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8.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2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62420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18.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2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18.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2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物理18.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2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18.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2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18.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2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玻尔的原子模型 课 题184 玻尔的原子模型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玻尔原子理论的主要内容。2了解能级、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的概念。教学重难点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教学流程内容板书关键点拨加工润色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和相应的能量。(1)氢原子的大小: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n: rn=n2r1,r1代表第一条(离核最近的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 r1=0.5310-10 m例:n=2, r2=2.1210-10 m(2)氢原子的能级:原子在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En称为原子的能级。它对应电子

2、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En(包括动能和势能) En=E1/n2 n=1,2,3,E1代表电子在第一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E1=-13.6eV 注意:计算能量时取离核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子带负电,在正电荷的场中为负值,电子的动能为电势能绝对值的一半,总能量为负值。例:n=2,E2=-3.4eV, n=3,E3=-1.51eV, n=4,E4=-0.85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4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1)基态和激发态基态: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基态。激发态: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激发态。

3、(2)原子发光: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之差。(三)课堂练习1对玻尔理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A继承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但对原子能量和电子轨道引入了量子化假设B对经典电磁理论中关于“做加速运动的电荷要辐射电磁波”的观点表示赞同C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建立了原子发光频率与原子能量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D玻尔的两个公式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来的2下面关于玻尔理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C )A原子只能处于一

4、系列不连续的状态中,每个状态都对应一定的能量B原子中,虽然核外电子不断做加速运动,但只要能量状态不改变,就不会向外辐射能量C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一定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D原子的每一个能量状态都对应一个电子轨道,并且这些轨道是不连续的3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A电子轨道半径越大 B核外电子的速率越大C氢原子能级的能量越大 D核外电子的电势能越大4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 D )A可以取任意值 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5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圆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半径为rb的圆轨道上,已知rarb,则在此过程中( C )A原子要发出一系列频率的光子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频率的光子C原子要发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D原子要吸收某一频率的光子作业布置教学心得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