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成豪气化为性情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61050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炼成豪气化为性情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百炼成豪气化为性情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百炼成豪气化为性情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百炼成豪气化为性情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百炼成豪气化为性情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炼成豪气化为性情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炼成豪气化为性情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炼成豪气化为性情词摘要:稼轩词充溢着一股豪气,具体表现为抒发杀敌报 国的壮气、抑郁不平的愤气、潇洒闲适的傲气,这也显示出 了辛词独特的个性特征。正是这种豪气使他极大地开拓了豪 放词的境界。关键词:稼轩词壮气愤气傲气辛弃疾进一步发展了东坡的豪放词风,稼轩词被喻为“词中之龙也”,在其词中,充溢着一种或磅礴、或沉郁 的气势,张炎称之为“豪气词”。他的词里显示出自身独特 的个性,汪莘方壶诗余自序中说辛词写“胸中之事”,我们觉得它更是抒“胸中之气”,抒发一种“豪气”,一种激 昂蹈厉而又始终不渝的爱国激情。具体而言,他的“胸中之 气”主要表现为壮气、愤气、傲气。一、杀敌报国的壮气南宋偏安江左,光复故土、

2、“还我河山”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稼轩以词勉友自励,抒写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词 中透出一种横绝千古的壮气。如他鼓励赵介庵“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鼓励范南伯“万里功 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破阵子 );勉友人汉水赴任“马 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 );, 对于自身,他也始终有着高昂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报负,当他 登上南涧双溪楼时,情不自禁昂地高呼“举头西北浮云,倚 天万里需长剑” (水龙吟)。又如下面一首水龙吟 ?甲辰 岁寿韩南涧尚书渡江天马南来, 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 新亭风景, 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 功名本是,真儒事,公

3、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 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林 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这首词起句雄健突兀,接着指斥南宋君臣苟安求和,愤 慨之情寄于言表,对“平戎万里” 、“整顿乾坤”充满了必胜 的信念。词人写此词时已经四十五岁了,虽遭贬谪,却不减 少年英气。他六十六岁出任镇江知府时,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感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抒写“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稼轩词中饱含的壮气使人感觉力健气旺、别开生面。尽 管苏轼首开豪放词风,但东坡乐府那种“会挽雕弓如满 月,西北望,射天狼”的作品仍是少数,辛弃疾却借着这股 壮气,使豪放词发出震

4、荡人心的歌响。二、抑郁不平的愤气辛弃疾处于宋室南渡、国家分裂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 江南,使广大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稼轩两次罢居十八年,于 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常吟咏于笔端。 徐轨在词苑丛谈 卷四品藻二 曾引用黄犁庄之语曰: “辛稼轩当弱宋末造, 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 与陈同甫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 之气,一寄之于其词。 ”词人生不逢时的英雄气概在挥戈 驰马、誓扫中原的抱负被无情压制扼杀之后,胸中不平之气 也就自然地流露出来。而这种“抑郁无聊之气”更多表现为 一种“愤气”。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 西风塞马空肥。 (木

5、兰花慢问渠侬: 神州毕竟 ,几番离合 ? 千里空收骏骨。 汗血盐车 无人顾 ,千里空收骏骨。 (贺新郎)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 , 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h 英雄泪。(水龙吟) 这些词中饱含着英雄之泪,表达词人对山河破碎、执政 者不惜人才的悲愤,对南宋最高统治者不能兴兵北伐、解除人民苦难表示无声的抗议。在满江红 ?倦客新丰中他质 问道“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 ,清楚地表明对 自己无缘“补天” ,不能驰骋疆场“以尊中国”表示极大的 愤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写梦中犒军点 兵,驰骋疆场,功成名遂的情景,然而末尾“了却君

6、王天下 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回到现实,又是一种壮 志成空,理想破灭的悲愤。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 念少年时事戏作 中,上片回顾南渡前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涯, 下片陡然一转,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 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仍是一种请缨无门,报国 无路的悲愤。他的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看似写春 愁,实际上抒发的是对国事的忧愤。词中将沉痛悲壮的忧国 愤世之情以哀怨、缠绵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加深了全词感人 的力度。辛弃疾善于带兵打仗,主张抗金北伐,可南渡后却 被委任做地方宫,二十年来未得到重用,当他为国建功的理 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时,那种独倚高楼叹夕阳

