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上学期柳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628358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上学期柳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上学期柳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上学期柳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上学期柳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上学期柳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上学期柳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上学期柳州市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上)苏教版六年级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柳州市小语评价研究中心组 柳南区实验小学 王情一、试题评价本套试题严格按照高年段的目标要求来进行检测,”依标扣本,联系生活,张扬个性”是该试卷的出题方向。试卷的基础版块占分45%,阅读版块占25%,习作版块占30%,考点凸显了高年段课标训练重点的主体位置。综合分析有以下特点:1注重基础,依纲扣本。命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紧扣本册教材的知识重点,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基本语文素养进行水平测试。试题中涉及到的四字词、同音词、倒顺词、名言警句、修改病段等都是本册教材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或者说是高年段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基本技能。试卷题型灵

2、活开放,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突出语文实践性。2考查能力,综合性强。本次出题的涵盖面广,题型兼顾主客观题,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如在基础知识部分不仅考察了学生对本册生字音、形的识记及义的理解,同时也考察了学生对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的识别。“根据课内容填空”一题,不光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积累,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个性化理解与运用,一举多得。3关注人文,凸显文化。本套试题突显了“教材+生活”的取材意向。试题的背景取向注意靠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较为平和、熟悉的环境中,增强答题信心。如:阅读题中“请联系短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些试题一是想考查教师平时授课时,拓展练习

3、是否题型多样,二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察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课外阅读是一篇人情味很浓的文章,向学生介绍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关爱艾滋病儿童的故事。试题以课外阅读为平台,在习作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内容,展开思维的空间,去自由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为学生我手写我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二、卷面分析(一)总体情况:我们调取了四区一县六所学校六个教学班的362张样卷,从样卷的卷面情况来看,总体评价如下:卷面书写较好,错字别字较多积累得到重视,语感有待加强阅读理解尚可,感悟表达不佳习作表达流畅,具体生动不足(二)优点、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

4、度,而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因此,进行期末检测评价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从学生答题情况中挖掘问题,反思教学。下面,我们就对照着课标要求,思考卷面中出现的问题,进而琢磨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对于高年段识字写字教学的思考。卷面书写较好,错字别字较多课标要求:准确认读生字;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155个生字;按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好的方面】 展示比较干净、整洁的试卷图片。试卷的第一大题抄写句子正确率约90%。特别值得表扬的是,本学年习作版块书写更为工整、美观。【分析】可见,到了第三学段,学生的许多习惯已逐渐养成,其中,写字习惯的培养效果尤为显著,

5、这与老师们平时的严要求分不开,老师们都有了很强的责任感。【存在问题】第一大题1:抄写句子没有空两格。(图片展示)第一大题2:两个同音字:意志和毅力。堪称和勘测,区别不开。第一大题3:蒙古的”蒙”字字音混淆相辅相成的”辅”写成”铺”;攀山的”攀”中间写成”人”;逢故知的”逢”两写成”缝”等。【分析】 1. 教师在高年段教学中普遍重视“阅读理解的训练”,容易忽略“基础认读的要求”。2. “方法和策略的问题”,学生对识字方法、策略掌握、巩固不够。 【建议】重视预习,对症下药课标要求第三学段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这并不意味可以把识字任务全部放给学生。我的建议是:1.加强预习要求,了解学生认知基

6、础;2.针对重点难点,有效落实教学。谈谈预习本:(展示我班学生的预习本),预习本的设置有四个板块,与“识字写字”训练有关的有前三项:1.我会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三遍,做到读通、读顺,家长签字,这是从”看识”的角度进行的训练;2.我会写。将本课生字抄写一遍,带上拼音。虽然到了高年级,但我仍然让学生在预习时带拼音抄写,一来巩固拼音,二来也能减少错别字的出现,这是从”写识”的角度进行的训练;3.我会组词。将本课的生字进行扩词,每个词组两个词,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这是从”用识”的角度进行的训练;那么,有些老师可能又会说了,那预习学生都写完了,老师上课就不用讲了吧!不,作业的作用不是仅仅为”写出来”,更是

7、为教师”以学定教”。预习本收上来来后,我一定会改,及时掌握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找出生字教学的难点,有问题就教,没问题就过,只是小部分后进生有问题,那么我就缩小范围教。其实,到了高段,学生错别字错误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只要我们对症下药,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1. 缺少部件。如“蒙”字。老师在教学时可提醒学生,上面的“艸”为草, “冡”由“家”字的上一点下移而成,家却被“艸”覆盖了,找不到家了。2.同音异义。如“勘测”的“勘”和“堪称”的“堪”字的区别。教学时我们要抓住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堪”是提土旁,“堪”本意指地面高起,这里的“堪”指与之相比更为突出,因此用提土旁的堪。而“勘测”

8、的“勘”从力旁,本义是校对、核对。在教学时可以和学生说,勘测线路事项需要花费气力和心力的事情,所以用力字旁的“勘”。 3.形似异义。我们也可以用部首辨:“盲”下面是“目”指眼睛,上面的“亡”指死亡,眼睛死了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就是“盲”;而“肓”下部是月肉部,中医指心下膈上的部位,“膏肓”则指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4.义近而误。如“照相”和“画像”,“销声匿迹”和“消声匿迹”。像这类字确实很难分辨,他们的错误原因主要是约定俗成,很难从道理上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我的建议还是要引导学生从字义上去探究。如“相”指相貌,照相指把人的相貌记录下来。而“像”指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画像就是画师比照人

