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62649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怎样才能设计好丛植?一、孤植是指乔木或灌木单株栽植或二、三株同一种的树木紧密地栽植在一起,而且具有单株栽植效果的种植类型。 造景要求:1 树种选择:孤植树主要表现植株个体的特点,突出树木的个体美。要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树种。即体形巨 大、树冠轮廓富于变化、树姿优美、姿态奇特、花朵果实美丽、芳香浓郁、叶色具有季相变化及枝条开展,成 荫效果好,寿命长等特点的树种。如:如榕树、香樟、紫薇等。2 位置安排:在园林中,孤植树种植的比例虽然很小,却常作构图主景。其构图位置应该十分突出而引人 注目。最好还要有象天空、水面、草地等色彩既单纯又有丰富变化的景物环境作背景衬托,以

2、突出孤植树在形 体、姿态、色彩等方面的特色。诱导树:起诱导作用的孤植树则多布置在自然式园路、河岸、溪流的转弯及尽端视线焦点处引导行进方向。 安排在蹬道口及园林局部的人口部分,诱导游人进入另一景区、空间。3 观赏条件:孤植树多作局部构图的主景,因而要有比较合适的观赏视距、观赏点和适宜的欣赏位置。一 般最适距离为树高的 410 倍左右。4 风景艺术:孤植树作为园林构图的一部分,必须与周围环境和景物相协调,统一于整个园林构图之中。 如果在开朗宽广的草坪、山岗上或大水面的旁边栽种孤植树,所选树种应巨大,以使孤植树在姿态、体形、色 彩上得到突出。5 利用古树:园林中要尽可能利用原有大树做孤植赏景树。二、

3、对植对植是指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形式。造景要求:1 对称种植:多用在规则式园林中,如:在园林的人口、建筑入口和道路两旁常运用利用同一树种、同一 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轴线作对称布置。对称式种植中,一般采用树冠整齐的树种。2 非对称种植:用在自然式园林中,植物虽不对称,但左右均衡。如:在自然式园林的进口两旁、桥头、 蹬道的石阶两旁、洞道的进口两边、闭锁空间的进口、建筑物的门口,都可形成自然式的栽植起到陪衬主景和 诱导树的作用。(非对称种植时,分布在构图中轴线的两侧的树木,可用同一树种,但大小和姿态必须不同, 动势要向中轴线集中,与中轴线的垂直距离,大树要近,小树要远。

4、自然式对植也可以采用株数不相同而树种 相同的配植,如左侧是一株大树,右侧为同一树种的两株小树。)三 、列植列植即行列栽植,是指乔、灌木沿一定方向(直线或曲线)按一定的株行距连续栽植的种植类型。它是规 则式种植形式。造景要求:1 树种选择:行列栽植宜选用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如圆形、卵圆形、倒卵形、椭圆形、塔形、圆柱 形等:而不选枝叶稀疏、树冠不整形的树种。2株行距:行列栽植的株行距,取决于树种的特点、苗木规格和园林主要用途等。一般乔木采用38m, 甚至更大。灌木为 l5m。3 栽植位置:行列栽植多用于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如道路广场、工矿区、居住区、办公建筑四周绿化。在自 然式绿地中也可布置比较规

5、整的局部。4 要处理好与其他因素的矛盾:列植形式常栽于建筑、道路上下管线较多的地段,要处理好与综合管线的 关系。道路旁建筑前的列植树木,既与道路配合形成夹景效果,又避免遮挡建筑主体立面的装饰部分。四、带植树木成带状自然式种植,其长短轴比大于 4: 1。造景要求:1 自然式栽植,不能成行成排、成直线、等距离栽植。(不是列植)注意整体林木疏密相间、高低错落, 故林冠线及林缘线为自然起伏曲折的自然曲线。-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2 为连续风景构图,故混交林带应有主调、基调及配调之分。主调还应随着季节交替而变化。连续构图中 应有断有续。五、丛植 丛植是由二株到十几株同种或异种、乔木或乔、灌木自然栽植在一起而

