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跨路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5574436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跨路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铁路跨路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铁路跨路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铁路跨路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铁路跨路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跨路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跨路斜拉桥施工组织设计概述(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 编制依据(1)新建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及相关工程站前工程GTGG-2标段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及有关设计说明;(2)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发布;(3)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2005160号,发布;(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铁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2 编制原则(1)严格中标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施工,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2、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3)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地进行。(4)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合格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

3、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用地。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7)严格执行设计及招标文件中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3 编制范围贵广南广铁路广州枢纽及相关工程GTGG-2标段东平水道特大桥跨穗盐路斜拉桥,其里程范围为:GDK815+050.83GDK815+466.83,内容包括有:桩基、承台、主塔(墩柱)、现浇梁、钢箱梁、斜拉索、桥面系。4 工程概况5 施工总体部署及总体方案6 各分部工程施工方法7 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资金使用计划8 主要材料、工程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及措施9 创优规划和质量保证措施10 安全保证措施11 工期保证措施12 环保、水保

4、措施4.1 工程简介工程简介跨穗盐路斜拉桥起迄里程为:DK815+050.83DK815+466.830,斜拉桥同时跨越西环高速公路桥,斜拉桥式方案采用对称独塔曲线斜拉桥,平曲线半径为R=1150m,设计速度200km,桥面以上至最高斜拉索锚固点高度93.5m;塔身、横撑及横系梁均为矩形空心截面,壁厚0.50.8m不等,塔顶外轮廓纵向长横向长=7.02.9m,塔身平公路桥面处外轮廓纵向长横向长=8.847.11m,塔身平公路桥面处起到塔底,外轮廓横向内侧为直线段,外侧由下往上向内倾斜,塔底处横向拓宽为8.12m;塔身上部设两道横撑,外轮廓横撑纵向厚度2.5m,下横系梁外轮廓截面为8.05.13

5、m。详见:“图5.1.1-5 主塔立面图”(单位:cm)。图5.1.1-5 主塔立面图B、钢箱主梁,外轮廓为梁高3.0m、顶宽23.0m、底宽21.4m,顶板、底板、腹板均采用20mm的钢板,U形加劲肋采用8mm钢板,I形加劲肋采用10mm钢板,部分区域梁体内采用混凝土填充,详见:“图5.1.1-6钢箱主梁横断面图”(单位:cm)。C、基础,均为嵌岩桩,采用C35混凝土。47#、48#边墩承台为176.23m,桩基为10-1.5m钻孔桩,桩长为23.530.0m;50#、51#边墩承台为12.29.83m,桩基为12-1.5m钻孔桩,桩长为23.530.0m;分开的两塔墩基础承台均为23125

6、m,桩基为8-3.0m钻孔桩,桩长为34.045.0m,详见:“图5.1.1-7 主塔基础平面图”。图5.1.1-6 钢箱主梁横断面图图5.1.1-7 主塔基础平面图D、斜拉索,采用逐根张拉的外包PE钢绞线集中锚固成索,双索面分置于桥梁横截面两端,每端钢索采用两束组成,拉索成束规格由2156根钢绞线不等。4.2 工程地质情况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沉积层(Q4mal):本段范围内广泛分布,其岩性:表层为褐黄色黏土、粉质黏土及灰色粉砂、粉土,下部为灰色、深灰色淤泥、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夹薄层粉砂及粉砂层,中间局部夹灰黄色黏土、粉质黏土,厚1020m不等。线路在珠江冲积平原通过,沉积厚层为第四系冲积层

7、,主要为淤泥质土及粉细砂层。淤泥质土、淤泥:呈层状连续分布,最厚达20.4m,呈灰黑色、深灰色,含少量有机质或腐植土,含贝壳碎片、残骸,有腥臭味,整层土质较均匀,局部夹有粉细砂,饱和,呈流塑状。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38.472.4%;e=1.023.68;IL=1.002.73;a1-2=0.512.4Mpa-1;Es =0.823.97Mpa;Cu=220KPa;u=1.55.1;固结快剪Ccu=20.120.2Kpa;cu=34;有机质含量2.037%。属高压缩性土,静力触探贯入阻力Ps=0.080.79Mpa,平均0.423Mpa。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0.82.9击。地基承载力0=4

8、080Kpa。4.3 水文地质特征本段地下水类型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多为孔隙潜水,局部具承压性,主要分布在海陆相交互平原中。主要由基岩裂隙水补给,水量丰富,多与地表水系有水力联系,水位随季节性变化明显。4.4 气象特征广东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922.2,极端最高气温38.540.6,极端最低气温-4.2-1.0。多年平均降雨量1648.81773.5mm,最大一日降雨量188.9mm284.9mm。年平均风速1.01.7ms之间,最大风速32.2ms40 ms。年蒸发量1421.6mm1513.9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82,多年雾日数3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4

