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5593917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13自然段,理解“雪中送炭、唯一、噩耗、同归于尽”等词的意思。2、能有感情的朗读1、2、3自然段。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4、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朝鲜人民与志愿军在战斗中建立的深情厚谊。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题释题。1、(放志愿军军歌)同学们,你们听,这是志愿军军歌,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8年3月15日那天,朝鲜人民去车站含泪送志愿军踏上回国的列车,志愿军也含

2、泪告别,彼此的嘴里深情地说着: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题,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3、“亲人”在生活中一般指哪些人?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亲人指谁?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位朝鲜亲人?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4、小结:她们和志愿军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彼此称为亲人?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最能看出志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谊?用“”划出来。(板书:深情厚谊)2、出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说明了什么?这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出示)两句话比较,那一个句子好,好在哪里?指导有感情

3、朗读。(指名读、齐读)3、为什么这么说,课文回忆了大娘的哪几件事?板书:送打糕昏倒救伤员失孙4、课文中把大娘的“送打糕”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结合理解“雪中送炭”。5、(出示投影)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真是雪中送炭呀!齐读这句话,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中读懂的?(大娘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可见她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从“冒、穿”等词看出。)指导有感情朗读。6、自由读“救伤员失孙”这一部分,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关键词中体会出来的?(丢丢掉的是自己唯一的小孙孙的生命)(结合理解:唯一)(背背回的是志愿军伤员,一背一丢反映了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7、这两

4、件事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紧紧抓住这句话中的哪个关键词写的?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称大娘为亲人了吧。是啊,大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8、看课文插图我们的战士握着大娘的手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带着尊敬、感激、劝慰的感情朗读书上的有关句子9、按“劝慰回忆抒情”分层,用“|”表示。10小结学法。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懂第一自然段的?(投影出示)读课文,找出最能反映志愿军深情厚谊的句子改陈述句寻找事例,抓住重点词体会思想感情感情朗读,加深理解分层(三)按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三自然段。1、按要求自学。2、分四人小组讨论。3、全班反馈讨论。检查第二自然段(出示投影)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

5、怎么落泪了呢?A、改陈述句B、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从哪件事可看出这件事是围绕这句话写的?板书:救老王失母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小金花的刚强?(结合理解“噩耗、同归于尽”的意思)分层。感情朗读,体会小金花落泪的原因是她对志愿军的那份依依惜别的深情。检查第三自然段(投影出示)您为我们付出这么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A、改陈述句。B、体会反问句的作用。大嫂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板书:挖野菜致残分层引读。(四)小结。1、有感情朗读1.2.3自然段2、志愿军与大娘、小金花、大嫂道别,来送行的人成千上万,志愿军战士多么想一一道别呀,可列车已启动,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话再见了,亲人(齐读课题)(五)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写写自己的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