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期末试卷1、2、4、5章A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564115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期末试卷1、2、4、5章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期末试卷1、2、4、5章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期末试卷1、2、4、5章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期末试卷1、2、4、5章A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二物理期末试卷1、2、4、5章A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期末试卷1、2、4、5章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期末试卷1、2、4、5章A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二上期期末测试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下面中的A.声音的反射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D.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2.下列哪个声音不是噪声( )A.阅览室里的乐器弹奏声B.音乐厅中的乐器弹奏声C.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 D.火车的鸣笛声3.人埋头在水缸里说话,听起来“瓮声瓮气”的,这是由于( )A.缸振动发声 B.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C.耳朵振动发音 D.空气振动发生4.下面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不透明物体可以挡住后面的东西,使人看不见 B.

2、小孔成像C.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D.影子的形成5.现在有一种新型电影放映方式:“水幕电影”。它是利用人造大型喷泉,在空中形成一个大的水幕,电影放映机把像投射到水幕上,给人的感受非常新颖,产生美感。这个现象说明( )A.光在水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光在水幕上发生了漫反射C.光在水幕上发生了折射成像 D.水幕对光有会聚作用6.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 B.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 ( )C.该同学的头部和脚部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全部能进入他的眼睛D.此平面镜的玻璃比较厚7.下列情况中一定有电流通过的是 (

3、 )A.带有电荷的物体 B.有电荷运动的导体C.两端有电压的电路 D.正在消耗电能的用电器8.从平面镜中看到时针及分针位置如图所示,钟实际所指示的时间是( )A.7:50 B.10:40 C.4:10 D.4:509.有一支用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病人的体温,其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40B.39,39C.39,40D.38,39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光线 B.太阳射来地球的光中含有紫外线C.人体在不断地向外发射红外线 D.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十分有利11.把海水引入海滩经太阳曝晒后制成盐,这

4、属于( )A.凝固 B.汽化 C.液化 D.没发生物态变化12.发现有人触电,应采取正确的措施( )A.赶快把触电的人拉离电线 B.找电工来处理或立即拔110电话报警C.赶快用钳子剪断电线 D.赶快用干燥的木棍挑开电线13.照相机在拍摄建筑物时,要使胶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胶片的位置应在凸透镜的( )A.一倍焦距以内 B.焦点上C.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 D.两倍焦距以外14.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是倒立的 D.像和物大小相等15.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上出现小水珠 B.雪花飘在手上,化为水C.拖地的水,一会儿变干 D.卫

5、生球放久了会变小16.晶体熔化后,重新凝固时( )A.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B.不放出热量,温度下隐C.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D.不放出热量,温度不变17.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18.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通电与断电,这两个灯泡( )A.只能是串联 B.只能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不对19.(2005扬州)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L1发光、L2不发光B.L1被烧坏C.L2被烧坏D.电池被烧坏20.在室外,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A.一直升高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二.填空题

6、(每空1分,共20分)1.为了减弱噪声的污染,在发动机的排气管上要装消声器,这是属于在 处减小噪声,坦克驾驶人员带有耳罩,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小红家来了很多客人高谈阔论,小红关上房门以免影响自己的学习,这是在 减弱噪声。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靠近,敲击右边的音叉,随之用手将它按住使它停止发声,这时可以听到 ,同时看到左边音叉旁的泡沫小球会 ,这个事实表明物体振动会在空气中产生向四周传播的 。3.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做 的单位。4.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同时会发生 和 两种光学现象,其中我们看到水面下有岸上景物的像,是属于 成的像.5.(2005福州市课改

7、区)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 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我的猜想:在 侧(选填“室内”或“室外”).猜想的依据是: 。6.如图所示为测电笔的构造示意图,其中必须用绝缘材料制作的是 。7.现代新型自动开关综合了开关和保险丝的功能,当家庭电路中 时,开关跳闸,自动切断电路。8.在离平面镜前5cm处点燃一枝蜡烛,这时镜后的像跟蜡烛的距离是 cm,如果把镜面移到像处,则像相对蜡烛向 (填前或后)移动了 cm。9.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O的夹角为40, MO和NO两平面镜反射后,沿原

8、入射光线方向返回,则两平面镜夹角为 。10.有一根导线,一部分横截面积为S1,另一部分横截面积为S2,且S1S2,当电流通过导线时,通过S1的电流 通过S2的电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三.实验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甲)所示。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 ;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 (填“高”或“低”);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 。2.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如图所示。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管子抽出。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

9、的电话拨打手机, (“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当小华尽量抽出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听到的手机铃声将 。通过,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四.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1.如下左图所示,在一平面镜MN前放一点光源S,请作出在平面镜前能从镜子中看到S的像的范围。 2.如上右图所示,A1B1是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成的像,试作出凸透镜的位置和焦点位置。五.论述题(每题6分,共12分)1.给你一个透镜,不用手摸,请用两种不同方法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2.阅读下面短文.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附近

10、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注释:去距离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多智慧呢!这个故事实际收入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选做下列两个填空.两小儿在争辩中,用到了物理学中 部分的知识。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 。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的态度是 。他们在争辩中,各执已见,不接纳对方观点,表现了他们 。他们对孔子的议论说明两小儿 。六.计算题(8分)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水平方向飞行,当你听到飞

11、机在你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水平距离的地方?参考答案一1-5 ABBCB 6-10 CDCCD 11-15 BDCCA 16-20 CDCDD二1. 声源 人耳 传播途中 2. 另一音叉发声 弹开 声波3. 真空 长度 4. 反射 折射 反射 5. 室外 室外水蒸气遇冷玻璃液化而成水珠 6.笔杆7. 电流过大 8. 10,后,10 9. 50 10. 等于 三1.温度计接触杯底 高 69.0 2.能 减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提示:抽出瓶内空气前,手机的铃声可以通过瓶内空气向外传出;抽掉瓶内空气后,瓶内空气较稀薄,传声能力减小,所以听见的铃声也减弱。)四1.如下左图所示(提示:人眼要看到S点在镜中的像,必须分别能接收到镜面上沿M点和最下沿N点反射出的光线。)2.如上右图所示。五1.方法一:在阳光下,看透镜能不能把阳光聚起来,如果能,则为凸透镜,否则是凹透镜;方法二:成像法,如果能当放大镜用,则是凸透镜,否则是凹透镜。2.光学、热学 观察对比推论 事实求是 认识上片面性 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六解:S=v机t=1.5v声t=1.5v声(h/v声)=1.5h=1.52720=408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