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思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562858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思考作者:余姚市城南小学阅读:2058 次时间:2006-1-22来源:宁波教育科研网 城郊小学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它的生源往往比较复杂,除本施教区学生外,还有本市外施教区的,本省外市的以及外省市的,于是学困生的组成和成因也就有其复杂性、特殊性。摸清这些学困生的成因,掌握他们的特点,找到切实有效的帮教策略成为城郊小学所面临的一个迫切性的课题。笔者带着探究的心理,首先对本校三至六年级段的20名本地学困生和30名外来学困生 从“主观心理,家庭环境,语文基础”三大方面, “语文情感,自信心,荣誉感,作业习惯和态度,课堂表现,学习伙伴,学习环境,家庭教育,家人素质,字词基础

2、,读写基础,学习积极性”等十二个主题进行了调查和座谈,然后从结果再结合平时的教学,分析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并思考帮教策略。 一、城郊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心理因素。不少学困生的心理都有两面性,他们对语文比较有感情,有信心要学好语文,但是又时不时埋怨自己笨,怎么学也学不好;他们想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害怕作业又多又难,缺乏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品质,遇到难题就依赖同学和父母;他们的内心渴望表扬得到尊重,但又不敢发问,不敢回答,怕出丑。长期的两面心理使他们产生了以下的一些心理障碍:1.自卑心理。在调查的50名学困生中, 62%的学生有“我这个人比较笨,怎么学也学不好”

3、这样的想法;60%的学困生上课不敢举手,不敢回答,怕出错,出丑 ;80%的学困生不和成绩好的同学做伙伴,就是怕好同学瞧不起他们。请看调查统计:你是不是有“我比别人笨,怎么也学不好”的想法: A没有(19人) B有时有(22人) C经常有(19人)你经常和哪些同学在一起? A成绩好的(10人) B成绩一般的(20人) C成绩和我差不多的(10人)上课你不举手发言是: A不敢回答(30人) B没听清不知怎么回答(12人) C听不懂不会回答(8人)通过座谈了解到不少学困生产生自卑的原因除了学习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外地学生,家庭条件差,言语沟通有困难,于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封闭了自己的心灵。2.

4、 惰性心理。 对学困生来说,成绩比较差,惰性是重要原因。他们有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 表现在课堂上总是消极听讲,调查显示有70%的学困生在课堂上想其他事情、发呆、讲空话或者做小动作,不少学困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想做,但抱着应付的态度,抄袭甚至懒得做。3. 畏难心理。有些稍难一点的需要思考一下的问题,不愿去思考,有时还埋怨教师对所教的知识要求太高,难以接受。调查显示有54%的学困生遇到错题就抄袭同学的作业或胡乱做一下,74%的学困生做回家作业遇到难题就直接问父母甚至不做。请看调查统计:你上课时经常做什么?A听老师讲课(15人) B发呆(20人) C讲空话或做小动作(15人)做错了作业你怎么办? A自

5、己思考后订正(23人) B看同学作业(20人) C瞎做一下(7人)做回家作业遇到难题怎么办?A先自己思考再问父母(13人) B直接问父母(31人) C不做(6人) (二)家庭环境因素。不少学困生的家长都是打工者,他们一家人挤在1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内,这怎么可能为孩子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呢?调查显示54%的学困生是租房子居住,58%的学困生没有单独做作业的房间,56%的学困生觉得自己的学习环境比较吵闹。父母们为了生计终日劳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54%的家长很少检查甚至从不检查孩子的作业,即使检查,也有56%的家长只停留在翻看和口头检查上,更不用说给孩子另外布置作业并辅导孩子的作业,调查显

6、示84%的家长在晚饭后不是加班,就是看电视、聊天、打麻将,86%的家长很少布置或从不布置课外作业,66%的学困生表示家人帮助自己的能力有限。此外不少学困生的家长对自己子女的课外学习也不很重视,经常给孩子买课外书的家长只占调查人数的12%。请看调查统计:你有单独做作业的房间吗? A有(21人) B没有(29人)你家的学习环境怎么样? A清净(22人) B比较吵闹难以安心学习(28人)你们是租房子居住吗? A不是(23人) B是(27人)你家人检查你作业吗?A经常检查(23人) B工作忙很少检查(23人) C从不检查(4人)父母给你买课外书吗?A经常买(6人) B有时买(32人) C没买过(12人

7、)爸妈另外给你布置作业吗?A经常布置(7人) B有时布置(25人) C从没布置(18人) 对语文难题你的家人能帮助你吗?A能(17人) B有时能(27人) C不能(6人)家人怎么检查你的作业?A每题检查并指出错误(22人) B翻看一下(25人) C只是口头问一下(3人)你家人晚饭后经常做什么?A辅导我作业(8人) B加班(15人) C看电视或聊天(21人) D打麻将(6人)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家长,使这些学困生在回家以后的学习和教育几近空白。单脚跳的总追不上双脚跑的,更何况这些学困生在学校学的也不好,久而久之他们和班里其他学生的距离越拉越大,心理障碍也越来越大。(三)语文基础因素。从调查结果可以

