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运行培训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5574294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运行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污水处理运行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污水处理运行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污水处理运行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污水处理运行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运行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运行培训资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安全生产教育 1第二章污水处理知识 2第一节污水知识 2第二节污染物 3第三节生物处理 3第三章运行管理 8第一节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SV30-MLSS 8第二节生物脱氮基本原理 9第三节污泥上浮-活性污泥上浮的主要因素 13第四节生物泡沫 16第五节污泥膨胀 18第四章 设备维护保养 21第一节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概论 21第二节单体设备维护保养细则 23第五章电气管理 27第一节电气常识 27第二节电气知识 29第三节电力电容的维护与运行管理 37第四节节约用电 38第五节安全用电 40第一章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是指向企业全体有关人员进行的安全思想、安全技能、安全知识的宣传、教

2、育和 训练。加强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其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有利于动员职工参与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1. 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安全生产检查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伤亡事故报告处理防火防爆制度各种安全操作规程2. 安全生产防毒气安全用电防溺水和防高空坠落防雷防火防爆化验室安全知识第二章污水处理知识第一节污水知识污水是指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生活污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水,包厕所、厨房、浴室、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来自住宅区、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以及工厂生活间的生活污水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

3、水化合物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盒洗涤剂以及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工业废水 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使用过,为工业物料所污染,且污染物已无回收价值,在质量上已不符合生产工艺的需要,必须从生产系统中排出的水。城市污水是指排入城市管道中的生活污水和城镇生活区的工业废水等,实际上是混合污水。1、城市污水的来源及性质(1)城市污水是通过下水管道所收集到的所有排水,是排入下水管道系统的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降雨径流的混合水。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水。 工业废水是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包括生产工艺废水、循环冷却水、冲洗废水以及综合废水。 降雨径流是由降水或冰雪融化形成的。(2)城市污水的性质 物

4、理性质:颜色、气味、水温等指标。 化学指标:pH B0I5、COD、溶解固体(DS和悬浮固体(SS)、TN NH-N、TP、重金属含量等。TN=有机氮(蛋白性氮、非蛋白性氮)+无机氮(NH-N、NQN、NQN) 生物指标:细菌、总大肠杆菌(生活、医院污水)。污水处理:就是指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水得到净化。污水处理分类:1 按照技术原理分: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物理法:沉淀、过滤、分离、气浮。 化学法:中和、混凝、氧化还原、吸附、离子交换。生物法: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去除污水中溶解的和胶体状态的有机物的方法)

5、和生物膜法。2. 按照处理程度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一级处理:去除污水中影响二级生物处理正常运转的杂物过程;主要包括去除污水中的漂浮物及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调整pH值和其他家禽污水腐化程度及后续处理工艺负荷的过程。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使出水的有机污染物质含第二节污染物污染物种类:1、按存在形态废水中污染物可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胶体、低分子有机物、无机离子、 溶解性气体、微生物等。2、按危害特征可分为:漂浮物、悬浮固体、石油类、好氧有机物、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 植物营养物质、酸碱物质、反射性污染物、病原体、热污染等。好氧有机物主要

6、有腐殖酸、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以悬浮或溶 解状态存在于废水中,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简单的CQ等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在天然水体中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难降解有机物指不能被驯化的活性污泥所降解,而经过一定时间驯化后能在某种程度上降解的 有机物。主要有有机氯化物、有机磷农药、有机金属化合物、芳香族为代表的多环及其他长链有机 化合物。第三节生物处理(一)生物处理 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这功能。并采取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 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的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 方法。所有微生物处理过程都是一种生物转化过程,

7、在这一过程中易于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可在数 分钟至数小时内进行两种转化:一是液相中溢出的气体,二是变成剩余生物污泥。在生物反应中, 微生物代谢有机污染物并利用代谢过程中所获得的能量来供细胞繁殖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好氧 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一部分碳元素转化为CQ,厌氧条件下,则将其转化为CH和CQ 然后这些气体从液相中分离出来,同时微生物得到增殖,增殖的絮凝细菌细胞成为剩余污泥。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缺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微生物生长方式:悬浮生长,固着生长、混合生长。(二)影响微生物的因素:1)负荷2 )温度好氧微生物15-30 C,厌氧微生物 35-55 C。3 ) p

8、H值好氧微生物pH值6.8-8.5,厌氧微生物6.8-7.24 )含氧量5 )营养平衡 废水中的各种营养物质不平衡,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处理效果6)有毒物质(三)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由好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群体形成的絮状绒粒。绒粒的直径一般为0.02-0.2mm,含水率一般为99.2-99.8%。如钟虫、成熟的活性污泥具有很好的絮凝沉淀性能,其中含有大量的菌胶团和纤毛虫原生动物,盖纤虫、累枝虫等,并可使BOD的去除率达到 90%左右。正常生长的活性污泥呈茶褐色,菌胶团絮体发育良好,个体大小适宜,稍具泥土味。菌胶团:(1微生物领域-将动物胶菌形成的细菌团块成为菌胶团。(2)将所有具有荚膜或粘液或

