体的特点58三、 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59四、 薪酬管理制度61五、 企业组织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方法63六、 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68七、 培训课程设计的项目与内容68第六章 公司治理分析82一、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82二、 控制的层级制度83三、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3、的融合85四、 监事88五、 董事会及其权限92六、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97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101一、 公司经营宗旨101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01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02四、 财务会计制度105第八章 企业文化分析111一、 企业文化投入与产出的特点111二、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基因113三、 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基本价值116四、 建设新型的企业伦理道德124五、 培养名牌员工127六、 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132第九章 SWOT分析135一、 优势分析(S)135二、 劣势分析(W)136三、 机会分析(O)137四、 威胁分析(T)137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4

4、1一、 建设投资估算141建设投资估算表142二、 建设期利息142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3三、 流动资金144流动资金估算表144四、 项目总投资14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5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4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46第十一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48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4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4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4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5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5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2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53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5三、 偿债能力分析15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7第十二章 财务管理159一、 决策与控制159二、

5、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59三、 流动资金的概念164四、 应收款项的概述165五、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167六、 分析与考核174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西华县城乡社区服务项目项目单位:xx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建设背景服务内容逐步丰富,城乡社区普遍能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办理、代办等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办理更加快捷,志愿服务蓬勃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共选出村(社区)“两委”干部30.2万人,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4万余人,其中持证社会工作者1.42万人。民政

6、部门登记社区社会组织1.5万个,注册志愿者1450万人。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推动“互联网+社区服务”深度融合,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870.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57.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12%;建设期利息7.7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9%;流动资金304.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99%。(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557.99万元,

7、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395.6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0.35万元,预备费12.02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784.74万元,纳税总额368.19万元,净利润597.87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52.29%,财务净现值1986.9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67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870.231.1建设投资万元557.991.1.1工程费用万元395.621.1.2其他费用万元150.351.1.3预备

8、费万元12.021.2建设期利息万元7.721.3流动资金万元304.522资金筹措万元870.232.1自筹资金万元555.022.2银行贷款万元315.213营业收入万元36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2784.745利润总额万元797.166净利润万元597.877所得税万元199.298增值税万元150.809税金及附加万元18.1010纳税总额万元368.1911盈亏平衡点万元1022.65产值12回收期年3.6713内部收益率52.29%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1986.93所得税后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经初步分析评价,项目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社会救益、生态效益非

9、常显著,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及投资等方面建设条件较好,项目的实施不但是可行而且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一、 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规范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全面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资格联审机制,对村(社区)组织书记实行县级备案管理,建立后备人才库,依法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综合考虑服务居民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工作者配备标准。通过选派、聘用、招考等方式,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加强网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探索将专

10、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范围。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立岗位薪酬制度并完善动态调整和职业成长机制,保障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待遇。对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社区工作者给予职业津贴;对表现优秀的村(社区)组织书记,可按规定考试录(聘)用为乡镇(街道)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特别优秀的可按规定选拔进入乡镇(街道)班子。注重推荐符合条件的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加强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加强社区服务人才培训管理,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能力指标体系。将社区工作者培训纳入县(市、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培训总体计划,健全分级培训制度,县级以上委组织部门会同民政等有关部门对村(社区)

11、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进行履职培训,街道(工)委统筹组织其他社区工作者岗位培训。用好现有培训基地和在线培训平台,突出实战实训,加大轮岗锻炼和跨区域交流力度。依托各级各类干部网络培训平台开放共享社区服务精品课程,推动优质网络培训资源直达村(社区),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展社区服务相关人才培养和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不断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加强社会组织人才建设。结合农民工自身特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其从事社区服务业。加快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快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

12、队伍,完善财政支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实施社会工作百千万强基优才工程。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实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和督导人才培养、社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社会工作管理素质提升、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社会工作专家服务基层六项专项计划,加强政干部社会工作知识培训、社会工作考试培训、社区社会工作专题培训,力争到2025年,培养培训不少于100名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督导、10000名社会工作管理者、10万名社会工作者,实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全覆盖、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重点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基本覆盖,构建梯

13、次衔接、分层分类的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格局。二、 增加城乡社区服务供给强化为民服务功能。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和、文体服务有保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村(社区)下沉。重点强化社区养老、托育、助残服务供给,加强对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关爱照护。设立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做好健康教育、传染病、慢性病防控等工作。推动村(社区)“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纳入村级公共服务体系。鼓励村(社区)提供普惠托育和婴幼儿照护服务,满足新增公共服务需求。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在有条件的村(社

14、区)设立就业创业空间,重点为村(社区)居民中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低收入人口、农村转移劳动力、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助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扩大文化、体育、科普等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婚姻家庭文化服务。增加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邮政、金融、电信、供销、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服务水平。重点加强脱贫村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的教育、卫生、就业、社保、养老、社会救助、未成年人保护、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实现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开展社区养老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培育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创新运营模式,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每个街道建有一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建有一处养老服务场所,新建居民住宅区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配建移交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城区、已建成居民住宅区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建设连锁化、标准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失能照护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推动构建城市社区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强化便民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城市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