9、5.4时1717.9时。沿线气象参数如下表:内 容广州、佛山地区气温()历年年平均气温21.9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0.4降雨量(mm)多年平均降雨量1780.2日最大降雨量269.5蒸发多年平均蒸发量(mm)1742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3风速(ms)年平均风速2.6最大风速、风向17.0、SW霜全年无霜期日数356雪最大积雪深(cm)04.5 水文、河流水系及通航情况 本工区主要跨越河流为花地河,其通航评定技术标准为V级。4.6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级。2、正线数目:四线。3、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加减速地段根据设计行车速度梯级变化选取。5、限制坡度:20

10、。6、牵引种类:电力。7、闭塞方式:自动闭塞。4.7 重点工程1 跨穗盐路独塔曲线斜拉桥跨穗盐路斜拉桥式方案采用两孔对称独塔曲线斜拉桥,主桥孔跨形式为:(32.6+175+175+32.6)m,即两个对称主跨两边各加一孔连续辅跨。斜拉桥主梁为正交异形桥面板曲线钢箱梁,节段长度为12m,梁宽为24m,梁高3.685m,重量暂约240t。施工方法:主塔施工主要采用爬模法施工,主塔下横梁需要跨越西环高速公路桥梁(宽32.8m),需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安全立体全包围式防护。主梁采用顶推法施工,在高速公路上主桥范围内布置顶推支架和防护支架,受道路和桥梁交通限制,预制梁段根据道路通行能力采用分块运输的方法运抵

11、工地,为了不影响工期,在主桥两端顶推支架上布置拼装平台,拼装平台上布置龙门吊,然后将箱梁分块焊接成完整的梁段,利用千斤顶从两端往中间顶推,继续焊接拼装下一梁段,并完成与上一梁段的焊接工作,继续顶推,直至所有梁段顶推到设计位置。下一步进行斜拉索的挂索、牵引及初张拉、终张拉及调索工作。 跨穗盐路斜拉桥是往新广州站方向铺架必经之路,是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计划于2011年4月完成。5 施工总体部署及总体方案 1 组织规划(1)、组织机构形式针对本工区工程施工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施工目标及要求,组建本工程项目经理部(详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负责本项目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全面

12、负责本项目工程的机械设备、仪器的调配,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财务核算等各项事务,以确保工程进度、质量满足业主的要求。项目经理部将认真贯彻执行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 (TB104412008),组织本工程的实施管理,履行合同条款,兑现投标文件中的各项承诺,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范围内的各项任务。项目经理部主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从公司内抽调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来担任。项目经理部管理层和人员配备:根据本工区工程的特点,综合现有能够进场的施工人员情况,成立一个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管理层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6部4室。(2)、施工任务划分本合同段工

13、程根据其结构物分布情况计划将其划分为两个工点组织施工,各工点将在项目部的统一协调下独立组织施工。各工区主要负责施工内容如下:A、第一工点负责跨穗盐路斜拉桥主桥下部结构施工、主塔施工、钢箱梁的制作与安装、斜拉索的挂设施工。在本工点设置1个桥梁基础施工队,2个主塔施工作业队,2个钢箱梁制作与安装施工作业队,1个边跨现浇支架施工作业队,1个斜拉索挂索施工作业队。2.1 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本工程结构物的分布情况以及现场调查的结果,利用原武广铁路留下的施工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制定本工程场地布置如下:项目经理部及驻地业主、监理办公室驻地租用于斜拉桥主塔右侧的“西江渔村酒店”,施工协力队伍驻地利用原武

14、广铁路梁场项目部进行修善使用。中心实验室和拌和楼仍利用原武广铁路梁场处的设备进行整改重新报验和投入使用。具体的施工场地布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2.2 临时工程1、施工便道本工程主要施工便道主要利用原西环高速桥下的施工便道进行平整和修善而投入使用,再沿线路修建施工便道到达各墩位。施工便道与生产车间、加工场及生活区相连。施工便道宽6m,主要采用泥结碎石路面,两侧布置排水沟,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修整。2、临时供水、供电本工区施工用水和用电利用原武广铁路布置线路接至施工现场。生活和生产用水均采用城市自来水,并设置蓄水池用于临时蓄水。本工程施工用电共布置5台500KVA的变压器,其中2台为原武广梁场处

15、已有的变压器,新报建3台500KVA的变压器,其中主塔位置新报建2台,另外配备2台250KW的发电机,以备停电时急需。施工组织机构框图3 施工与创优达标管理目标3.1 创优规划说明为确保工程创优规划要求,我项目部将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组织施工,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并按投标书承诺,调集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配备先进适用的机械设备,制定保证实现质量目标的创优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创优措施。成立重点、难点工程攻关小组;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管理模式,“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实施本标段工程的质量体系管理工作;依靠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广泛开展工程施工的技术攻关和科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从而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3.2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必须达到优良标准,确保评为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争创国家级奖项。在施工中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根据国家铁道部颁发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