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5564148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号:20110147482013年暑期实践论文目: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礼泉县2个村庄的调查学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金融114班 学生姓名:黄露 指导教师:王静姜晗刘莹 完成日期:2013/9/1农户资金借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一基于礼泉县2个村庄的调查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从1996开始进行的农村金融体制 改革,对农村金融政策进行了许多调整,特别是在对农业银行商业化和农村合作基金会 方面的整顿,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机构.然而,由于政府干 预、管制限制以及历史包袱等原因,农村信用社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农户的金

2、 融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本文基于对礼泉县2个村庄的调查,简略地了解农户资金借 贷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由此检验农村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农村信用社运行存在 的问题,从而得出有关调整政策的建议.论文关键词农户民间借贷正规金融借贷需求正文1. 导论1.1调查对象礼泉县,咸阳市辖县。面积1017平方公里,辖5镇15乡。县府驻城关镇,距咸阳 市区35公里。经济发展状况如下图:项目年代生产总值(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可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支配收入(元)(元)2009年54.8528.181462944692010年72.5742.221825856952011年84.150.620723

3、60662012年108.6277.65250488381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http:/ 而且,礼泉县有果品75万亩,这些条件对于当地农业发展都相当有优势,也有希望成为陕 西省农产果业产业化,品牌化的亮点.礼泉县金融状况:2012年,礼泉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72亿元,同比增长19.6%。全 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93.8亿元,对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贷款额有所增加,金 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金融保险运行平稳,居民储蓄存款稳步增长。 2010年末,全县各类金融企业年末存款余额54.9亿元,较年初增加11.5亿元,增长 26.5%。1. 2我国农村金融背景在我国金融农村金融体系中

4、,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唯一代表正规合作的金融机构, 充当着农户和城市乡镇资金融通的金融中介。另外,我国各大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随着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和易于操作化,农户的金融行为发生也越来越频 繁。但是,我国现行的农村合作金融供需不平衡,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地域差异,由此 严重阻碍了资金的有效流通。并且,由于我国贫富差距大,农村金融行为的效益低。从 而导致非正规金融机构主导农户借贷的主流,造成亚健康的农村金融运行模式.由此可 知,农村借贷问题此起彼伏,我国农村金融政策的改革还需进一步的完善。2. 农户借贷基本现状2.1被调查农户2010-2012年借贷情况调查两个村庄金家沟村任池村合计调

5、查户数107(户)94(户)201所占比例53.23%46.77%100%是否贷款难-A -3 不了解是否愿意向信用社贷款是各收入段人数分布图7Q(1)在调查的201份有效问卷中,有94户农户家在2010-2012年中并未曾发生 借贷行为。(2)181户农户表示如果急需大笔的支出会选择向亲朋好友借钱,占了总体的 90.05%。由此可知,被调查的农户主要是以民间借贷为主的.(3)一半左右的借贷原因集中于供子女上学,值得指出的是,极少人的借贷原因 是为了购买生产材料或者再生产。(4)农户表示,向亲戚朋友借贷一般不需要支付利息。仅有27位农户曾向亲戚 朋友支付过借款利息,并且利息多未1%,低于银行和

6、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利息。(5)通过对有效问卷的整理,不难发现,从金融机构获得适当数量贷款的可能性 较小,一般难以申请到与所需款数相等的贷款.并且,农户申请贷款被拒绝的次数较多, 导致大部分农户未曾尝试贷款便望而兴叹,由此可知,对于当地农户来说,向正规金融机 构贷款融资较困难,以至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大受欢迎。2.2整体农户借贷现状目前,农村借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以银行和信用社为主体的正规借贷机构 发生的借贷,另一个是相对于官方借贷而言的民间借贷,也就是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民间借贷是指那些没有被官方监管、控制的民间金融活动。大量的调查表明,作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资功能的补充,民间借贷

7、在我国的存在由来已久,虽然在计划经 济体制下民间有息借贷基本消失,但亲友之间互济帮困的资金融通一直没有间断。改革 开放后,尽管由于认识上、政策上的原因导致了农村社区民间借贷发展的波折,但随着 农村多种经济成分的崛起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民间借贷逐渐活跃,形式也多样 化,融资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大。总体来看,当前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是:(1)民间借贷活动规模大、数额多。1996年开始的新一轮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国 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行社脱钩后的农村信用社整体还没有走出亏损,发挥的作用 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增长对资金的需求,因而近几年农村中民间金融活动日趋活跃。(2)民间借贷方式多样化。一是口

8、头约定型。这种情况大都是在亲戚朋友、同乡、 同事、邻居等熟人中进行,他们完全靠个人间的感情及信用行事,无任何手续。二是简 单履约型。这种借贷形式较为常见,双方只是简单履行一下手续,大都是仅凭一张借条 或一个中间证明人即可成交。借款期限或长或短,借款利率或高或低,凭双方关系的深 浅而定。三是高利贷型。在利率下调和开征利息税的情况下,个别富裕农民把目光投向 了民间借贷,他们以比银行贷款利率高出许多的利率将款项借给急需资金的人或企业, 从而获取高额回报。(3)民间借贷服务对象复杂,以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为主。由于商业银行对个 体工商业贷款审批非常严格,而农村信用社又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导致个体工

