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为秦开帝业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5837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为秦开帝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2为秦开帝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为秦开帝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为秦开帝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目标】(1)知识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变法的特点。(2)运用:探究杰出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 史进程的影响。【学习重难点】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商鞅变法的特点。【学习方法】比较法、分析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图文结合法卫鞅到泰国时,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见到了孝公。开始两次,卫鞅向孝公讲述学尧、舜等帝王之道,孝公听得直打瞌睡。卫鞅走后,孝公对景监生气地说:“你的客人大言迂腐,怎能用他呢?”景监责备卫鞅,卫鞅要求再见孝公。这一次卫鞅向孝公讲了 称霸之道。孝公听了很满意,又要求见卫鞅。 第三次见面,商鞅劈头就问:“当今天下

2、四 分五裂,您难道不想开疆拓土,成就霸业么? ”秦孝公立刻精神了,他要的就是霸道! 听着听着,他不由自主地向商鞅靠拢。最后,秦孝公不再矜持,激动地握住商鞅的手:“请 先生教我。”孝公对卫鞅讲述的富国图强之术,听得津津有味,不 自觉地移动双膝凑近卫 鞅,一连谈了几天都不厌烦。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尧、舜等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知识链接】结合本课引言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书影,其中有一篇商君列 传,记载了商鞅一生的主要事迹。对商鞅变法,司马迁说“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那么,商鞅这位搅起中国历史长河巨大波

3、澜,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究竟如何 ?他轰轰烈烈运作、并为 之贡献生命的变法改革又是些什么?【自主学习】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1、“少好刑名之学:”商鞅(约前390年一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战 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 又称公孙鞅。后因变法有功,秦孝公圭寸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何谓“刑名之学”? 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指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商鞅原名公孙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又称卫鞅,他热衷于法家学说,有强烈的从 政愿望。

4、2、初涉政坛,怀才不遇:3、投奔秦国,支持变法:【学思之窗】、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自主学习完成:商鞅变法的内容和积极作用】措施积极作用经济军事政治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司法加强了户籍管理,为收税、征兵提供了依据;加强了专 制统治文化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习俗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1、经济一一富国:首先是。主要措施包括:“为田开阡陌封疆”,,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一举措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 业的积极性。二是重农抑商, 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凡从事工商业或者因懒惰而陷于贫穷的,都要

5、受到惩罚,全家大 小都投入官府充当奴婢。三是统一。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在当时激烈的兼并战争中。为了实现强兵,商鞅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奖励军功,。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人们依照爵位的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严厉禁止私斗,凡擅自私斗 者,视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的刑罚。废除“世卿世禄制” 一过去秦国贵族世世代代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以至这些人只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报国。商鞅规定,贵族没有立军功者,要剥夺其贵族身 份。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

6、各家相互纠察。奖励告密,实行连坐法,一家犯法,其他各家都得 举报,否则要受同样的惩罚,以此强化统治。普遍推行.秦国在春秋时已经设县,但并不多。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分全国为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加强中央集权。“”。烧毁宣扬一些儒家思想、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诗书。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用法律形式把各项改革内容固定下来。此外,商鞅还在 等领域进行了改革。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 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四:小结【巩固练习】1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 现象从本质上

7、反映了()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2. 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3.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4. 墨子说:“今也,农夫所以早出暮入,强(尽力)乎耕稼时艺,多聚菽粟而不敢倦怠者,何也?彼以为强必富,不强以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倦怠。”上述材料

8、表明战国时期()A、各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B 、农民积极性大大提高C、战乱导致农业生产的破坏D 、农民遭受残酷剥削5. 商鞅变法前的秦国,总体面貌比较落后,但也有许多有利改革的条件,包括(国君权力较集中 国内旧势力较弱 法家学说易受君民认同 民风质朴而尚武 A、 B、 C 、 D、6. “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7. 认为商鞅变法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E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8.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