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560421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好。 这篇课文所叙述的事,虽然年头离学生较远,但内容并不生疏。一开课,我让学生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并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从而引出课题。学生的学习爱好一下子被激发了,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 二、抓准教材重难点,体会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也比较多。在一节课中,既要对学生行基础学问的

2、训练,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内涵,的确有肯定难度。我深化钻研教材,精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课堂上,我紧紧扣住教材重点内容,引领学生深化地自读自悟,因此,在短短的一堂课里,学生能深深感悟启蒙老师身上那种爱国、诚恳、正直和勤勉的优秀品质,感受到了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谢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感学习,自读自悟,品尝其中的思想情感。如,课文写了老师的两次指责,一次是作文不切实际,不真实;另一次是写大字很不用功,结果本可得甲的,却得了丙。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对课文中老师的“两次指责”有了较深的感受。 四、仿写片段,读写结合。 学完本课,我引

3、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启蒙老师,想想自己的老师做的哪件事使你难以忘怀,通过这件事感受到了什么,然后仿照课文写片段。这样的设计,有效地进行阅读迁移,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由于本课篇幅较长,我在自学时让学生自由阅读,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致于在讲解的过程中较仓促,有点“走马观花”的感觉,结果由于时间关系,却没能解决,学生虽然也能通过自读自悟来体会文章的重点句子。再如:在联系生活实际方面,我虽然也能做到,但我没能适时地抓住学生资源,进行指导,充分引导学生谈谈更多的老师,进行拓展延长,思想教化具有肯定的局限性。还有,落实阅读实力的训练上还有待加强,而且这也不是一朝一

4、夕可以达到的,须要我在日常教学中长期不懈的努力,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快速地阅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教学方式,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打算和预想,在课堂上才会从容自如。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 难忘的启蒙一课,就课文本身而言,叙述当中带有一些散文的美感,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陶冶。课文主要是通过几件事例,表现出启蒙老师们对作者的影响,进而突出启蒙老师们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老师们的感谢与怀念之情。就我个人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也希望扣住事例来发掘人物品质,进而感悟作者的情感。 基于这种想法,我把本次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育学生结合详细事例,体会思想感情的实力”上(这同样也是教学的重点及

5、难点),在培育实力的过程中熬炼学生的阅读(包括朗读与默读)实力。依据确定的整体目标,我将详细的教学环节设计为四大块。即: 1、联系生活,明确“启蒙”含义。 、确定学习主题:结合详细事例,体会思想感情。 、阅读课文,培育实力。 4、总结感悟,拓展运用。 经过一节课的实践,我发觉自己的课存在着一些须要改进的地方:我在备课的过程中太注意对主题以及围绕主题开展的各个教学环节的确立,而忽视了环节与环节间过渡的设计。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3 在第六单元难忘的启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谢和怀念的思想感情。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启动,自主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日愈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

6、生也在其间渐渐成为学习的主子。这完全符合新课标所提倡的“注意培育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特性地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爱好的内容,自读自悟,品尝其中的思想情感。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小学学习的几年间,与启蒙老师有没有令人难忘的事?因话题离学生现实生活很近,学生感受很深。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做到与旧学问的联系与巩固,没有为了阅读而在分析文章,而渗透了写作方面的学问,注意与写作紧密结合,不忘语文的根本。 通过一节课的实践,我感悟到了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和须要改进的地方。特

7、殊是对于学生的读,没有很好地强调,也是值得深刻反思的。如何将读奇妙地设计于详细的教学之中,同样值得思索与探究。为了突破难点,唤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憎恨,我出示了一组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当学生面对这些残忍的场面时,流露出了惊异和悲愤的神情,我当时应当抓住孩子的情感,让他们谈谈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而我却忽视了这些,没有刚好地捕获教化的契机,失去了一次熬炼学生表达心中所想的机会。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今后会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不断钻研,不断反思,在实践中努力探究出适合学生的“法”,找寻课改下课堂教学的真正出路。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难忘的启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

