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561030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 解答应用题与几何既要综合应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我在这里整理了小升初数学应用题与几何题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到您。 目录 小升初数学四大类应用题详解 小升初常见几何问题 小升初数学复习重点知识 小升初数学四大类应用题详解 一般应用题 一般应用题没有固定的结构,也没有解题规律可循,完全要依赖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的线索。 要点:从条件入手?从问题入手? 从条件入手分析时,要随时注意题目的问题 从问题入手分析时,要随时注意题目的已知条件。 例题如下: 某五金厂一车间要生

2、产11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130个。剩下的如果平均每天生产150个,还需几天完成? 思路分析: 已知“已经生产了5天,平均每天生产130个”,就可以求出已经生产的个数。 已知“要生产1100个机器零件”和已经生产的个数,已知“剩下的平均每天生产150个”,就可以求出还需几天完成。 典型应用题 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中,有的题目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因而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这样的应用题通常称为典型应用题。 (一)求平均数应用题 解答求平均数问题的规律是: 总数量对应总份数=平均数 注: 在这类应用题中,我们要抓住的是对应,可根据总数量来划分成不同的子数量,再

3、一一地根据子数量找出各自的份数,最终得出对应关系。 例题如下: 一台碾米机,上午4小时碾米1360千克,下午3小时碾米1096千克,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 要求这天平均每小时碾米约多少千克,需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这一天总共碾了多少米?(一天包括上午、下午)。 2、这一天总共工作了多少小时?(上午的4小时,下午的3小时)。 3、这一天的总数量是多少?这一天的总份数是多少?(从而找出了对应关系,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二) 归一问题 归一问题的题目结构是: 题目的前部分是已知条件,是一组相关联的量; 题目的后半部分是问题,也是一组相关联的量,其中有一个量是未知的。 解题规

4、律 先求出单一的量,然后再根据问题,或求单一量的几倍是多少,或求有几个单一量。 例题如下: 6台拖拉机4小时耕地300亩,照这样计数,8台拖拉机7小时可耕地多少亩? 思路分析: 先求出单一量,即1台拖拉机1小时耕地的亩数,再求8台拖拉机7小时耕地的亩数。 (三) 相遇问题 指两运动物体从两地以不同的速度作相向运动。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是: 1、相遇时间=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和。 例题如下: 两地相距500米,小红和小明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小红每分钟行60米,小明每分钟行65米,几分钟相遇? 2、相隔距离(两物体运动时)=速度之和相遇时间 例题如下: 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

5、时相对开出,10小时后在途中相遇。已知货车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客车每小时的速度比货车快20,求甲乙相距多少千米? 3、甲速=相隔距离(两个物体运动时)相遇时间-乙速 例题如下: 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648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4.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相遇问题可以有不少变化。 如两个物体从两地相向而行,但不同时出发; 或者其中一个物体中途停顿了一下; 或两个运动的物体相遇后又各自继续走了一段距离等,都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另: 相遇问题可以引申为工程问题:即工效和合做时间=工作总量 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应用题有三种,下面分别谈一

6、谈每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的规律。 (一)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是,已知两个数量,所求问题是这两个量间的百分率。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计算结果用百分数表示罢了,所以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时,要用除法计算。 解题的一般规律: 设a、b是两个数,当求a是b的百分之几时,列式是ab。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问题的含意。 例题如下: 养猪专业户李阿姨去年养猪35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60头,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百分之几? 思路分析: 问题的含义是:今年比去年多养猪的头数是去年养猪头数的百分之几。所以应用今年比

7、去年多养猪的头数去去年养猪的头数,然后把所得的结果转化成百分数。 (二)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从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那个已知条件入手分析,先确定单位“1”,然后确定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这类应用题可以用方程来解,也可以用算术法来解。 用算术方法解时,要用除法计算。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也要反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的已知条件入手分析: 先确定单位“1”,再确定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些稍难的应用题,可以画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四) 工

8、程问题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问题。 这类题目的特点是: 工作总量没有给出实际数量,把它看做“1”,工作效率用来表示,所求问题大多是合作时间。 例题如下: 一件工程,甲工程队修建需要8天,乙工程队修建需要12天,两队合修4天后,剩下的任务,有乙工程队单独修,还需几天? 思路分析: 把一件工程的工作量看作“1”,则甲的工作效率是1/8,乙的工作效率是1/12。 已知两队合修了4天,就可求出合修的工作量,进而也就能求出剩下的工作量。 用剩下的工作量除以乙的工作效率,就是还需要几天完成。 比和比例应用题 比和比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中,比的应用题包括:比

9、例尺应用题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正、反比例应用题。 (一)比例尺应用题 这种应用题是研究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最主要的是要清楚比例尺的意义,即: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根据这个关系式,已知三者之间的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未知的量。 例题如下: 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城到B城的距离是8厘米,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思路分析: 把比例尺写成分数的形式,把实际距离设为x,代入比例尺的关系式就可解答了。所设未知数的计量单位名称要与已知的计量单位名称相同。 (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这类应用题的特点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

10、分成两部分或几部分,求各部分的数量是多少。 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唯一接触到的不平均分问题。 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是: 先求出各部分的份数和,在确定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按比例分配也可以用归一法来解。 例题如下: 一种农药溶液是用药粉加水配制而成的,药粉和水的重量比是1:100。250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5.5千克药粉需加水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 已知药和水的份数,就可以知道药和水的总份数之和,也就可以知道药和水各自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知道了分率,相应地也就可以求出各自相对量。 (三)正、反比例应用题 解答这类应用题,关

11、键是判断题目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里的量,还是成反比例的量。 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比值(一定),两种相向关联的量成正比例时,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kx=y(一定)。 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时,可用下面的式子来表示: y=K(一定)。 例题如下: 六一玩具厂要生产2080套儿童玩具。前6天生产了960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全部任务共需要多少天? 思路分析: 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已知工作效率一定,所以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 返回目录 小升初常见几何问题 线、角 1.直线没有端点,没有长度,可以无限延伸。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没有长度,射线可以无限延

12、伸,并且射线有方向。 3.在一条直线上的一个点可以引出两条射线。 4.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圆的半径、直径都是线段。 5.角的两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射线的长度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得越大角就越大。 6.几个易错的角边关系: (1)平角的两边是射线,平角不是直线。 (2)三角形、四边形中的角的两边是线段。 (3)圆心角的两边是线段。 7.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8.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9.在同一个平面上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三角形 1

13、.任何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2.三角形具有稳定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4.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5.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则它们面积相等。 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不一定相同。 正方形面积 1.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正方形面积:两条对角线长度的积2 三角形、四边形的关系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组成一个长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组成一个正方形。 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圆 1.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则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增加r2。 2.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 3.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C=d?2+d或C=pr+2r 4.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