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557883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州人民医院药物过敏试验操作办法1、临床医生、护士和药师要高度重视药物过敏试验相关事宜。熟悉使用前 需要进行过敏试验的药品品种。严格掌握需要进行过敏试验和严禁做过敏试验的 情形。2、用药前应询问药物过敏史,严格掌握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禁忌证,在病历 中做好必要的记录。3、药品说明书是法律文书,因此,对于药品说明书中要求或建议用药前进 行过敏试验的品种,用药前必须进行过敏试验。4、药物过敏试验是一些药品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但需要强调的是,过敏 试验本身也可导致严重过敏反应。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结果也存在给药过程中发生 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因此,给药前需要做必要的患者风险告知和抢救准备,给药 后仍应注意密切

2、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停药,实施救治,对输液器、注 射器和残存的药液进行封存,在病历中作相应记录,并呈报药品不良反应。5、对于用药前需要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的药品,以下情形需知晓:(1)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药监部门、现版中国药典以及药品说明书中均没有 要求“不同批号的同一产品(生产厂家、通用名、规格、商品名均相同)交替使 用时需要重新做皮试”。(2)在连续治疗过程中,原则上不应更换为“相同通用名但生产厂家不同的 其他品种,除非有证据证明后者对治疗更有利。若临床确需更换,则需要慎重。 若替代药品的说明书明确要求用药前进行过敏试验,则更换时需要重新进行药物 过敏试验。关于附表的说明:附表所列的药物

3、名称、皮试药液浓度及给药方法与 剂量,来自中国国家处方集2010年版。附表:克州人民医院常用药物必做或应做皮肤敏感试验的药液浓度和给药方法与剂量序号药物名称皮试药液浓度给药方法与剂量各注1降纤酶注射剂0.1BU皮内注射0.1ml必做2青霉素钠注射剂500U皮内注射0.1ml,划痕1滴必做3苄星青霉素注射剂500U皮内注射0.1ml必做4抑肽酶注射剂2500KU静脉注射1ml必做5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剂75U (稀释20倍)皮内注射0.1ml必做6a-糜蛋白酶注射剂500ug皮内注射0.1ml必做7链霉素注射剂1mg皮内注射0.1ml应做8头孢菌素注射剂300ug 或500ug皮内注射0.1ml应做

4、9庆大霉素注射剂400U皮内注射20-40U ;儿童5-10U应做10氯唑西林钠注射剂250ug皮内注射0.1ml应做11苯唑西林钠注射剂500ug皮内注射0.1ml应做12右旋糖酐注射剂原液皮内注射0.1ml应做13维生素B1注射剂5mg皮内注射0.1ml应做14普鲁卡因注射剂2.5mg皮内注射0.1ml应做15胸腺5肽0.1mg皮内注射0.1ml应做16蕲蛇酶0.75U皮内注射0.1ml应做17有机碘造影剂30%溶液静脉注射1ml ;皮内注射0.1ml应做备注:1、苯唑西林钠、氯唑西林钠、氨苄西林钠、阿莫西林、羧苄西林钠、 哌拉西林钠、磺苄西林钠注射剂等皮试药液浓度和给药剂量同青霉素。2、

5、凡头孢菌素规格(每瓶)为0.5g、0.75g、1g的先依次应用0.9%氯化钠 注射液10ml、15ml、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0.1ml,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 释至10ml,抽取0.1ml做皮试。规格为1.5g、2g的依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15ml、 20ml稀释原药后,抽取0.05ml,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抽取0.05ml 做皮试。若皮试为阳性反应,可采取脱敏治疗给药;有机碘造影在应用中仍可出现 过敏反应,尚需注意。做药物过敏试验的品种及方法_、B-内酰胺类药物6-内酰胺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非典 型6-内酰胺类药物(包括单环6-

6、内酰胺类、头霉素类、氧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一) 青霉素类药物、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1、以下药物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试:(1) 青霉素类药物;(2) 含6-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青霉素类;(3) 含6-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头孢菌素。2、青霉素皮试方法:取80万U青霉素一支,加入氯化钠注射液4ml溶解,则每毫升含青霉素20 万U ;取上液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则每毫升含青霉素2万U;再取上 液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则每毫升含青霉素2000U ;再取上液0.25ml加 氯化钠注射液至1ml,则每毫升含青霉素500U,即得青霉素皮试液。取青霉素皮 试液0.1ml,皮内注射,20

7、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3、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1) 青霉素皮试阴性判断标准: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自觉症状。(2) 青霉素皮试阳性判断标准: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 1cm,或红晕周围有伪足、痒感。(3) 青霉素皮试强阳性判断标准:除注射部位以外的全身反应(头痛、发热、 晕厥、耳鸣、大汗淋漓、胸闷、气急、发麻、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 水肿、急性肺水肿、剥脱性皮炎等)。4、普鲁卡因青霉素用药前须进行青霉素皮试及普鲁卡因皮试,其中一种皮 试结果呈阳性则禁用普鲁卡因青霉素。5、以下情形之一者禁做青霉素皮试:(1) 已知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2) 已知有含6-内酰胺酶抑

