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服液澄清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5564108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口服液澄清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药口服液澄清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药口服液澄清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口服液澄清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改善中药口服液澄明度的新技术摘要:中药口服液具有复杂性,其中含有许多杂质和位置成分,若直接将其服用,对人 类的健康可能会造成损害。为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我们要尽量除去其中的无效成分,即提 高其澄明度,现代科学技术在此方面的研究一般有吸附澄清技术、微滤和超滤法、大孔树脂 吸附法等等。关键词:中药口服药 澄清剂 壳聚糖 ZTC1+1 101 果汁澄清剂 超滤 微滤 中药口服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混合体系,具有许多稳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在具体工艺过 程中,为除去口服液中的杂质,使成品与杂志迅速而安全分离,提高澄明度,减少服用剂量, 就需要研究新技术制造新设备。作为近年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在工艺研究上有了

2、很大的 进展,例如吸附澄清技术、微滤和超滤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等等。一吸附澄清技术是利用凝聚和絮凝作用,以澄清剂吸附除去中药提取液中的粗粒子以 及淀粉、鞣质、黏液质、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破坏水提液的稳定性,以达到精制和提高成 品制剂质量的目的。壳聚糖是天然多糖中带正电荷的高分子物质,可与中药浸出液中蛋白质、果胶等发生分 子间吸附架桥和电荷中和作用,或与大量的带负电荷悬浮物之间产生相互静电作用,使药液 中悬浮物缠绕于壳聚糖线性分子结构中,颗粒变大沉降,被分离出去,以得到澄清药液。在 精制双黄连口服液时,壳聚糖加入量在0.6g/L,温度60C, PH4.0,转速150r/min时,成分黄 芩苷损失较

3、小且无效成分去除比较彻底,其效果较优。ZTC1+1 澄清剂是由两种组分组成,连续形成两次架桥,使去除蛋白质、鞣质等能力较 强。用于制备荆防口服液时,沉淀速度快、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能较好地保留有效成分。 制备八珍口服液时,更能保留中草药中的芍药苷、氨基酸、多糖、总固体等有效成分。101 果汁澄清剂是一种新型的食用果汁等饮料澄清剂,其为水溶性胶状物质,通过吸附 与聚凝双重作用,使得药液中大分子杂质快速聚凝沉淀,上清液与渣滓分离,从而达到澄清 目的。在制备板蓝根口服液、黄芪精口服液等中作用明显。此外明胶、蛋清、快速凝聚造粒沉降器等均有很好的吸附作用。二超滤和微滤法是在一定的压强作用下,含有大、小分

4、子物质两类溶质的溶液流过被 支撑的膜表面时,溶剂和小分子溶质(如无机盐)将透过膜,作为透过物被收集起来,大分 子溶质(如有机胶体等)则被薄膜截留而作为浓缩液被回收。通过生脉饮口服液的超滤澄清与精制,对采用传统工艺和超滤技术制备的成品制剂在澄 清度、除杂降浊效果、有效成份含量等方面进行了质量考察,并对温度、料液流速等因素进 行研究。结果表明,超滤技术不仅能除去杂质并能较为有效地保留原方配伍成份,可用于复 方中药口服液的精制。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 究中医中药是其发展的必然途径。提高重要的质量,对中药的制备加工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 才有利于中药制剂的发展前进。改善澄清度的方法已经运用在生产流程中,并且逐步得到推 广和发展,它们在中药的分离纯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蔡宝昌.罗兴洪主编.中药制剂前处理新技术与新设备: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 年9月2 闰丽霞主编.中药制剂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储备设.2004年8月3 谢秀琼主编.现代中药制剂新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4 周进东.罗兴武.刘武.吸附澄清剂在纯化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时珍国医国药,2001.12(8): 7387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