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58099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0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9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摘 要引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年度调查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及二元罗吉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方法研究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老年人参与的社会保障项目数越多、家庭收入越高以及老年人对社会态度的感知越积极正面,做出参与劳动的自我决定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相对积极、正面、公平的社会氛围,能提高老年人的劳动积极性、降低子女养老压力、缓解我国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关键词:制度保障;家庭收入;心理因素;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Abstra

2、ctIn this paper, the data of the 2015 Chinese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were quoted to extract the data of the elderly in cities and towns. Descriptive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ere used in a study that how the system safety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effect on

3、 labor participation rate of urban elderly. It is found that the more social security projects the elderly participate in, the higher their family income status and the more positive their perception of social attitude are, the more likely they are to make self-determination to participate in labor.

4、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building a relatively positive, positive and fair social atmosphere can improve the elderlys enthusiasm for work, reduce the pressure of childrens pension, and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labor supply in China.Keywords: System guarantee; family inco

5、me; psychological factors; urban elderly labor participation目录第一章 绪论7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71.1.1 研究背景71.1.2 研究意义81.2 研究方法和思路91.2.1 研究方法91.2.2 研究思路10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假设112.1 相关概念112.1.1 制度保障112.1.2 心理因素112.1.3 劳动参与122.2 研究假设132.2.1 制度保障与劳动供给行为132.2.2 心理因素的调节作用14第三章 研究设计153.1数据来源及样本153.2研究变量及测量163.2.1 变量173.2.1 变量测

6、量17第四章 研究结果214.1 描述统计分析与结果214.1.1 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影响因素模型变量交叉分析214.1.2 单因素方差分析224.1.3 双变量关联度分析234.2 回归分析与结果244.2.1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44.2.2 调节效应分析26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305.1研究结论与讨论305.1.1 家庭收入状况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305.1.2 制度保障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315.1.3 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315.2 启示31参考文献33致 谢35附 录36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

7、不断加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社会热点。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1。根据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简称WPP2019)发布的资料显示: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0亿,占全国人口的17.4,预计2055年将达到4.88亿的峰值,占35.6。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将继续在世界格局内上升,2020年在世界排名第57位,2035年在世界排名第44位,2050年与同期发达国家并列第33位2。 2020年到2035年,中国的抚养比将迅速上升,人民的生活负担增加,届时数量型人口红利消逝。预计

8、2045-2050年,我国人均寿命将达到81.52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83.43岁)。因此,未来几十年规模逐年庞大的老年人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潜在劳动力。然而,据老龄蓝皮书显示,1990至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体就业率持续下降。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就业率为26.82,比1990年的就业率下降1.73个百分点。尽管许多国家都有老年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的问题,但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是否为老年人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已有研究还未取得一致结论。查阅文献资料发现,现有文献资料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行为进行了有效的研究,但多数研究主要针对农村老人的劳动供给,关于城镇老年人的调查较少,且多数研究缺乏单个具体因素的

9、针对性深入分析,同时,甚少文献针对心理因素进行量化研究。学者萧振禹(1996)、张翼(1999)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子女数、是否有配偶及退休金收入为老年人再就业的主要因素3;殷俊和杨政怡(2015)运用二元罗吉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老年人参与劳动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体特征(性别)、个体条件(主要生活来源)以及国家养老政策(是否享受养老保险和养老优待),绝大多数老年人参与劳动的原因是迫于生活,且孤独感较强的老年人工作时间更长(获得心理满足感)4。国外关于社会养老保障与劳动参与的研究较为丰富,学者Klaauw & Wolpin(2008)研究发现,养老保障收益水平下降对6

10、2岁及以下的公民劳动供给行为反向影响显著,而对6269岁之间的老人却有正向影响5;Freebaim & Wa.rren(2010)研究发现,不同生产率水平的劳动力的劳动供给受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福利水平较高的地区,劳动者的非劳动收入会更高67。本文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从老年人群体的个体特征出发,研究不同个体条件和享受不同政策的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区别,以此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及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1.1.2 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关于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大多数研究关注的是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和条件(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子女数、收入等),少有将心理因素作为前因

11、变量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提供了思路。2、现实意义据WPP2019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预计在2055年达到峰值4.88亿,占比高达35.6%,且我国马上要进入抚养比高速上升期(2020-2035年),人民抚养负担逐年加重,数量型人口红利消逝。而据老龄蓝皮书表明,我国老年人口总体在业率呈下降趋势,届时我国将面临劳动力供给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的严峻问题。同时,与农村居民生活成本相比,城镇居民生活成本更加昂贵,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研究方法和思路1.2.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社会保障、社会心理

12、学等与本研究变量相关的书籍文献,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心理学的内涵、理论等,研究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归纳总结。2、统计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选取CGSS2015调查数据中的有效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二元罗吉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等,根据统计分析结果验证假设,得出结论。1.2.2 研究思路本文围绕“制度保障、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查阅大量国内外的相关资料,总结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出问题和研究假设,用SPSS软件分析CGSS2015的有效数据,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产生影响,以及心理因素对城

13、镇老年人劳动参与行为的作用。图表 1-研究思路分析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研究结论进行文献梳理、理论回顾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论文框架问卷数据整理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二元罗吉斯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社会保障制度和心理因素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基于文献梳理和理论,提出研究假设筛选有效数据得出研究结论和启示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假设2.1 相关概念2.1.1 制度保障制度保障一般指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由政府管理,以国家为主体,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依靠社会保障基金,对生活陷入困境的公民提供物质援助,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8。 改革开放以来,中

14、国在社会保障领域从无到有,不断进步和发展。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显示,截至2019年6月,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47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8%,全民医保已基本实现。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仍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共十六大明确表示,“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1.2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运动和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包括人的感觉,感知和情感,通常被称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9。 “内因”包含心理过程和个性。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指感觉,知觉,思维等。心理学把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称为情绪,

15、如感到“疲惫”、“抑郁”等都是情绪表达的方式。个性倾向性是指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对事物的态度和倾向9,例如公民的社会态度。 人是拥有思想、感情的复杂的生物体,心理因素作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往往影响着人们的自我决定,因此本文将心理因素作为前因变量,研究其对城镇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2.1.3 劳动参与劳动参与率指国家或地区全体就业和失业的人员占工作年龄人口的比例,是测量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10。因此许多学者就劳动参与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并形成各种理论。早期在古典经济学中,学者斯密提出工资理论,他认为劳动者是财富的创造者,工资的增加可以鼓励劳动者生育,由此带来更多的劳动力,而劳动力供给饱和又会使工资回到原有水平,工资理论认为提高工资有利于刺激工人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11;关于家庭收入状况与劳动参与的影响,学者加里贝克尔提出家庭劳动参与率理论,他将家庭视为一个经济单位,用于生产“商品”,他认为工资率的提高使家庭拥有更多收入用于购买“物品”,家庭成员消费“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