8、制剂的复方青霉素类过敏史者;(3) 已知有含6-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头孢菌素过敏史者;(4) 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者;(5) 曾发生头孢菌素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急性肺水肿、 剥脱性皮炎的患者。6、皮试期限:(1) 对于青霉素皮试阴性后用药、且用药过程中未出现过敏反应者,成人停 药超过7天(18周岁以下患者停药超过3天),重新开始使用,需做皮试。成人 停药W7天(18周岁以下患者停药W3天),青霉素类药物、含6-内酰胺酶抑制 剂的复方青霉素类和含6-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头孢菌素之间若发生更换,无需 重新进行青霉素皮试。(2) 青霉素皮试阴性后未用药者,成人皮试超过7天(18周岁以下患

9、者皮 试超过3天),若需开始使用,应重新做皮试。7、有关药物选用的规定:(1)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包括青霉素皮试阳性者)禁用青霉素类药物、 含酶抑制剂的复方青霉素类药物、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头孢菌素。(2) 有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禁用注射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注 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和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但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是禁忌。(3) 青霉素类药物说明书中的禁忌证不包括头孢菌素药物过敏史者。对于曾 发生头孢菌素引起的一般过敏反应(皮肤瘙痒、局部皮疹)的患者,若病情需要 应用青霉素类药物,则不是禁忌,但需要做到以下两点:医生必须与

10、患者及家 属进行知情谈话,患者及家属愿承担相应风险,同意并在病历中签字。用药前 需做青霉素皮试。而对于曾发生头孢菌素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 急性肺水肿、剥脱性皮炎的患者,本办法规定:禁用青霉素类药物。8、青霉素类药物、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应用期间应严密观察,尤其在首 次使用开始后半小时内,应做好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准备。建议门急诊患者注射完 毕后留观半小时。(二)头匏菌素类药物1、以下患者禁用头孢菌素类药物:(1)曾发生青霉素皮试强阳性的患者。(2)曾发生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急性肺 水肿、剥脱性皮炎的患者。(3)有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的患者,禁用说明书中

11、规定“对头孢菌素过敏 者禁用”的头孢菌素。2、在现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和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均未要求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前做皮试。为安全起见, 本办法规定,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前应做原液皮试: 在头孢菌素类药品说明书中,明确规定或建议使用前做皮肤过敏试验者;过敏 体质者;青霉素皮试阳性,但不是强阳性者;或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但 过敏表现不是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急性肺水肿、剥脱性皮炎)。3、口服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前无需进行皮试,但需要严格掌握禁忌证。 用药前应询问有无头孢菌素过敏史,并在病历和处方中做好明确记录。4、以下情况禁作头孢

12、菌素皮试:(1) 曾发生青霉素皮试强阳性的患者。(2) 曾发生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急性肺水 肿、剥脱性皮炎的患者。5、如果进行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严禁用青 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 的皮试。6、皮试方法:若药品说明书中自行明确规定皮试液配制方法,则按说明书执行。目前说明 书明确介绍皮试液配制方法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替安,哈药生产。该产品的皮 试液配制方法取1g头孢替安加3.5ml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混匀;抽取前液0.1ml 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摇匀;抽取前液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摇

13、匀; 抽取前液0.1ml加氯化钠注射液至1ml,摇匀,即得皮试液。抽取皮试液0.02ml, 皮内注射,1530min后观察结果(溶解后立即使用,残留液丢弃)。7、结果判断:(1) 阳性:荨麻疹样发红直径20mm以上或者水泡直径9mm以上。(2) 阴性:未见异常或荨麻疹样发红,水泡都没达到阳性标准。但以下情况 也判定为阳性:有伪足样条痕;除注射部位以外的全身反应(麻木感、发热、 头痛、眩晕、耳鸣、不安、尿频、不适感、口内异常、喘鸣、便意、发汗等)为 阳性。(3) 若药品说明书没有明确规定特别方法,本办法规定采用以下方法:皮试 浓度为300ug/ml。配制方法:取药物1g,加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

14、4ml (如 药物规格为0.75g加溶媒3ml, 0.5g加2ml, 0.25g加1ml)溶解,配成浓度为250mg/ml)的溶液,摇匀后取0.1ml,加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ml, 摇匀后取1ml稀释至8ml,摇匀即得。(4)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试液必须新鲜配制,制成后宜冷藏,暂定24小时 有效。(5)皮试方法:每次取0.1ml皮试液,皮内注射,20分钟后观察反应结果;(6)结果判断:同青霉素皮试。7、皮试期限:对于头孢菌素皮试阴性后用药、且用药过程中未出现过敏 反应者,成人停药超过7天(18周岁以下患者停药超过3天),若需开始使用该 产品,应重新皮试。成人停药07天(18周岁以下患

15、者停药03天)内,若改用 其他头孢菌素,是否需要皮试,按2项”下“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在使用头孢菌素 类注射剂前应做皮试”的原则处理。头孢菌素皮试阴性后未用药者,成人皮试 超过7天(18周岁以下患者皮试超过3天),若需开始使用该产品,应重新做皮 试。在其皮试期限内,使用其他头孢菌素,是否需要皮试,按2项”下“有以下情 况之一者,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前应做皮试”的原则处理。8、具有对某种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者,如需使用说明书中未规定“对头孢菌 素过敏者禁用”的头孢菌素,必须是病情确需,医生必须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知情 谈话,患者及家属愿承担相应风险,同意并在病历中签字。9、若头孢菌素原液皮试阳性,而患者曾使用过其他头孢菌素(病历上有其 使用的明确记载,且使用过程中无过敏反应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若病情确 需,可以选用曾安全使用过的头孢菌素,则要求做到以下两点:用药前必须进 行拟用品种的原液皮试;医生必须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知情谈话,患者及家属愿 承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