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60616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关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七篇) (篇一) *年开始,根据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驻*县象明乡龙谷村委会畜牧场村民小组开展新一轮精准扶贫工作。现将两年来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构,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按照省、州有关工作安排,我局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岩亮任组长,副局长岩勐、乙冰、纳志红任副组长,办公室、政法科、文教科、宗教科、经济发展科、示范创建科、民研所、佛学院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示范创建科,负责联系衔接扶贫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各项要求,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障。两年来,我

2、局干部职工深入扶贫村开展各项帮扶活动19次,6人次。其中局领导深入龙谷村委会上党课次、局领导深入贫困村开展扶贫调研次、局领导率帮扶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村开展转走访、回访0次,局领导率帮扶干部职工深入贫困村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次 (二)充实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自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以来,我局根据州委安排,将局党组派出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由XX县区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曼蚌村民小组调整至*县象明乡龙谷村委会畜牧场村民小组,充实了驻村扶贫工作队伍,工作队员在前期调研、遍访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制定帮扶措施等工作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三)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脱贫对象。10月

3、30日,副局长乙冰率办公室、经济发展科等12名干部,到县象明乡龙谷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遍访活动。在遍访过程中,大家深入宣传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帮扶政策,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认真填写西双版纳州贫困户访谈问卷,做好走访记录,认真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和实际需要,完善建档立卡信息资料;广泛开展民情恳谈,听取群众意见,记录民情日记。此访,完善了建档立卡资料,宣传了扶贫相关政策,收集了村情民意,为研究制定帮扶措施提供了依据。在对畜牧场8户贫困户进行遍访的基础上,按照处级干部重点帮扶户、联系户的标准,

4、对象明乡龙谷村委会畜牧场的户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6户贫困户进行联系。 (四)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我局结合实际多次修改、完善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事务局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工作原则、挂联干部范围、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在指导扶贫点党组织建设,为扶贫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科技帮扶为突破口,多渠道开辟致富门路;把挂钩扶贫工作与家庭贫困户帮扶、社会工作、心理疏导等工作紧密结合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五)编制脱贫工作规划,力求按期脱帽出列。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保到2

5、0X年*县象明乡龙谷村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小康,结合工作实际,编制了我局脱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规划(*至202X年)。工作规划就指导思想、脱贫目标、工作原则、脱贫计划、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具体要求;明确从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工程、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工程、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到村到户工程、能力素质提升到村到户工程、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等“五个到村到户”,保证到*年年底,稳定实现我局重点帮扶的户贫困户、直接联系的6户贫困户不愁吃、不愁穿,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8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

6、现现行标准下全村40人全部脱贫,贫困村摘帽。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我们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为平台,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组织实施交通、水利、能源和环境改善工程。3年来,投资18万余元,维修桥梁1座;投资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0盏;投资1万余元,新建挡土墙1座;投资万余元,新建引水沟渠10米,有力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送难、灌溉难等问题,有效改善了畜牧场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主导产业基本形成。按照“产业到村、扶持到户”原则,我们把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扶持的重点,加大对畜牧场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产业化扶贫项目带

7、动贫困户脱贫,集中自有专项扶贫资金1.2万元用于产业发展,产业化扶持比例达3%。畜牧场村基本形成了以生猪养殖、橡胶砂仁种植、冬季作物开发(蔬菜)等为主的支柱特色产业。 (三)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一方面积极组织村组干部参加产业发展培训。*年9月,组织象明乡龙谷村、组干部和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示范户共30余人,以“走出去、学进来”的方式,到X县区大渡岗乡、勐养镇、东风农场,XX县区西定乡、勐遮镇实地参观学习胡蜂、野猪、竹鼠、橡胶地套种魔芋等种养殖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结合产业扶贫项目,*年1月,我们协调省热作所、州农科所、州兽医

8、站专家到龙谷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采取课堂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等形式,为全村180户农户讲解橡胶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及疫病防治等科技知识,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及科技致富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期,28余人次参加培训,贫困对象的科技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四)村民收入显著上升。为切实帮助贫困对象脱贫致富,我们大力实施产业开发和扶持到户,不断增加贫困对象收入。通过项目带动和自我努力,畜牧场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增幅%。 (五)减贫工作成效明显。我们把减贫工作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畜牧场村实际,明确工作责任,创新到户

