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业银行的存款营销策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61293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商业银行的存款营销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商业银行的存款营销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商业银行的存款营销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商业银行的存款营销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商业银行的存款营销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商业银行的存款营销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商业银行的存款营销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商业银行的存款营销策略存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而充足的存款是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手段和利润源泉,也是金融同业竞争的重点。存款营销策略的选择,既是积极参与同业有序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存款稳定健康增长的实际要求。本文旨在探讨在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营销的重要性;由存款主体的需求与客体满足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存款营销策略选择的几点设想;以及对商业银行如何运用高效的营销手段提高其在存款市场所占份额,进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一、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营销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其经营的目标是以客户为对象,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追求自

2、身利润的最大化。而商业银行向社会提供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同质的,无论存款或是贷款都是利用其自身信用中介的身份提供货币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银行只能依靠广告宣传和营销手段,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公众,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所以客户在各家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极其相似的情况下进行取舍看重的是银行的规模、信用、服务的质量以及市场形象。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笼罩下,在外资银行的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坚守已有阵地,拓展新天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实施行之有效的存款营销策略,扩大存款市场占有份额,争取更多的优质客户,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通过实施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战略,展示商业银行的新风貌、新形象

3、、新实力,充分证明自身的竞争优势。二、商业银行存款营销策略选择的几点设想(一)研究存款主体的需求是营销策略选择的前提 客户在存款需求上存在着个性与共性的差异。无论存款人来自城市或来自农村,其行为习惯、性格、职业、年龄和性别对他的存款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个性特征。比如对存款工具的选择、存款期限的确定、存款回报的期盼等,甚至对存款机构的取舍,对银行工作人员操作水平的包容都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倾向。但无论这种倾向存在多大差异,就其总体倾向考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需求相似性或趋同性,由此对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需求又会表现为群体内的相同性。 首先,有必要了解客户的存款个性需求。由于从事职业

4、的不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需求。比如从事商业活动的个体,其存款选择不但在于回报,而且重视提款方便;工薪族的存款需求则可能从资金积累和安全考虑。就年龄的因素考察,老同志容易接受或选择的存款工具,而年轻人则喜欢电子货币。从个性需求的差异可以看出,存款营销的指向必须因人而异,应当从人们所处的不同位置,如城乡因素、行为因素、心理因素、人口因素及职业因素等。研究不同的社会属性的客户需求,作出市场细分并选择相应的营销策略。 其次,要深刻地剖析客户存款的共性需求。人的需求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由此延伸到人的存款需求,也可相应划分为五种类别:一是生存需

5、要。即人们统称的“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观念,促使人们选择储蓄,以应生活中的不时之需。二是安全需要。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存放银行总比放在家里或随身携带来得安全可靠。三是发展需要。当个人的生活保障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的需求欲望,如用于经营上的扩大再生产,用于消费上的档次高标准等。四是尊重需要。表现为人的自尊自重,实力强则信心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受尊重,如得到满意的服务,高标准的礼遇或因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而得到人们的高度依赖。五是政治需要。即为国家建设出一分力量。以上这五种需求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具有共性,只精选文档是在侧重点上所差别和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再次,分析客户存款行为的不同

6、需求,其本身就隐含着许多有益的营销机会。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系统,必须以深刻了解客户的需求为前提,通过客户需求的研究和分类,界定营销策略;经过目标市场的选择,对市场要素进行合理细分,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市场营销过程所要考虑的因素。 (二)分析银行内部运作的差距是营销策略选择的关键 由于商业银行营销的标的具有无形性,金融产品的共同性以及金融服务的灵活性,决定了银行市场营销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银行存款系统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差距,方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 1、观念上的差距。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运作机制的建立标志着金融业被推向市场。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尚未完

7、全确立,“客户是衣食父母”的观点还没有在从业人员的实际行为与经济效益的联系上体现出来。因此,从思想上确立市场营销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2、市场定位的差距。商业银行之间竞相建立网点,增设机构。为了争得市场份额,不惜采取种种手段,甚至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换取系统存款,挖转他人存款,殊不知这种运作本身其形象上付出的代价,经济上的重负可能得不偿失。恰恰是银行之间由于市场定位的偏颇,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人为地刺激客户的不良欲望,从而形成金融同业无序竞争的局面。 3、服务上的差距。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几乎可以涵盖全部金融活动。但狭义地分类,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探讨。比如,网点布局不合理、手段滞后、功能单一、产

8、品单调、识别系统推广慢、管理缺乏刚性、服务工作水准不平衡等。特别是服务主体本身,其服务的主动性、恒久性还有许多差距。 4、大众传播及公共关系的差距。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塑造银行形象,推销金融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已成为银行业者普遍认同。然而,现有的金融传播由于缺乏市场调查,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不乐观,甚至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密密麻麻的红布条,五彩斑澜的空飘气球,群众并不以为然,认为是银行有钱“作秀”。公共关系在揽存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近年来也有些变味,有些存款机构为此处心积虑,付出不少代价。而市场存款总量并没有增加,银行的公众地位和形象却在下降。 精选文档5、经营管理和规范市场的差距。粗放的经营管理已经