6、成的种植类型。其是绿地中重点布 置的种植类型。也是园林中植物造景应用较多的种植形式。1、种植形式1)依树种组合分(观赏特性分) 乔木丛(树丛):由观形乔木树种组合而成。 灌木丛(绿丛)由常绿灌木树种组合而成。花木丛:由赏花树木组合而成。 色丛:由取色树木(干、枝、叶)组合而成。香丛:由闻香植物组合而成。声丛:由听声植物组合而成。 果丛:(味丛)由观果、品味植物组合而成。 刺丛:由荆棘植物组成,布置于拒绝游人接近地,起隔离作用。 混合丛:由不同观赏特性的树木混合组成,视造景要求而灵活配植。2)依树木株数组合分(1)两株一丛(配合) 两株树的组合,应形成既有通相,又有殊相的统一变化的构图。即对比中

7、求调和。 二株结合的树丛最好采用同一树种或十分相似的树种,两株同种树木配植,最好在姿态上、动势上、大小 上有显著差异的。其栽植的距离应小于二树冠半径之和,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以免出现分离现象(二株独立树),而不成其 为树丛了。(2) 三株一丛a、三株配植,最好采用姿态、大小有对比和差异的同一树种。b、栽植时,三株忌在一直线上,也忌等边三角形栽植,三株的距离都要不相等。所谓“三株一丛,则二 株宜近,一株宜远。”c、最大株和最小株都不能单独为一组。最大一株和最小一株要靠近一些,使成为一小组,中等的一株要 远离一些,成为另一小组,形成 2:1 的组合。d、如果是二个不同树种,最好同为常绿树或同为落叶树

8、,同为乔木或同为灌木,其中大的和中等的树为 一种,小的为另一种。三株配置,应忌的五种形式三株在同一直线上;三株成等边三角形;三株大小姿态相同;三株由两个树种组成各自构成一组,构图不统一; 三株,最大的一组,其余两株为一组,使两组重量相同,构图机械;(3) 四株一丛a、四株配植,最好采用姿态、大小、高矮上有对比和差异的同一树种为好,异种树栽植时,最好同为乔 木或同为灌木。b、分为两组栽植,组成3: 1的组合,即三株较近一株远离(不能两两组合)最大株和最小株都不能单 独为一组。三株组合中也应两株近,一株远。总体形成二株紧密,另一株稍远,再一株远离。c、树丛不能种在一条直线上,也不要等距离栽种。平面

9、形式应为不等边四边形或不等边三角形,忌四株 成直线、正方形、矩形。d、采用不同树种时,最好是相近树种。其中大的和中的为同种,小的为另一种。当树种完全相同时,栽植点标高也可以变化。(4) 五株树丛的配合a、分组3: 2或4: l的组合。b、树丛同为一个树种时,每株树的体形、姿态、动势、大小、栽植距离都应不同。树种不同时,在3: 2 的组合中一种树为三株,另一种为二株,将其分在两组中。在4: 1 的组合中异种树不能单栽。c、主体树必须在三株小组或四株小组中。四株一小组的组合原则与前述四株一丛的组合相同,三株一小 组的组合与三株一丛的组合相同,二株一小组与二株一丛相同。其中单株树木,不要最大的,也不

10、要最小的, 最好是中间树种。(5)六株以上的树丛组合 树木的配植,株数越多就越复杂,但分析起来,二株、三株丛植是基本,六株以上配合,实质为二株、三 株、四株、五株几个基本形式的互相组合而成。正象芥子园画谱中说:“五株既熟,则千株万株可以类推,交 搭巧妙,在此转关。”所以基本组合熟悉了,再多的树丛配植都可依此类推。2、造景要求1) 主次分明统一构图 用基本树种统一树丛(株数较多时应以12种基本树种统一群体)。有主体部分和从属部分彼此衬托形成主、次分明、相互联系,既有通相又有殊相的群体。2) 伏变化、错落有致 立面上无论从哪一方向去观赏,都不能成为直线或成简单的金字塔形式排列。平面上也不能是规则的

11、几何轮廓。应形成大小、高低、层次、疏密有变位置均衡的风景构图。3) 科学搭配、巧妙结合 混交树丛搭配,要从植物的生物特性、生态习性及风景构图出发,处理好株间、种间的关系(,株间关系,是指疏密、远近等因素;种间关系是指,不同乔木以及乔、灌、草之间的搭配)。使常绿与落叶,阳性与阴性, 快长与慢长,乔木与灌木,深根与浅根、观花与观叶等不同植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植株在生长空间、光照、 通风、等方面,得到适合的条件,形成生态相对稳定的树丛,达到理想效果。通常高大的常绿乔木居中为背景, 花色艳丽的小乔木在外侧,叶色、花色华丽的大小灌木在最外缘,以利于观赏。4) 观赏为主,兼顾功能 混交树丛,多作为纯观赏

