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5588683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i“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第一期宣讲培训会情况汇报(2019 年 10 月 24 日一25 日)一、会议基本情况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促进高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 机制,强化和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 量,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于10月24日、25日在山东 省烟台市鲁东大学召开“构建和完善内外联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 系“第一期宣讲培训,来自全国各高校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 处、质量评估机构、院系等部门负责人,教师及质量保障相关人 员共500人参加培训。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李智、培 训处处

2、长朱玠、专业处处长盛敏出席会议,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 东升致辞。本次培训会议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习高等教育质 量保障体系相关理论,分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经验,引导高校完 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强化高校在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李智向大家宣讲了新一轮本科 教学审核评估的精神,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李进、复旦大学副校 长徐雷、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兰剑、华中科技大学院校研 究所所长赵炬明、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顾春明、昆明理工大学 教务处处长邹永松、常熟理工学院教务处处长钱斌7位专家做主 题发言,主要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理论 进行探讨,围绕以自我评

3、估为抓手、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进行 经验分享,展示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应用案 例,以及对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外进行比较研究。二、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精神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李智以切实推进质量保障 体系建设为题,向大家介绍了质量保障体系发展历程、“五位 一体”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以及本科教学评估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的 过程,并重点向大家传达了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精神。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立德树 人、分类施策、减负增效、强化整改等问题,在新时代坐标上谋 划新一轮评估工作,其总体思路为:一是体现新时代要求,聚焦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软目标”变

4、成评估“硬指标” 二是回应战线关切,针对上轮评估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系统发力, 补短板强筋骨,切实发挥评估“指挥棒”作用;三是形成中国特 色方案,突出三大理念,注重评估过程的灵活性、专业性和可追 踪性,扎根中国大地,形成特色评估方案。方案的设计原则包括:(一)坚持优势与改革创新。要继续 坚持上一轮本科审核评估“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的方针,继续坚持“自己尺子量自己” 的评估理念,继续坚持五个度评估标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评估 方法,继续坚持省部两级实施评估管理模式。在坚持优势的同时 还要解决好立德树人不够鲜明、分类指标不够充分、高校评估负 担过重、评估后续整改乏

5、力等问题。(二)坚持引领与分类施策。 坚持把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作为引领高校持续提高本科 教学工作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的保证和内生动力,推动高校落实 立德树人主体责任、建设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同时,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自选组合,提供多样评估工具菜单进行分类施 策,实现一校一案,更好地引导和推动高校各安其位,实现内涵 发展、特色发展。(三)坚持优化与减负增效。下一轮审核评估 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专家在线上评估的基础上带着针 对性问题进校评估考察。针对进校考察的方式、人数、天数、环 节等内容,学校可以和专家进行协商,从而减轻学校评估负担。方案对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提出了 “一全面”“

6、两突出”“三 强化” “四注重” “五坚持”的总体要求。“一全面”是指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两突出”是指突出以本为本、突出四个回归。“三强化”是指强化学生中心、强化产出导向、强化持续改进。“四注重”是指注重学校主体责任、注重分类审核评估、注重质 量文化建设、注重五度成效评价。“五坚持”是指坚持分类施策 和精准服务相结合,坚持学校自评和外部审核相结合,坚持定性 审核和定量审核相结合,坚持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相结合,坚持 整改落实和监督检查相结合。新方案的内容框架主要是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针对 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在顶层设计层面夯实立德树人思想基 础,明确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新方案的

7、研制总的纲领和指导 思想,让基础强起来;在指标体系构建层面把“党的领导、立德 树人、师德师风、理想信念”等作为独立的评估指标,其他指标 需反映立德树人根本要求,让指标硬起来;在体制机制层面建立 健全立德树人“实举措”,在评估各环节都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 根本任务强调,对立德树人工作薄弱的学校、专家和评估机构给 予及时校正,严重的一票否决,让制度实起来。(二)针对分类 施策和分类指导体现不充分的问题,通过模块化指标设计和自选 组合,在审核范围(指标)和进校方案上实现一校一案。对少数“五 度”成效明显特别是质量保障运行有效度较高的一流本科院校开 展质量保障审核评估,仅重点对质量保障能力和本科教育新要

8、求 两个关键项目进行定性审核;对已参加过上轮审核评估的高校或 已通过合格评估五年、首次参加审核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继续开 展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通过模块化设计,在指标上提供“统一必 选项、特色任选项、首评限选项”进行自由组合,形成个性化一 校一案的评估工具。“统一必选项”体现的是国家对高校办学和 人才培养的刚性要求,“类型必选项”体现的是对学校精准定位 和差异化发展的引导,“特色任选项”体现引导学校特色发展和 提升水平,“首评限选项”体现对首次参加审核评估高校的基本 条件约束。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坚持定性审核与定量审核相结 合,定量审核依据常模对反映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16个必 选指标和8个任选指