9、造成银行机构在人财物上的大量浪费,扩张规模、提高费用、扩大资产的冲动以及资产质量的日益下降,构成了存款增长的潜在威胁。许多一线员工因此而感到茫然,存款增长了,经营效益却下降了。近年来,存款市场在人行的监管下发展走向良好,但要成为从业者的良好行为习惯尚待时日。 (三)优化客户需求与银行促销关系是存款营销策略的正确选择 1、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有市场就必定有市场营销。市场是由客户主体的需求,商家是市场、满足这种需求的购买能力以及购买意愿三因素组成。从这三因素的市场地位考察,买方将成为市场的决定因素。所以,银行存款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全新观念。切实

10、转变计划体制下国有专业银行遗留的卖方市场的观念,积极主动在行动上采用满足各种需求,刺激购买冲动,诱导购买行为的市场营销方法,以求得立足市场、进入市场、争得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 2、坚定集约化经营的营销方向。商业银行经营方向正确与否,对市场营销至关重要。可以认为,集约经营和市场营销的核心都是以客户为中心,注重结构、质量和效益。因此,商业银行的集约化经营,通过内涵发展,在机构上撤并重叠的分支行,摒弃按行政区域、经济布局设置机构。在存贷款方面,应讲究资金成本结构和资金使用效率,不以总量的扩张为主要目标,全面贯彻抓大放小的战略,还资金以商品的本来面目。费用管理与存款效益、经营效益挂钩,与拓展市

11、场、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挂钩,集中力量建立一个以人为本,高效运作的银行结构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对存款促销,产品开发,发挥整体营销功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内部体系的优化,将从实质上为满足客户需求创造条件。 3、奠定优质服务的营销基础。由于金融机构推销的产品种类大致相同,且产品价格从属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没有太大的弹性。在这种环境下,优质服务将是银行营销获得成功的重要选择。优质服务是金融产品营销的最好载体。通过服务,把金融产品附加值加以提升,强化服务主体对客体的形象感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诚然,在服务上满足不同存款需求的客户并不容易,但不能因此而弱化服务。特别是服务主体的思想意识、服务环境、服务

12、措施、便利服务、创新服务等的全面完善,是一种无形的营销。常言道:“广告做得好,不如服务好”。服务正是满足客户需求与银行营销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 4、组织人员开展存款营销。人员促销是最古老、最普遍、最直接的营销手段。有其显著的特点,即可以与顾客保持最直接的联系,通过谈话、示范、表演等方式了解客户的需求、欲望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调整工作方法,解答客户的问题,消除顾客的疑虑,诱导客户的购买欲望,促成客户的购买行动。通过人员促销,可以激发客户的信任,促进了解,建立互信,巩固已有的营销成果。总之,组织人员促销,既不受时空限制,又可以及时收集市场信息,对营销过程中存在的工作差距进行调整,藉以提高服务质

13、量和促销效果。 精选文档5、开通大众传播的信息和促销管道。大众传播可以直接指向目标市场上的客户,通过信息传递,引导客户识别存款,并进行沟通,促进客户对发出信息的商业银行产生深刻印象和唤起存款客户作出倾向性选择的目的。大众传播的媒体很多,如声像图文、电子信息、实物造型、户外标识等。广泛用于刺激客户的感观注意,把存款的方式、种类、利率及期限、网点分布、联络方式等信息传播给客户,通过介绍使客户产生需求和欲望,指导客户完成存款过程。传播的对象要有所研究,根据促销产品的特点,针对客户群中绝大多数人的需求和兴趣,做到有的放矢,其效果才有保证。 6、强化商业银行的公共关系促销。公共关系是现代企业在商品经济发

14、展的产物。是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从而树立形象,促进产品销售的有效方式。商业银行公共关系的核心是信息交流,促进了解,广泛宣传银行的经营方向、产品特点及服务内容,达到争取公众的支持,提高自身的社会知名度,加深产品印象,激励全体员工的目的。商业银行要实现公关促销的目标,有必要与传媒机构建立长期和经常的密切关系,随时通过传媒的影响力展示银行的形象,介绍产品,沟通信息。通过支持社区的公益事业,关注和配合地方的重大活动与政府成员单位取得联系,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有计划地选择重点联系客户,经常上门听取意见,改善内部管理,赢得客户的谅解和支持。这样,不但能巩固已有的存款业务关

15、系,而且通过客户代表的影响力扩大影响力半径,必将取得更大的稳存增存效果。 三、商业银行运用高效的营销手段提高存款市场份额,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一)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积极争取银行与客户的双赢。金融产品的无差异性,决定了银行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质量,谁能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银行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一切从方便客户的角度出发的主动营销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每位员工都要认识到客户是银行的衣食父母,优质的存款客户是银行利润的来源,根据客户的要求再造业务流程,重视服务质量;并且从制度上实行“限时服务”、“微笑服务”、“一米线服务”等

16、能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优质服务的措施,从根本上实现顾客满意与银行利润提高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双赢。(二)实行差异化营销,提供差别化服务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 就是追求经营效益的最大化。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差异化营销是最有效的营销策略。著名的“ 二八定律”这样解释,在众多的银行客户中, 20的客户为银行带来80的利润, 而80的客户为银行带来20的利润。这就要求银行对客户市场进行研究细分、目标市场定位,通过对优质客户提供贴心、贴近、贴身服务, 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优质客户身上,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 调整结构, 树立自身品牌形象,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规模效应, 实现用少量投人换取较大回报的目的。精选文档(三)创新存款品种,满足客户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 金融产品创新是现代商业银行的生命源泉,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参与激烈竞争的资格。这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