12、树丛,艺术构图上的主景或做其他景物的配景。有时也兼顾做诱导性树丛,安排在出人口、路叉、路弯、河弯处来引导视线。诱导游人按设计安排的路线欣赏园林景色,用在转弯叉口的树丛 可作小路分岐的标志或遮蔽小路的前景。单纯树丛,特别是树冠开展的单纯乔木丛,除了观赏外,更多的是用做庇荫树丛,安排在草坪、林缘,树 下安置坐椅、坐石(自然山石)供游人休息。5) 四面观赏、视距适宜树丛和孤植树一样,在其四周,尤其是主要观赏方向,要留出足够的观赏视距。(W1 5; H3-6)6) 位置突出、地势变化 树丛的构图位置应突出,多置于视线汇焦的草坪、山岗、林中空地、水中岛屿、林缘凸突出部分、河叉、路叉、弯道处。在中国古典山

13、水园中,树丛与岩石组合常设置在粉墙的前方,走廊或房屋的角隅,组成一定画 题的树石小景。种植地尽量高出四周的草坪和道路,其树丛内部地势也应中间高四周低,呈缓坡状,以利于排 水。7) 整体为一、数量适宜 树丛之下不得有园路穿过,避免破坏树丛的整体感,树丛下多植草坪用以烘托,亦可置石加以点缀。园内一定范围用地上,树丛总的数量不宜过多,到处三五成丛会显得布局凌乱,植物主景不突出。六、群植群植是由多数乔灌木(一般在 20-30 株以上)混合成群栽植在一起的种植类型。群植的树木为树群。造景要 求1) 树群主要表现为群体美,因此,对单株的要求并不严格,仅考虑树冠上部及林缘外部的整体的起伏曲 -完整版学习资料

14、分享折韵律及色彩表现的美感。2)对构成树群的林缘处的树木,应重点选择和处理。七、林植(风景林)凡成片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林地和森林景观的种植类型,也叫树林。林植多用于大面积公园安静区、风 景游览区或休、疗养区及卫生防护林带。树林可分为密林和疏林两种。1 疏林:郁闭度在 0 4 0 6 之间的树林。疏林是园林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形式,游人的休息、游戏、看书、摄影、野餐、观景等活动,总是喜欢在林 间草地上进行。造景要求1)满足游息活动的需要 林下游人密度不大时(安静休息区)可形成疏林草地(耐踩踏草种)。游人量较多时(活动场地)林下应 与铺装地面结合。同时,林中可设自然弯曲的园路让游人散步(积极休息)、

15、游赏和设置园椅、置石供游人休 息。林下草坪应耐践踏,满足草坪活动要求。2)树种以大乔木为主 主体乔木应树冠应开展,树荫要疏朗,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疏林以单纯林为多用。 混交林中要求其它树木的种类和数量不宜过多,为了能使林下花卉生长良好,乔木的树冠应疏朗一些,不 宜过分郁闭。3)林木配植疏密相间 树木的种植要三、五成群,疏密相间,有断有续,错落有致,使构图生动活泼、光影富于变化。忌成排成 列。2 密林:郁闭度在 0 7 1 0 之间树林。 密林中阳光很少透入,地被植物含水量高,经不起踩踏、因此,一般不允许游人步入林地之中,只能在林 地内设置的园路及场地上活动。密林又有单纯密林和混交密林之分。1) 单纯密林:由一个树种组成的密林。单纯密林为一种乔木组成,故林内缺乏垂直郁闭景观和丰富的季 相变化。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布置单纯密林时应注意(1)采用异龄树:可以使林冠线得到变化及增加林内垂直郁闭景观。布置时还要充分结合利用起伏变化 的地形。(2)配植下木:为丰富色彩、层次、季相的变化,林下配植一种或多种开花华丽的耐荫或半耐荫草本花 卉(玉簪、石蒜),以及低矮开花繁茂的耐荫灌木(杜鹃、绣球)。 单纯配植一种花灌木可以取得简洁壮阔之 美,多种混交可取得丰富多彩的季相变化。(3)重点处理林缘景观:在林缘还应配置同一树种、不同年龄组合的树群、树丛和孤植树;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