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628968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1. 水中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及消除方法水中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及消除方法水中还原性物质通常有CL-、NO-Fe2+、S2-、NH或NH+等,这些离子的存在会影响COD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为,许多34实验已经证明,重铬酸钾在酸性介中能使水中还原性物质的氧化率达90%100%。因此,必须消除。1.1Cl的干扰及消除I.1.ICl-的干扰在众多干扰因素中,Cl-是主要干扰因素之一,已受到分析界的关注。Cl-的干扰会导致催化剂浓度降低,使有机物氧化不够完全,因为Ag+Cl=AgCl,使测定结果偏低;同时Cl在酸性条件下可被KCr0氧化,6C1+CrO+14H=3C

2、l+2Cr+7H0,氧化后的产物C1既可逸出,22727222又可氧化水中的其它还原性离子,如Fe、S等,使C0D结果偏高。1.1.2Cl的消除1.1.2.1HgSO掩蔽法加入10倍Cl-量的HgSO。由于Cl与HgSO形成既难离解而又可溶的444HgCl,可以消除Cl的干扰。也可加入20倍Cl量的HgSO,效果更佳。但加入汞盐易引起二次44污染,刘冬梅利用MnSO代替AgSO做催化剂,通过化学计量法扣除Cl相当的COD值,测定水中424COD,结果令人满意,且解决了汞盐的二次污染。1.1.2.2硝酸银溶液沉淀法方法一:预先测定水样中Cl量,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以除去Cl-干扰,因为Ag+

3、Cl=AgCl。此法理论上可行,但除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方法二:先在水样中加入K0Cr标准溶液,然后用硝酸银溶液对水样进行滴定,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为止,再按标准227回流法操作,加热回流2h后,若溶液仍有砖红色沉淀,再加人数滴氯化钠至砖红色沉淀消失为止,然后进行COD测定,可消除Cl-的干扰。反应原理:Ag+CI=AgCl这一过程主要是消除溶液中Cl干扰。2Ag+CrO-=AgCr0!(砖红)证明Cl-沉淀完全。AgCrO!+2C1-=2AgCl!+Cr0-这一过程主要2722722727是释放Cr0.因为AgCI的溶度积为1.8X10比AgCr0的溶度积2.0X10小,所以这种转化完全2722

4、7可以实现。此法不仅可以消除Cl的干扰,而且还消除汞的二次污染,结果符合标准。1.1.2.3稀释法可以通过稀释样品的方法,消除Cl的干扰。此法适用于高COD值(COD300mg/L),高Cl浓度(Cl浓度2X10mg/L)水样分析。但对COD较低的水样,如低于100mg/L,采用此法误差较大,应考虑用其他方法。1.1.2.4固体硝酸银加入法对于低COD值(COD2X104mg/L)的水样,可通过加入适量固体硝酸银来消除Cl-的干扰。但硝酸银加入量应视Cl-浓度而定,加多会消耗昂贵的金属银,而且会与溶液中的SO离子结合形成AgSO沉淀,影响滴定终点的观察;44加少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在加入A

5、gNO之前首先要测定水样中Cl浓度,进而确定所需要AgNO33的量。1.1.2.5吸收法吸收法是以吸收和测量氯的质量为基础,并从COD测定值中扣除氯的质量,从而消除Cl-对COD测定干扰的一种方法。该法要求加入适量的硫酸汞m(HgSO):m(Cl-)=10:14和适量的催化剂(硫酸银),从回流管的上端将氧化产物氯气引出,用碘化钾溶液和蒸馏水吸收并以碘量法测定,或用吹气泵将空气吹入,将氯气带出,用多孔玻璃板吸收到水中,然后用碘量法测定,以消除氯的干扰。对于Cl浓度较高的水样,也可先测定Cl浓度,再通过计算其COD加以扣除,或用标准曲线校正,此法避免了汞盐的污染。1126银柱法银柱法原理是利用Ag

6、与Cl生成难溶化合物。该方法是以732型树脂为载体,经酸化后,用AgNO溶液浸泡,其中的H用Ag置换,当Cl经过该树脂时,便与柱中的Ag结合生成AgCI,从而3将Cl固定,滤液以m(HgSO):m(Cl-)=10:l的HgSO掩蔽Cl,然后测定。441.1.2.7其他方法有人提出降低消解温度,消除高Cl-浓度的干扰,也有人提出以硝酸银和硫酸铬钾代替硫酸汞消除Cl干扰的简单方法,对低COD值,高Cl浓度的水样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特别是适当增加AgSO用量,对抑制Cl干扰效果更佳,且消除了汞的二次污染Vaidga提出了一24种把Cl转化为HCI,用铋吸附剂吸附HCI,从而消除Cl干扰的无汞密封CO

