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新人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578191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顺德容山中学高三地理三级排查专题3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 新人教版下列表述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运动特征有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2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是光球层、日冕层和色球层()。3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和色球层()。4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5地势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6高能带电离子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出现极光()。7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8地震波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9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传

2、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传播速度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根据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把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10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1.2正确答案: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34.5.6.7.8.9.10.思考点拓展下列表述中有两处是错误的,找出并改正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答案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运行轨道安全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答案内部条件: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适中的体积和质量)、液态的水3纬度因素如何影响太阳辐射?答案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

3、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小;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强度越大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答案对电离层的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对两极影响:产生“极光”现象;对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5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答案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6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太阳辐射低值中心的原因?答案盆地地形水汽不易蒸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7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

4、?答案根据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穿过不同性质物体的速度变化,纵波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物质,横波只能穿过固体8地壳的厚度有什么特点?答案不均匀,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9地壳和岩石圈的区别?答案地壳是指古登堡界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答案错题题号错因分析改正3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辐射的关系不清楚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强度越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辐射强度越小8识记不清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对接高考阅读分析,体验真题 (2012江苏地理)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 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

5、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1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答案太阳活动2(2011上海地理) 2011年5月4日文汇报报道,又有4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姓名命名。读下图,这几颗小行星所在的小行星带位于太阳系的 答案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2010重庆文综)下图是30N地区几种朝向的窗户内每天可能受到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曲线图,读图回答34题。3该地区住户的下列窗朝向能使室内冬暖夏凉的是答案南4如果该地区住宅窗户朝向西北,室内受到阳光直接照射时间最短的季节游客可在答案重庆赏腊梅(2009北京文综)如图是中国局部地

6、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第5题。5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区高,主要因为区答案天气晴朗且海拔高落实巩固15题,完成67题读“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回答下列13题。1图中我国太阳能总量的高值中心是哪里?试分析原因。2图中我国太阳能总量的低值中心是哪里?试分析原因。3图中反映我国太阳能分布的总体规律是什么?试分析原因。答案1.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2四川盆地原因:盆地地形,阴雨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3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读我国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局部示意图,回答45题。4兰州的纬

7、度比广州高,但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原因。5分析台湾太阳辐射能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答案4. 地处内陆,气候干燥,晴天多。5台湾西部太阳辐射能多于东部。原因:东部处在迎风坡,降水多;西部处在背风坡,降水少。中国首座自行研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2012年5 月9日在中国南海海域开钻。这是中国石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开钻的钻井深达1 500 米。根据材料回答67题。6我国利用地震波对南海海底石油勘探,说明理由。7简要说明进行深海油气作业的风险。答案6.利用纵波可以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的原理进行勘探。7高压、低温、黑暗、洋流等。

8、 1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解析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关,就地球自身条件而言,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等。答案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自然现象发生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亿焦耳/米2年)。据此完成第2题。2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四川盆地,云量多乙地处于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年

9、太阳辐射变化显著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A B C D解析根据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特点,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四川盆地,降水多、云量大,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乙地位于横断山区,受地势变化的影响,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答案A新一轮太阳黑子活动期已到来,预计2011年或2012年达到峰值。黑子异常活跃产生的高负荷带电粒子流,如果抛射到地球上,会对地球上的电力、通讯等产生干扰。据此完成35题。3读太阳的外部结构示意图,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是由于黑子增多引起的,黑子主要出现在图中()。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4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

10、到极光的一组是()。A英国、墨西哥 B加拿大、挪威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5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其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B产生“磁暴”导致全球变暖C人们的网上冲浪会受到严重影响D北京地区可以在夜晚看到极光解析第3题,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图中甲处为光球层,乙处是色球层,丙是日珥,丁处为日冕层。第4题,极光发生在高纬度地区的高空。第5题,由材料可分析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答案3.A4.B5.A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解析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四幅图中A图横波突然

11、消失,可推知可能有液态的石油。答案A1以下几幅图片(从左到右依次是神舟飞船、太阳能路灯、太阳能飞机)是太阳能在不同领域的利用情况,读图回答问题。(1)太阳能利用的不利条件有哪些?(2)三幅图中对太阳利用效率最大的是_?原因是_。(3)太阳能路灯、太阳能飞机是如何进行能量转化的?(4)为什么说太阳能是“绿色能源”?解析三幅图片显示太阳能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前景广阔。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清洁无污染;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新兴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太阳能利用投资非常大,风险也非常大,一般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太阳能的发展还受空间、天气、纬度等因素的影响。答案(1)太阳能分布分散,能量不

12、易收集;太阳能利用技术含量高,投资大,风险大;受天气影响大。(2)神舟飞船飞船轨道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能转化率高(3)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再转化成机械能。(4)太阳能无污染,清洁,可再生,碳排放零。2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1)(4)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A和BC是_,D是_,CDE是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是_。(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解析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平均厚度只有几千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