7、、空悲切之情 就油然而发了。梁启超曾对这首词推崇备至,以为“回肠荡 气,至于词极”。范开在稼轩词序中曾评辛弃疾“以 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因而他的“愤气”既是个人怀 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苦闷, 也是对统治者和黑暗现实的不满。三、潇洒闲适的傲气 辛弃疾抒写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这种“愤”进一步发展又溢为笑傲人世的唱叹,表现出一种“傲气” 。 如满江红 ?建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上片: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 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 护长江,波澄碧。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评“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 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

8、世龌龊 小生所可拟耶?”这里作者登天揽月,俯看万物,傲世独 立,就是一首“干青云之概”的作品。辛弃疾常赞美太白、东坡、陈登、孙权、谢安、陶渊明 等,如“更觉元龙百尺,湖海平生豪气” (念奴娇)写陈 登,“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水龙吟)写陶渊 明,“气吞万里如虎”写孙权 , 并把他们引为知己, “知我 者,二三子”(贺新郎),他看重的正是他们那种笑傲人世, 不为凡事所羁的人生态度, 借古人抒发自己内心的 “傲气”。 当然,这种傲气只是一种“孤芳自赏”式的孤傲而已,其中 夹杂了很大程度的悲凉情绪,因而这种傲气也常与愤气相联 系。辛弃疾被弹劾落职后,先后在江西的带湖和瓢泉度过了 二十多年

9、的山水田园生活。但词人的心情总处于矛盾的状态, 一方面感到现实黑暗, 官场龌浊, 不如退隐林泉, 白发归耕; 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做忘情于世的隐者,时时盼望被启用。在 这矛盾苦闷之中,有时他也确被山林田园所感染,写出了一 些闲适词, 这也可以视为其 “傲气” 的另一种表现, 这种“傲 气”是一种不以官场为羁、 不以世俗为绊的洒脱。 如他在鹧 鸪天 ?代人赋一词: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在这种男耕女织的淳朴劳动生活中,词人摆脱了宦海沉 浮的忧虑,超脱了世俗。稼轩词中抒发的“壮气” 、“愤气”、

10、“傲气”都是词人豪 气的显现, 体现出辛词独特的个性。 王国维曾评 “东坡词旷, 稼轩词豪”,应该说豪气的抒发是成就其词“豪”的的根 源,这就使他的词不仅是一种“士大夫词” ,更是一种“英 雄豪杰之词”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说“东坡心地光明 磊落,忠爱根于性生,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 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 , 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 ” 东坡词往往显得平和,是看穿世事的超脱,宠辱不惊的冷 静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潇洒,而稼轩词则抒发奋斗进取、忧 国忧民的壮气、愤气和傲气,表现出一种奋不顾身的努力和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比东坡词有更激荡的天地,更具 英风豪气。作为一个词人,仅靠客观

11、现实的推促去写应景文章或仅 囿于个人一己得失是难以形成“气”的,王夫之说: “不是 一己利害之得失,所以气昌。 ”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来看,他 心中装着的是一个完整的中国, “整顿乾坤”是他崇高的志 向,营营个人哀戚而使心境狭隘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的。谢章 铤曾言“学稼轩者,胸中须先有一段真气、奇气”, 这种“真气”“奇气” 是属于辛弃疾个人的, 他人不可模拟, 是一种不可重复创造的词气, 因而他词中抒写的 “壮气”、“愤 气”、“傲气”,亦是独特的,体现着一种真性情。注释: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邓广铬稼轩词编年笺注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93本文所选辛词均出于此书,下不再注释 冯金伯.词苑萃编A.唐圭璋.词话丛编(第二册)C.北 京:中华书局, 1986 梁启超.饮冰室评词(乙卷)A.唐圭璋.词话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 范开稼轩词序 A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二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王国维人间词话 M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卷九 ) A 唐圭璋词话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 (何雪群,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周晓琳,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