9、物外貌而描摹下来的。这样一区分,孩子们就不会混淆了。 对于高年段阅读教学的思考。 积累得到重视,语感有待加强【好的方面】 第二大题”按课文内容填空”检测情况最佳,特别是背诵、默写等考题得分率高达95%。对于课文人物的主要特点能够用四字词高度概括,而对于名言警句不仅”烂熟于心”还能应用自如。【分析】至从参与了柳州小语会主研的课题“解读教材有效策略”后,我们发现,老师们解读教材的能力强了。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重视生词的教学,特别是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出现的要求背诵的段落、歇后语、名人名言、诗句、四字词语,都严格把关,教学落实到位,帮助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在课文背诵记忆方面,大部分学生不仅对课文背诵段落

10、和需要识记的重点句子段落掌握得都很扎实,还在对课文中心内涵的把握上也很到。【存在问题】第八大题,修改有语病的语段(试卷答题图片4副)。【分析】修改病段这一大题,是本套试题中正确率最低的一题,查看样卷,最低的班级正确率为0,这为我们老师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主要要有以下三点:1.学生语言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还不够理想;2. 题型训练缺乏实效性和系统性。【建议】授之以渔 分步训练在教学中,老师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苦恼:修改病段这样的训练很难讲,有时候甚至不知道怎样讲学生才明白,语感强的不讲他也懂,语感不强的讲了他也不懂。以下方法不妨试试:(1)梳理病因。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8种:成份残缺搭配不当

11、前后矛盾重复罗嗦不合逻辑词序不对错字别字标点符号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成分残缺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搭配不当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不合逻辑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这些语病的训练老师们要逐个击破,从单句开始,一类一类地训练,不要超之过急。(2)逐一排查病句好改,病段难,老师们应该增加改病段的练习量。病段从哪里来?学生的作文多着咧!老师应该

12、做个有心人,每次习作,学生作文里的病句整合起来就是很好的改病段练习素材,一举两得!每次训练,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一同来玩“排雷兵”的游戏。游戏有些小技巧可供查考,下面,我们就着一道题进行具体讲解:四、下面这段话中有七处错误,请在原文上修改。(3.5分)我在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的活动内容真的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有跳舞、唱歌,还有朗诵,还有写生,还有做军事游戏等夏令营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而且开阔了我的眼界。看分数。看看题目有几分,揣测错误有几处,做到”心中有数”。(这几年命题一般都给出了错误数量)查病因:老舍先生说”我写作中有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

13、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五个”念”边读边想,逐一排查,如,排查有没有”重复啰嗦”这一类的错误,”我在今年暑假”中的我”我在”与后面的”我”重复,删除一处,得一分。三个”还有”重复,建议删去后面两个,得两分。”等”与”重复,删掉一个,得一分。一个病因找出四处错误。接着再用这样的方法再排查,如有没有”搭配不当”这一类的错误,”加入了夏令营活动”中”加入”与后面的”活动”搭配不当,可改为”参加”。用这样的方法一遍遍地念,一遍遍地查,丢分率会大大降低。阅读理解尚可,感悟表达不佳【好的方面】 课内阅读第1题”在文中划出描写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句子”除个别学生漏题

14、和多划外,其余均能准确找到答案,正确率90%。课内阅读第4题”熟能生巧,总剪,手就有准头了!”在文中指什么?结合生活的体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正确率85%。课外阅读第3题”对于艾迪和德诺在病房里玩装死游戏这件事,结合短文理解,你认为以下最有道理的一个看法是( )”,正确率也有87.3%。【分析】1.重视课标研读,明晰年段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2.重视教材研读,严抓课后训练题,做到“每课必通”。【存在问题】第一: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和品味不到位 课标要求:推敲重点词句,体会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卷面】课内阅读第2题:对”刁难”“耍赖”这两个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对于这一道题,老师们应该都有

15、印象,在下发的参考答案中,对于这题的评分给出了两个建议,如果选择第2项,给1分,也就是给一半分;如果选择第3项,给2分,也就是全给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分标准呢?其实,这也是我们今年命题的一个新的尝试鼓励、保护学生的答题积极性。 “刁难”“耍赖”什么意思?单从字面上理解,是故意使人为难和不讲道理,任性妄为的意思。但是,阅读文本,这”刁难”“耍赖”指的是”我”故意不讲道理,任性妄为吗?当然不是。这两个词恰恰表现了我的淘气、天真、可爱的一面。这与清平乐 村居中对的”无赖”一词的理解是一样的,这里,我们理解到了这两个词意思的第一个层面,因此,可以给一半分。那么,细读文本,我们再去探究,作者在文中又仅仅是想表达”我”那天真、淘气的一面吗?”我”是对谁”刁难”和”耍赖”,是姥姥。为什么我敢这样的”刁难”“耍赖”?是因为姥姥疼我、爱我、宠我,姥姥不仅仅是用剪纸拴住我的人,更是用剪纸拴住了我的心呀!因此,学生们要理解到这一个层面,就必须结合语境(上下文)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内涵。只有这样,才算是真真的读了进去,才真真是明白了”刁难”“耍赖”这两 个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可以得满分。【建议】推敲比较,玩味体会。通览六年级上册教材,值得推敲比较,玩味体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