9、商 户和私营业主基本上成为信贷支持的盲区,因此,只有从民间寻求支持,这也是民间借 贷主要倾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的主要原因之一。(4)民间借贷资金投向领域宽,用途广泛。其主要用于生产投入,建房投资,婚 丧嫁娶、治病、教育等方面支出,其中主要是以生产经营性借贷为主。(5)民间借贷手续简便,以信用方式为主。大多数借款人向债主写下借据、签字 或盖章后.再由担保人签字,即可获得所需资金;较之金融机构目前信贷管理体制下的 贷款操作程序,其时效性比较强,手续也比较简单。2. 3现阶段农户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行为的优势与隐患统计资料显示,现阶段农户的借贷方式以民间借贷,即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为主。 而作为农户资

10、金主要来源地民间借贷是否能够很好地承担起农户的资金和发展需求 呢?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权衡分析。(一)优势存在即合理,民间借贷作为金融机构借贷的补充,既弥补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借 贷不足给农民需求带来的矛盾,也缓解了农村借贷资源的极重匮乏,其积极的一面是不 容置疑的。1. 有利于农民发展生产。在我国农村,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每年靠种地 维持生活的农民比较普遍,他们没有多余的钱从事农业生产,相当一部分农民春天种地 全靠借贷,而正规的银行和信用社借贷资源又有限,民间借贷则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 求。2. 有利于搞活农村经济。据调查,在农村的民营经济中,其初始资金30%以上靠 民间借贷,在扩大再生

11、产过程中,50%以上靠的也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已经成为农村 经济的重要资金来源。3. 简便、灵活,方便农民借贷。由于民间借贷不受时间、地域和多少限制,一次 借贷十几分钟就能搞定,有的当时就能拿到钱,而且贷款无须抵押物品作担保,所以很 受农民的欢迎。4. 运行成本低,效率高。民间借贷在工商税务机关登记,不缴纳各种税费,运作 没有什么成本,加之打个借条就拿钱的方式,比起三番五次、层层把关的正规银行和借 贷机构来说,不仅成本低,而且效率要高得多。5. 利息灵活。虽然国家对存贷款利息都有明确规定,不允许违反,但由于是个人 私下借贷,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利率上下浮动,也可以根据供求状况和借款人的资信水 平

12、、偿还能力约定对称的利率。(二)隐患1. 民间借贷对农村金融秩序具有一定的冲击性。民间借贷是一种民间自发的金融 行为,不受任何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其经营活动相当随意,加上民间借贷的利率普 遍不受约束,大部分都高于同期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有的甚至高出银行利率的一倍至 几倍。高额的回报率,使得许多资金富裕户不愿将资金存入银行,而甘愿冒险借贷出去, 这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其活动的蔓延不可避免地 侵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及资金市场,导致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压力更加增大。2. 民间借贷风险大,极易引起债务纠纷。民间借贷的债权人或者是碍于情面,不 好意思获取必要的证明手续

13、,或者是以获得高额利息为目的,缺乏对借款对象的审查和 对借款用途的有效监督。而借款人由于急需用钱,不论利率高低,自己承受能力如何, 只管把钱借到手。结果往往是债权人不能按期收回资金或根本无法收回,债务人不能按 时归还借款,从而引发债权、债务纠纷。3. 民间借贷给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困难。由于目前对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督机制还不 完善,一方面导致部分民间借贷演变为高利贷,给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民间借贷活动在金融机构之外进行,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干扰了金融机 构业务的正常运转,给国家的货币政策造成冲击。4. 民间借贷纠纷多,给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民间借贷是一种自发、盲目、分

14、散的信用活动,没有组织领导,缺乏制约保障机制,容易出现纠纷。民间借贷具有为追 求高盈利而冒险或投机的一面,多属私人交易行为,更无跟踪监控机制。由于利益所致, 民间借贷很容易导致亲疏怨恨,甚至酿成祸患,引发纠纷事件,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5. 借贷双方心理压力都较大,都有一定戒备和担心。民间借贷的“地下性”,决定 了其处于“不光彩”地带,拿不到“桌面”上来操作,以至在借贷期,给双方精神上带来了 巨大压力,借的怕还不上,贷的怕人跑了。3. 农户借贷的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整政策建议3.1通过图表分析影响因素通过其他板块对农户的综合调查和相关性分析可以知道,一些因素与农户借贷 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并由此造

15、成对于不同的农户而言,当面临经济缺口是,会采取不 同的借贷行为措施。依据自己的理解,笔者将影响因素通过图表的方式表示如下:影响农户借贷的因素农户的财产情况农户耕地面积村庄的综合实力金融政策的宣户主文化程度传力度户主性别一金融机构的分布远近家庭人口数 和年龄结构户主对借贷政策 的了解程度3.2改善农户金融行为的政策建议3.2.1对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调整建议非正规金融机构(民间借贷)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其负面影响 也越来越不能忽视。因此,建议:(1)要科学认识民间借贷,高度重视民间借贷。长期以来,民间借贷虽然不被政 府承认,但又取缔不了,屡禁不止,而且发展迅猛,固然有其合理性。同时,足以说明 现有的借贷形式在其设计上有缺陷。因此,必须对民间借贷的存在重新认识。(2)要对民间借贷积极引导。民间借贷由于长期处在地下状态,制约了民间借贷 的发展,所以,对民间借贷一味地采取取缔态度,不利于经济发展,取缔的机会成本也 很高。因此要采取疏堵并举的策略,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