7、D值测定法.艾仕云等报导了用光催化氧化体系测定COD可有效抑制Cl的干扰,且不存在汞的污染。但共存的金属离子容易产生干扰,可用EDTA加以消除。笔者认为:在上述诸多方法中,各有其特点,其中以银柱法消除Cl-的干扰效果更加明显,结果更加准确。因为这是一种双重消除法,会使Cl-的消除更加彻底。1.2NO2-干扰的消除N02-干扰主要是消耗K-CrO的量,使测定结果偏高。可通过加入H2NSO3H来消除。其原理为:227HNSOH+HNO=HSO+HO+N仁每1mgNO-加入10mg氨基磺酸,可消除NO-的干扰。2322422221.3Fe2+和S2-干扰的消除在测定含有Fe2+,S2-等干扰离子的水

8、样COD时,可预先测定其原始浓度,然后在假定其定量氧化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从COD中扣除Fe2+,S2-所消耗氧的量。如将Fe2+氧化成Fe3+,氧化1mgFe2+需氧0.143mg。氧化1mgS2-成SO4?-需氧2mg。按此方法计算溶液中Fe2+,S2-所消耗氧的量,并从所测COD值中扣除,得到实际水样COD值。在重铬酸钾氧化体系中,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的氧化产物与S2-的氧化产物相同,都是硫酸盐,二者的需氧量也可按此法计算。当然这种方法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实际上是很难做到准确。因为这些离子都容易被空气所氧化。于是有人提出在测定水样前,首先向水样中通入空气,使水样中的Fe2+和S分别氧化成Fe

9、3+和S沉淀除去。21.4NH3或NH4-干扰的消除NH3或NH4-的存在也会影响COD的测定结果。特别是当Cl-存在时,这种影响会明显增大。实验证明当Cl-存在时,会发生如下反应:6NH+7CrO2-十32756H+=6NO+14Cr+32HO消除的方法就是除去水质中的Cl-或采用低浓度(0.025mol/L)的重铬酸钾232溶液测定,可以有效消除NH或NH-的干扰。342空白试验值的影响及解决方法空白试验值对COD的准确度影响较大,特别是对低COD值的水质分析影响更大。大量试验证明,影响空白值的主要因素有硫酸的质量、试验用水及试剂浓度。2.1硫酸质量对空白值影响及解决方法安守义、江红和何晓

10、蓓等分别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不同产地和不同质量硫酸对空白值有不同的影响,影响大时,甚至相差几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用优级纯硫酸或质量好的分析纯硫酸,分析过程中要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硫酸。2.2实验用水对空白值影响及解决方法江红和何晓蓓等分别通过实验证实,不同实验用水对实验空白值有很大影响,他们分别用去离子水、重蒸馏水、亚沸水进行空白实验,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不能用于空白实验及COD的测定,因为去离子水中常含有微量树脂浸出物及不被交换的有机物,这是导致空白值偏高的主要原因。要想使空白值降到最低,最好在实验用水时,选择亚沸水或重蒸馏水,而不用去离子水,且实验用水不能保留时间太长。2. 3试剂浓度

11、对空白值及测定的影响国标COD测定方法中规定KCrO和Fe(NH)(SO)的两种2274242浓度。实验证明低浓度的试剂所测定的COD空白值相对较低,因此在做空白实验或测定COD时尽可能使用低浓度的试剂,特别是测定低COD值时,更应如此。3水样的保存与均化水样的采取、保存和均化是影响COD测定的又一因素。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必须使水样保持均匀,且有代表性,因此在以下几方面应引起重视:3.1盛装水样的容器盛装水样的容器不可用塑料容器。因为塑料容器在制造加工过程中需加入有机催化剂、引发剂、增塑剂和添加剂等,用这类容器盛装水样会产生有机污染。交联度低且具有许多微孔的软质塑料容器容易吸附水样中

12、的有机物,使结果偏低。因此,盛装水样的容器最好使用磨口塞的玻璃仪器。3.2水样的保存首先将盛装水样的仪器用水样淋洗,使器壁所吸附的成分与水样一致。由于水样中存在微生物,它会使有机物分解,引起COD的变化,因此采集的水样应立即进行分析。如不能立即分析,需短时间保留,可向水样中加入硫酸,使水样pH2。并置于05C。3.3水样的均化废水中会不可避免的含有悬浮物或固体大颗粒,这些物质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水质的均化程度,导致COD测定结果失真。许多实验已经证实这一点。因此,水样均化对COD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对COD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及准确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水质快速测定COD的方法更为重要。水质均化的方法,可借助水浴超声器,作用5min即可达到均化效果。4其它影响因素影响因素(1) 操作过程要细,溶液配制要准。所用试剂应为同一批号,同一厂家,同一质量,以免带入系统误差。(2) 所用仪器应用水或酸洗,尽可能不用肥皂水洗,以免带入有机物而影响COD测定。如必须用肥皂水洗,也要洗后用酸泡,然后水洗,使用前应再用水样淋洗。(3) 水样回流消化分解时,冷凝要充分,避免有机物挥发造成损失,而影响COD测定。(4) 如果水样中COD含量高,那么在稀释时,取样量不得小于5mL,否则分析数据缺乏代表性-。(5) 加热回流期间,不可断电、停水,否则影响COD测定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