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60013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6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2021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如皋市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试题(含解析)江苏省如皋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成细胞的元素中0是最基本的元素B.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胰岛素溶液,加热后溶液呈砖红色C. 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D. 乳酸菌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答案】C【解析】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A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呈现紫色,且不需要加热,B错误;淀粉、纤维素、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C正确;乳酸菌的核酸彻底

2、水解后得到脱氧核糖、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D错误。2.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细胞具有长突起与其传导兴奋的功能有关B. 唾液腺细胞中有丰富的高尔基体与分泌功能有关C. 核膜上有核孔与能使大分子物质通过的功能有关D. 叶绿体有较大的膜面积与暗反应需要较多的酶有关【答案】D【解析】神经细胞具有长突起与其传导兴奋的功能有关,A正确;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唾液腺细胞能形成唾液淀粉酶等细胞分泌物,因此高尔基体较多,B正确;核孔是核膜上的具有选择性的孔道,是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的通道,C正确;叶绿体有较大的膜面积,与光反应需要大量的色素有关,D错误。3.

3、下图是某淋巴细胞结构模式图,膜外颗粒为抗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表面含有的糖蛋白能识别抗原参与体液免疫B. 该细胞为浆细胞,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C. 细胞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中都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膜结构【答案】A【解析】该细胞可以分泌抗体,说明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B正确;细胞内的大多数化学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细胞膜、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囊泡中都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膜结构,D正确。4. 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碱基不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4、 ATP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B. 一分子GTP中含有2个普通磷酸键C. GTP中“G”是由鸟嘌呤和脱氧核糖构成的D. 去掉两个磷酸都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答案】D【解析】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但不是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一分子G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1个普通磷酸键,B错误;GTP中的“G”是由鸟嘌呤和核糖构成的,C错误;去掉两个磷酸都是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D正确。5. 下图为DNA分子的部分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DNA分子的特异性由骨架组成多样性决定B. 上图中的名称为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 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占比越高,其结构越稳定D. 图

5、中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答案】C【解析】DNA分子的特异性由碱基对的特定排列序列决定,而骨架是不变的,A错误;图中磷酸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因此不是一个脱氧核苷酸,B错误;由题图可知,A、T之间的氢键是2个,G、C之间的氢键是3个,两条链之间键数越多DNA分子结构越稳定,C正确;图中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错误。6. 使用图甲和图乙两种装置测定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呼吸底物都为葡萄糖)。若甲图液滴左移,乙图液滴右移,则种子A. 只进行有氧呼吸B. 只进行无氧呼吸C.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 既不进行无氧呼吸也不进行有氧呼吸【

6、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装置甲中液滴左移,说明种子进行了有氧呼吸;装置乙中液滴右移,说明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综上所述,说明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故选C。7. 15N标记的DNA在只含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含15N与只含14N的DNA数量之比为A. 1:2 B. 1:3 C. 1:4 D. 1:7【答案】B【解析】15N标记的DNA在只含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形成了23=8个DNA,一共含有16条链,其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15N,其余DNA都是只含有14N,所以含15N与只含14N的DNA数量之比=2:(8-2)=1:3,故选B。8. 以下为生物的三种可遗传变

7、异类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表示四分体时期发生了基因重组B. 图中12的变异导致DNA分子上基因数目发生变化C. 图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D. 上述变异都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进行检查【答案】C【解析】图表示非同源染色体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A错误;图中12的变异导致基因中碱基数目发生变化,但没有导致基因数目发生变化,B错误;图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缺失,C正确;只有染色体变异可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通过显微镜不能直接观察到,D错误。9. 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字母为染色体上的基因。该细胞A. 处于有丝分

8、裂中期B. 具有两个四分体C. 发生了基因重组D. 发生了基因突变【答案】B【解析】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A错误;该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2个四分体,B正确;该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没有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CD错误。10. 下图为反射弧中的两个神经元。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由树突传递到轴突B. C处的信号传递为单向且速度快于a处C. 该反射弧中,A、B之间的兴奋是双向传导的D. 刺激D处,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答案】D【解析】兴

9、奋在神经元之间由轴突传递到树突或者胞体,A错误;C处为突触,兴奋的传递速度小于A处,B错误;由于突触处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该反射弧中,A、B之间的兴奋是单向的,C错误;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刺激D点后,兴奋不能传到B处,故只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一次摆动,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由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所以传播速度较慢。11. 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注射R型活细菌及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后,小鼠体内A. 只检测出S型菌 B. 只检测出R型菌C. 检测不出S型菌和R型菌 D. 检测出S型菌和R型菌【答案】D【解析】注射R型活

10、细菌及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后,由于加热杀伤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小鼠体内能检测出S型细菌和R型细菌,故选D。12. 含有a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有n个腺嘌呤,则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为A. 2a-n B. 3a-n C. 3a-2n D. 6a-2n【答案】B【解析】已知含有a个碱基对的DNA分子中有n个腺嘌呤,则该DNA分子中A=T=n个,C=G=1/2(2a-2n)=a-n个。由于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为2n+3(a-n)=3a-n,故选B。13.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了解生物进

11、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 长时间的地麵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答案】C【解析】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化石,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14. 在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 当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答案】D【解析】生

12、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B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为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生物,而且保护了生物生存的环境,故是最有效的措施,C正确;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错误。15. 下图表示人的某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过程的进行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B. 过程和过程均可以在线粒体中发生C. 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和G-CD. B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以加快C物质的合成【答案】A【解析】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但不需要解旋酶,A错误;为转录

13、过程,为翻译过程,这两个过程均可以在线粒体中发生(线粒体中含有DNA,也含有核糖体),B正确;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mRNA与tRNA互补配对,因此碱基配对方式有A-U和G-C,C正确;B(mRNA)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以加快C物质(多肽链)的合成,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图中为转录过程,为翻译过程,A为DNA分子,B为mRNA分子,C为多肽链。16. 在基因工程中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及其构建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以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B. 目的基因必须插在启动子和终止之间,且位于标记基因中C. 启动子实际上是DNA聚合酶的

14、识别和结合的位点D. 终止子中含有终止密码,翻译到此处时即停止翻译【答案】A【解析】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以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A正确;目的基因必须插在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但不能位于标记基因中,否则会破坏标记基因,B错误;启动子实际上是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的位点,能启动转录过程,C错误;终止子位于DNA上,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因此终止子中不含有终止密码,D错误。17. 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错误是sA. 引物必须不断的加进每一次的扩增当中B. 所用的原料有dATP、dCTP、dGTP、dTTPC. 需要提供热稳定的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D. DNA高温变性的原理与蛋

15、白质高温变性的原理不同【答案】C【解析】PCR技术需要两种不同的引物,必须不断的加进每一次的扩增当中,A正确;PCR技术的实质是DNA的复制,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即所用的原料有dATP、dCTP、dGTP、dTTP,B正确;PCR技术需要热稳定的DNA聚合酶,但是不需要DNA连接酶,C错误;DNA高温变性的原理与蛋白质高温变性的原理不同,D正确。18.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B. 制备过程中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C. 可用聚乙二酵作诱导剂,促使细胞融合D. 在制成“生物导弹”中主要起“瞄准”的作用【答案】B【解析】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的特点,A正确;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B错误;促使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诱导、化学诱导和灭活病毒诱导,如可用聚乙二酵作化学诱导剂,C正确;“生物导弹”中的“瞄准装置”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组成,D正确。19. 下列关于哺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