9、标等核心数据进行审核,其中任选项限定不 少于4个,为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的本科院校、以应用型人才 培养为主的本科院校和已通过合格评估五年单位但未参加过首 轮审核评估的新建本科院校设置不同类型数据常模供学校自主 选择,帮助学校找准坐标和定位,聚焦短板,精准整改。(三) 针对评估指标环节过多导致负担过重的问题,将从三个方面着手 改进:一是优化流程,对评估全过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增设专家 线上审阅自评报告、基本状态数据报告、年度教学质量报告,线 上调阅试卷、毕业论文、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质量标准、管理 制度、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等资料,线上访谈用人单位、毕业生 以及实习基地负责人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

10、进校深入考察的 问题,形成专家个人线上评估意见;二是减少专家进校人数、天 数和环节,切实给学校、专家松绑和减负。其中,专家组人数由 原来的7-18人减少至3-7人,考察天数由原来4天减少至1-3 天,考察环节由原来的全面考察调减为带着针对性问题重点考 察,考察评估报告由原来的每位专家个人评估报告和专家组评估 报告调减为只需给出专家组评估报告;三是实现进校方案一校一 案,为各校提供可选菜单。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自评情况及 自身需求,通过协商选择入校评估专家的人数、进校审核方式、 进校时间等,真正实现把评估情况的自由裁量权切实交给专家, 把评估方式的自主选择权切实交给学校。(四)针对评估结果过软

11、 造成后续整改乏力的问题,新一轮审核评估将把上轮审核评估整 改情况纳入申请受理门槛条件;专家组形成的写实性审核评估 报告将含问题清单,压实整改问题;参评学校应在考察结束后 2个月内制定整改方案,上报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对学校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学校制定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情 况评价,公布整改未到位的学校名单,真正让评估整改落下来、 实下来。三、专家主题报告内容1.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李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高校质 量保障体系构建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在教育综合改革、高校分类 建设、学校自主办学等方面遇到的挑战,引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 中存在的价值理念问题,即工具理性和公平理性失衡

12、。高校质量 保证体系要响应国家和区域的战略布局,实现“四个回归”,体 现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在质量保障过程中, 国家通过拟定三类办学指标(规定性指标、参考性指标、引领性 指标)引导高校保障提升学校教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基本能力,致 力于培养达成办学特色和一流办学水平。高校要关注师生感受, 将教育行业标准“前移” “嵌入”到教学过程中,推动成果应用 转化、教学反馈机制的建设。高校在实施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过 程中要以国家立法和宏观调控为指导,通过院校自评、教育内评 和社会综评相结合的保障机制,结合学校办学宗旨和工作目标, 采用更加灵活而深层的质量保障运作方式。2. 复旦大学副校长 徐雷

13、以自我评估为抓手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复旦大学坚持将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 战略核心,以审核评估的有效度、满意度、达成度、适应度和保 障度衡量本科教育教学,形成了完整的“培养体系设计一教学运 行一监控评估一反馈改进”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当前学校质 量保障体制也存在着教学质量标准不完善、责任机制不健全、数 据支持系统亟待升级、“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和质量保障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3. 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兰剑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 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应用一一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高校育人生态不协调、课堂教学存在普遍问题、评价体系片 面扭曲、学生缺乏质疑与挑战精神、管理服务滞后与

14、个性化不足 等问题是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西安交 通大学梳理了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基本逻辑和框架,充分运 用大数据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破解了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 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精准评价难、数据精准采集难、学生精准帮扶 难、教师精准督导难四大难题,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取得了良 好成效,营造出“好学交大”的良好氛围,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 量与学习成效,形成了教学质量改进的良性运行机制和大数据评 价、绩效考核的新办法。4. 华中科技大学院校研究所所长 赵炬明高校质量保障体 系建设中外比较当前高校建设存在着多方面问题,例如缺少明确的教育教学 目标,在学校使命、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15、课程教学等方面存在 目标与标准不清,导致缺少明确的质量检验要求;缺少系统管理 和全面管理的思想;缺少明确的管理主体,也就是管理主体责、 权、利不清,导致没有绩效要求或者缺少明确的评价标准等。通 过对国内外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的对比,国内高校要在仔 细研究现有质量保障体制失效原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一流大学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念即以院级管理为基础的三级管理体系 框架,探究适合学校发展的新机制。5.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院长 顾春明以评促改,构筑内外联 动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在对江苏省高等教育质量状况进行整体分析判断之后,江苏 省构建了以院校内部提升与外部保障体系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 系框架,并联合多

16、所高校从评估、监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中值得高校注意的几点是:质量不 是靠外部评出来的,而是靠内部持续改进出来的;质量的内涵不 是一成不变的,评估需要有科学的价值导向;提升质量是教育的 永恒话题,在当前尤为迫切;新时代的评估要努力追求类型多样、 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式创新;克服“五维”顽瘴痼疾,评估 机制要有责任,更要有担当;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永远在路上。6. 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 邹永松持续改进的高校质量 保障体系建设之路高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内部提升与外部评价监控相结合 的质量保障体系,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 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特色鲜明 的质量文化。昆明理工大学在理性分析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后,构 建了基于PDCA(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循环质量环的教 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学校高度重视本科院校水平评 估,构建综合办学质量大循环保障体系,持续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