9、明胶质的絮凝性细菌相互凝聚成的菌胶团块称为菌胶团。活性污泥处理技术是利用设施、设备和工艺技术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离出来,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四)、污水处理工艺1 、活性污泥工艺原理:向生活污水中不断注入空气,维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经过一段时间后,污水即生成一种絮凝体,这种絮凝体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构成的,易于沉淀分离,使污水得到澄清,这 就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就是以悬浮生长在水中的活性污泥为主体,在微生物生长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和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净化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构筑物有曝气池和二沉池。2、工艺流程:曝气系统+二沉池+回流系统+剩余污泥排

10、放系统 曝气池是由微生物组成的活性污泥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充分混合接触,进而将其吸收 并分解的场所,是活性污泥工艺的核心。 曝气系统的作用是向曝气池中供给微生物增长极分解有机物所必需的氧气,并起混合搅拌 的作用,使活性污泥与有机污染物质充分接触。 二沉池的作用是使活性污泥与处理完的污水分离,并使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浓缩。 回流污泥系统:把二沉池沉淀下来的绝大部分活性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有 足够的微生物浓度。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随着有机污染物质被分解,曝气池每天都净增一部分活性污泥,这部 分活性污泥称为剩余活性污泥,通过剩余活性污泥排放系统排出。3、工艺参数 入流水质水量Q 回流污泥

11、量Qr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氧化沟的污泥量,回流比R是回流污泥量 Qr与入流污泥量Q之比。 悬浮固体MLSS是指混合液中悬浮固体的浓度,近似表示曝气池内活性微生物浓度;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由于不包含无机质,它能较好的反映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数量。回流污泥悬浮固体 RSS回流污泥飞发性固体 RVSS 有机负荷F/M是指单位质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机污染物量,单位为 kgB0D5/ ( kgMLVSS d), 一般为0.2 0.4。a. F/M较大时,由于有机污染物较充足,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增长速度较快,有机污染物被除去的速率也较快,但此时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可能较

12、差。b. F/M较小时,由于有机污染物不太充足,微生物增长速率也较慢或基本不增长,甚至可能减少,此时有机物被去除的速率也必然较慢,但此时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往往较好。溶解氧浓度剩余活性污泥的排放量Qw污泥龄STR水力停留时间Ta二沉池水力表面负荷qs m3/(m2- h) =Q/Ac固体表面负荷qs kg/(m3h)=(Q+Qr),MLSS/A出水堰流负荷 m 3/ (va-h)二沉池的泥位Ls污泥层厚度Hs Hs不应超过1/3LS4、生物脱氮(1) 生物脱氮氮的几种形式:有机氮、氨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氮含量的指标:总氮(TN)、总凯氏氮(TKN、氨氮(NH-N)、硝酸盐氮(NO-N)、亚硝酸盐

13、氮(NO-N)TKN= 有机氮 + NH3-NTN= 有机氮 + 无机氮=TKN+ NO3 N+ NQ N脱氮的过程即是各种形态的氮转化为氨气从水中脱除的过程。(2) 生物脱氮原理 氨化作用:生物氨化是指微生物江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过程。一般的异养微生物都能进行 高效的氨化作用,即在细菌分泌的水解酶的催化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水解断开肽键,脱 除羧基和氨基形成氮。 硝化作用:生物硝化作用是指利用化能自养微生物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的一种生化反应过程。硝化作用由两类化能自养细菌参与,亚硝化单胞菌首先将氨氮NH3-N氧化成亚硝酸盐N02-N,硝化杆菌再将亚硝酸盐 NQ2-N氧化成稳定状态的硝酸盐 NQ3-

14、 N。反应式:反硝化菌2 NH/+1.5 0 2N2+H0+2 0H反硝化菌2 NQ+0.5 0 2N2+4 出0+2 0H(3) 生物硝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温度5-35 C硝化菌能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温度升高,活性增加,30 C左右活性最大。5 C停止活动,硝化系统运行管理中,水温15C硝化速率明显下降。在冬季,为保证一定的硝化效果,采用增大污泥龄 SRT来应对低温对硝化的影响。 pH值:pH值在8-9范围内,活动最强,当 pH9.5时受到抑制,pH2.0mg/L时,每克 NH3-N转化NO3-N需要4.57g的氧。 BOD5/TKN比值:BOD5/TKN越大,硝化速率 NR越小;BOD5/TKN越小,硝化速率 NR越大,城市污水BOD5/TKN大约为5-6,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的比例约为5%如果BOD5/TKN变小时,由于硝化细菌比例增大,部分细菌会脱离污泥絮体而处于游离状态,不易于沉淀,导致出水浑浊。 有毒物质。(4) 生物反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温度 温度越高,硝化速率越高,当低于15C时反硝化速率将明显降低,低于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