9、扶持机制。年,在册贫困户5户26人,*年脱贫摘帽出列3户19人,*年预脱贫2户7人。三年来共实现5户6人脱贫,脱贫率00%,圆满完成计划任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美丽乡村,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要结合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着眼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找准产业发展和增收路子,制定和完善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到村、辐射到户、带动到人”。实施好当前的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

10、“四法”工作。 (篇二) *年,根据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我委与半塔镇邢港、*村结对帮扶以来,始终如一地重视这项工作,全体干部职工也抱着极大的热情参与这项工作。由于领导重视,计划周密,措施实在,帮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年,我委联系帮扶的贫困户中有6户成功实现脱贫。目前,已脱贫的贫困户达到了6户。为解决邢港、*村贫困户的实际困难,维护和促进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我委的作风建设,密切了党群关系。现将今年来我委与邢港、*村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动员 一是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切实加强对扶贫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了由委主任丁兆

11、同志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周密筹划,扎实推进。二是将帮扶工作列为重要议事议程,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教育大家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高度出发,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要求,与结对19户贫困户结为帮扶对子,并明确帮扶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务求实效。三是制定了县经信委扶贫开发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履行帮扶责任,加强对帮扶村和包保贫困户扶贫工作的指导,做到每月深入联系点实地开展工作不少于1次。 二、深入调查,制定帮扶规划 为使真正困难群众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援助,委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

12、成员每月深入贫困家庭,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主动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对症下药,确保扶贫政策精准到户。*年,我委所有包户干部坚持每月一次深入贫困户家中,共计2余批次。针对帮扶的邢港、*村实际,我委与两村班子召开了扶贫工作座谈会,共同研究制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年度脱贫工作计划。 三、结对帮扶,落实扶贫政策。 、结对帮扶。结合我委干部职工实际情况,委机关名干部职工与邢港、*村共19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每月定期开展一到两次走访,积极交流、出点子,宣传惠农优惠政策。*年,我委帮扶干部为结对帮扶贫困户每户送农资补助款和两节慰问金等共计10元,并从思想上进行帮扶,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帮助

13、支持贫困村改善办公条件,县经信委为联系帮扶贫困村*村赠送价值2500元复印机一台和a打印纸等办公用品。丁兆林主任为扶贫对象马良义母亲联系配上价值150元的助听器一个。 2、项目扶持。今年以来,我委大力扶持贫困村扶贫项目建设,通过单位自身和招商引资企业共筹集2万元扶贫工作专项资金,并已交付*村用于贫困村建设以及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争取危房改造项目资金5万元;协调电力部门,为邢港村争取农业抗旱用电指标10万千瓦时。帮助邢港村部0万千瓦光伏电站建成调试及并网发电,现已有分红收益。 3、产业增收。结对帮扶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补助办法细化落实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编制规划,重点在养猪、羊、鹅、鸡

14、及经济作物种养业方面提高各扶贫户的家庭收入通过产业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脱贫目标。今年动员引导19户贫困户开展特色种养业,发展畜禽养殖,养羊80只,猪7头,养鸡、鸭2420只,养鹅700只,实现收入6万元,申报种养殖补助.5万元;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实务技能,劳务就业人,实现劳务收入5万元。今年将有6户贫困户(人)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年底拟脱贫。 4、政策落实。积极宣传、落实好省、市、县各项扶贫帮扶优惠政策,我委扶贫联系帮扶干部帮助所联系帮扶的9户贫困户全部申请了小额信贷、签约家庭医生、宣传“351”、“190”

15、健康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每人办理免交8元农村新农合医疗保险。贫困户马良义患有股癌,全年医疗费用达20余万元,通过丁兆林帮助,已完成报销手续,报销率达98%,为其解决患病治疗难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委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一是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形式比较单一,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有待进一步改进;二是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安排和组织下去的时间次数比较少,宣传力度还不够;三是捐款和资金帮扶的多,真正在政策、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给予帮扶的东西不多。 五、*年帮扶工作计划 *年,我委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拓宽帮扶途径,增强帮扶实效,巩固帮扶成果,以促进贫困户持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帮扶机制。 1、继续开展结对帮扶。深化结对帮扶活动,委机关8名干部职工与邢港村、村9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关系继续保持,并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走访,确保脱贫不脱政策。 2、实施好县委、县政府部署的扶贫项目,同时要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的投入,做到项目到村到户,资金到村到户,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3、危房改造项目2户,资金2万元。 4、发展畜禽养殖。1户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