8、竞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指责及对日语课抵制的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谢和怀念之情。教完这篇课文,我觉得我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一、抓准教材重难点,体会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也比较多。在一节课中,既要对学生进行基础学问的训练,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内涵,的确有肯定难度。我深化钻研教材,精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课堂上,我紧紧扣住教材重点内容,引领学生深化地自读自悟,因此,在短短的一堂课里,学生能深深感悟启蒙老师身上那种爱国、诚恳、正直和勤勉的优秀品质,感受到了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谢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9、培育阅读实力。 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爱好的内容,自读自悟,品尝其中的思想情感。如,课文写了老师的两次指责,一次是作文不切实际,不真实;另一次是写大字很不用功,结果本可得甲的,却得了丙。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对课文中老师的“两次指责”有了较深的 感受。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感受。因话题离学生现实很近,学生感受很深。 三、仿写片段,读写结合。 学完本课,我播放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饱含深情思念老师的歌曲,在美丽的乐曲中,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启蒙老师,想想自己的老师做的哪件事使你难以忘怀,通过这件事感受到了什么,然后仿照课文写片段。这样的设计,

10、有效地进行阅读迁移,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课堂上,我侧重引导学生谈谈“假如你被老师指责了,会有什么感受?”而忽视了课文中启蒙老师要求学生习作写真实,其实在教化学生“说真话,做真人”的道理,这也是做人的真谛!通过这件事反映了老师身上的诚恳、正直的品质,但我在小结的时候未点化到这点。再如:由于本课篇幅较长,我在自学时让学生自由阅读,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致于在讲解的过程中较仓促,有点“走马观花”的感觉。难忘的启蒙本应抓住题眼“启蒙”来揭示文章的中心,结果由于时间关系,却没能解决,学生虽然也能通过自读自悟来体会文章的重点,但老师没能再总结一下,觉得有点欠缺

11、。还有:在联系生活实际方面,我虽然也能做到,但我没能适时地抓住学生资源,进行指导,充分引导学生谈谈更多的老师,进行拓展延长,思想教化具有肯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学生的感受,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在课堂上才会从容自如。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5 难忘的启蒙是人教版十二册教材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饱含深情又富有哲理,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略读课文,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竞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指责、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谢和怀念。 课文内容很好理解,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能理解老师的精神及对老师的情意,我觉得这篇

12、文章也是一篇很好的仿写例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表达对自己启蒙老师情感也是学习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课堂上,我在理解完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回忆自己小学六年里对启蒙老师感受最深的事情,这件事表现出老师的什么品质,能表达出自己的什么情感。然后,在写作方法上加以指导:可以学习作者运用两件事或者三件事来写,中间最终用上过渡段。写完几件事以后对这些事情做简洁小结。最终留意开头结尾要点题,相呼应。中间写作过程中,采纳描写和叙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排比、比方等修辞,引用赞美老师的名言诗句等,使自己的文章显得文采飞扬,情感充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出文章难忘的启蒙或者难忘的老师。经过练习,学生的这篇文章事例详细,

13、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还真的能流露出真情实感。感觉收货颇丰!难忘的启蒙教学反思 难忘的启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文章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竞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指责、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为了让自己清楚了解上课状况,上课前特意对课文进行了设计,上课时也时时比照着教案,看看自己的执行状况。 原来的设计是:一起先上课,让学生讲一些有关老师的词语或成语或句子。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课文是描写老师的?上课时突然想起学生不大爱发言,也没有创设情景,效果确定不好,所以临时改为“板书课题”导入,并把“蒙”字有意写错,让学生分辨,然后找“启蒙”的近义词;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

14、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来。从反映出来的状况看,学生还是比较主动的。因为爱挑毛病是学生的天性,何况还是老师写错的呢? 在“指导朗读,谈体会,请学生板书。”部分,“谈体会”改为对“我”的影响,并让学生在文章里找出相应的语句。这样,学生的回答是有根有据的,从语句中体会这是学语文的重要方法。教学的次重点我定在了“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前后照应”。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方法,这是一篇很典型的回忆文章,是学生可以仿照的例文。所以上课时,我让学生重点读了第一和九、十自然段,通过朗读和分析,学生知道了这三段内容有重复是前后照应的写法,文章开宗明义,语句有改变。 在后面的时间里,我还讲了在报纸上登载的“三岁小孩百无禁忌,无意说穿小偷行经”引起车上乘客深思的文章,让学生明白:启蒙老师不论年级、性别等,只要能触动自己的心灵或教会自己某种技能,就是“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也受到启发,谈论了自己的启蒙老师。 通过课前设计和课中调整,我上的这节课语文味更弄了,教学目标更细化了!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