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与园艺植物的关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562198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与园艺植物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土壤与园艺植物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土壤与园艺植物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土壤与园艺植物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壤与园艺植物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与园艺植物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的生态学意义: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园艺园艺作 物生活的基质。它提供了园艺园艺作物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 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园艺作物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 土壤和园艺园艺作物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因而土壤是园艺 园艺作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因子,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园艺园艺作物的生长 和产量。土壤及时满足园艺园艺作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土壤肥 力。肥沃的土壤同时能满足园艺园艺作物对水、肥、气、热的要求,是园艺园艺 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 质基础,约占

2、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 下几级: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 和粘粒(0.002mm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 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 旱。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 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 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

3、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 度。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0.25mm)、团粒结构(0.2510mm)和比团 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 0.25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 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 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园艺园艺作物的生长发 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 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力差,不利于园艺园艺作

4、物根系扎根和生 长。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有密切的关系。1 土壤水分1.1 土壤水分类型土壤水分常以三种形式存在于土壤中。束缚水:紧紧吸附在土粒表面,不能流动, 也很难为园艺作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叫束缚水。土粒越细,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束缚 水越多;毛管水:土粒之间小于0.1毫米的小孔隙叫毛细管,毛细管中的水可以 在土壤中上下、左右移动,是供园艺作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有效水。因此,毛管水 对园艺作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重力水;是土粒之间大于0.1毫米的大孔隙中的 水分。由于受重力作用只能向下流动,所以叫重力水。在水稻田中,重力水是有 效的水分。在旱田中,重力水只能短期被园艺园艺作物利用,

5、如较长期地充满着 重力水(即地里积水),则土壤空气缺乏,对园艺作物生长非常不利。1.2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土壤水分并不能全部被园艺作物吸收利用,束缚水和重力水都是不能被园艺作物 利用的无效水,只有毛管水是能被园艺作物利用的有效水。当土壤中只存在着束 缚水时,因园艺作物不能利用,而表现出萎蔫,这时的土壤含水量叫萎蔫系数。 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毛细管中开始充水,当土壤中毛细管全部充满水时的含水量, 叫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水的数量是田间持水量减去萎蔫系数的数值。土壤有效 水含量的多少,主要受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砂土和粘土有效水 都低于壤土。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毛细孔隙增加,有效水含量高。2

6、土壤养分2.1 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根据园艺作物吸收土壤的难易,可把土壤养分分为两类。一类是速效态养分又叫 有养分,另一类是迟效态养分又叫潜在养分。速效态养分以离子、分子状态存在 于土壤溶液中和土壤胶粒表面上,能够直接被园艺作物吸收利用。迟效态养分存 在于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中,难溶于水而不能被园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需经化 学作用和微生物作用,分解成可溶性的速效养分才能被园艺作物吸收。理想的土 壤,不但要求养分种类齐全,含量高,而且要求速效和迟效各占一定比例,使养 分能均衡持久地供给园艺作物利用。2.2 土壤中氮的转化各类土壤中一般全氮含量约为0.05%0.2%。其中绝大多数为迟效的有机态氮, 而速

7、效无机态氮只占全氮含量的1%3%。有机态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和腐殖质 等有机化合物中,它们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水解和氨化作用形成铵态氮,可直 接被园艺作物吸收利用。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态氮经过细菌的硝化作用,氧 化成硝态氮,供园艺园艺作物吸收利用。但硝态氮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保存,因 而容易随水流失。当土壤通气不良时,又可经反硝化作用变成氮气挥发,造成氮 素损失。因此,氮素化肥应深施,以防止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再还原成氮气面挥 发损失。旱田园艺作物注意中耕松土,能防止硝态氮因缺氧而还原成氮气挥发。2.3 土壤中磷的转化土壤中的磷大多数是迟效性磷,速效的磷很少。迟效的磷素化合物要在适宜条件 下,经过

8、磷细菌的作用转化成水溶性或弱酸性的速效磷,这个过程称为磷的释放。 反过来,土壤中水溶性或弱酸性的速效磷又可转化为难溶性迟效磷,这个过程为 磷的固定。土壤中磷的固定过程使速效磷减少,释放过程使速效性磷增多。磷素 的释放与固定,难溶与易溶,迟效与速效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互相转化。在农业生 产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增施有机肥,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磷肥与生理酸性 化肥混施、集中施,可减少固定,提高磷的有效率。2.4 土壤中钾的转化土壤中钾素含量虽不少,但大部分是迟效的矿物态钾,有效钾的含量很少。迟效 性钾不溶于水,不能被园艺作物直接吸收。通过有机酸及钾细菌的作用,可以转 化成速效性钾,供园艺园艺作物吸收。

9、土壤中施用钾细菌肥料、酸性肥料和有机 肥料,都能提高钾的有效率。3 土壤空气土壤中空气成分与大气是不同的,且不如大气中稳定。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 只有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可降到10%以下,此 时会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 大气高几十至几百倍,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0.1%左右,其中一部分可扩散到近 地面的大气中被植物叶子光合作用时吸收,一部分可直接被根系吸收。但在通气 不良的土壤中,CO2的浓度常可达1015%,这不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种子萌 发,CO2的进一步增加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根系的呼吸功能,甚至导致 植物窒息

10、死亡。土壤通气不良会抑制好气性微生物,减缓有机物的分解活动,使 植物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但若过分通气又会使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太快,使土 壤中腐殖质数量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4 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具有季节变化、日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一般夏季、白天的温度 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冬季、夜间相反。但土壤温度在35100cm以下无昼夜变 化,30m以下无季节变化。土壤温度能直接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 还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能力。大多数园艺作物在1035C的范围内 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带植物的根系在冬季因土温太低而停止生长。 土温太高也不利于根系或地下贮藏器官的生长。土

11、温太高或太低都能减弱根系的 呼吸能力,如向日葵在土温低于10C和高于25C时其呼吸作用都会明显减弱。 此外,土温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气体的交换、水分的蒸发、各种盐类的溶 解度以及腐殖质的分解都有显著影响,而这些理化性质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土壤管理(soil managerment):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杂草防除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a.扩大根域土壤范围和深度, 为园艺植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b.调节和供给土壤养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 壤肥力;c.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纵横向伸展;d.保持或 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土性能,同时注意排水,以保证园艺植物的根 系活力。总之,土壤管理就是改善和调控园艺植物与土壤环境的关系,人为地给 予或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园艺植物在其最适宜的土肥水条件下得以健壮生长, 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土壤是园艺植物根系生长、吸取养分和水分的基 础,土壤结构、营养水平、水分状况决定着土壤养分对植物的供给,直接影响到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因此搞好园艺植物的土壤管理对园艺植物丰产、稳产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