8、看出,这些学困生的语文基础非常薄弱,连最基本的识字写字和读课文,对他们来说也比较困难,更何况是阅读和写作了。通过座谈了解到,造成不少学困生语文基础薄弱除了主观原因,还有不少客观原因,因为这些学困生是插班生,又来自不同地区,以前学习的教材和氛围不一样,甚至连语言交流也存在问题,调查显示有48%的学困生表示在师生交流中有语言障碍。这些学困生语文基础薄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一些教师认为他们无可救药,而忽视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于是他们的学习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至无力偿还而心灰意冷、自甘消沉。(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从调查表可以发现,70%的学困生在课堂上无法专注

9、地听老师讲课,这说明他们的有意注意能力急需培养。60%左右的学困生记忆能力比较弱,对学过的知识记不住或遗忘较快。在学困生的发展过程中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更不可忽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教学失误积累所致。对于学困生,很多人只盯着智力因素,而一直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其实是教学的一大失误。很多学生在学习上遇到较大困难与非智力因素有紧密的关系。如调查显示,64%的学困生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跳过不读或胡乱读一下,40%的学困生做作业不是一下子做完,54%的学困生遇到难题就依赖别人,60%的学困生只对机械的抄写感兴趣。这些数据表明他们怕学、厌学,绝大多数是学习目的、动

10、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导致的。请看调查统计:读一篇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A查字典或请教别人(18人) B胡乱读一下或跳过不读(32人)语文作业中你比较喜欢:A抄写(30人) B读背课文(12人) C作文和阅读(8人)做语文作业时,你总是: A一下子做完(30人) B做一会玩一会(17人) C干脆不做(3人)对于语文中的背诵作业你是:A能背出(9人) B背过忘记(25人) C总也背不出干脆不背(16人)学过的字词你能够:A在其他文章中也会读(25人) B过一段时间就忘了(25人)二、综上所述,城郊小学的语文学困生有以下特点:流动性比较大,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交流中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家庭

11、教育几乎为空白;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比较要用脑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注意力很难集中,易分心,特别是有意注意的持久性不够;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善于机械记忆而不善于逻辑思维;任性好动,自控能力差,思想行为明显情绪化;是非观念模糊,自我认识不到位,有心理障碍。 三、对此,我从学困生的心理和学习两大领域进行了帮教策略的思考:(一) 育人先育心,育心先知心,学困生心理帮教策略。心理帮教要遵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原则,将心比心,以心交心,从消除学困生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和倾听学困生心声,做学困生知心人等方面去寻找帮教策略。1. 设立“学困生心理咨询热线”和“知心

12、信箱”,给学困生搭建诉说交流的平台。在学校里,学困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受排挤、轻视,没有能力和机会参加各项活动,更让他们苦恼的是心中有话而无处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不去关注学困生,不倾听他们的声音,那真是学困生的悲哀,校园的悲哀。笔者认为,不需要专门设立一台电话来作为学困生的心理咨询热线,只要每一位语文老师公布自己的小灵通或家庭电话,叮嘱学困生有心里话或疑惑拨打老师电话或者写在纸条上投到“知心信箱”。起初,学困生不会主动诉说,这时我们就要做有心人、热心人、知心人,主动找学困生交谈,以我们的主动换取他们的主动。2. 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困助学行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让学困生和优秀生

13、交往,那么学困生会受到优秀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困生不敢和优秀生交往,归根结底是自卑心理在作祟。为此我们要以身作则,带头确定一个帮困对象,然后教育和引导每个优秀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困助学行动,积极主动地和学困生共学习、同玩耍,让学困生觉得生活在班集体中,生生之间是平等的,完全没有必要自卑。用我们的爱心、真心、细心、耐心拨去学困生心头的阴霾,给他们一个明媚的天空。(二) 学困生学好语文的帮教策略。1.“低起点、小步子、勤约定” 争星脱困的教学方式。对待学困生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因人而宜,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教学目标分

14、化成一个个学困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中小目标,制定出“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然后和他们作出一天、一周、一月的约定,鼓励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成功目标,继而争星脱困。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对学困生,特别要注意把培养成功心理、强化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育目标,坚持对他们施行激励性评价,为他们创设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激发起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和“争星脱困”具体说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段教学目标为基准,根据学困生实际再

15、细化为A级、B级、C级三级评价目标,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积分,让学困生争取积分,累积到一定积分颁星奖励。比如阅读中的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对此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把它分成A级正确(2分);B级正确、流利(3分);C级正确、流利、有感情(5分)。在实际操作中,以评价细则为指导,联系每一篇课文,让学困生确定争取的目标,当觉得可以过关时再到老师处朗读,获取相应的积分。每一个单元结束后小节一次并颁星奖励。每个单元有三篇课文,如果累积到6-8分就颁跨越星,累积到9-12分就颁追逐星,累积到13-15分就颁自豪星,期间如果第二单元比第一单元有进步,再颁进步星鼓励。期末进行总

16、结考评和补测。 制定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和争星脱困实际操作,能让学困生感性地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享受达成目标的喜悦,在目标达成中产生争取更大目标的动力。但是这两项工作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操作的,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妨以“写好每一个字,读好每一篇课文”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帮助学困生脱困。2.课堂应有学困生的声音。首先教师的心中应该有学困生的地位,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能照顾到学困生,从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和提问来培养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读写字词,回答全文有几个自然段等;还有在学法设计上,尽可能设计几个合作交流的环节,让学困生在小组交流中获得锻炼的机会。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困生的点滴表现都要用鼓励的语气和赞赏的心态,以消除他们的胆怯和自卑的心理。就像于永正老师那样,为了让一个学生读好一个语句,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她读,直至第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