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整理图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56010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综合整理图表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药综合整理图表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药综合整理图表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药综合整理图表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药综合整理图表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综合整理图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综合整理图表(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论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依据。病: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症:疾病的外在表现,既症状;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即阴阳相反,表现在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平阳秘”阴阳的互根互用互根:双方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互用:相互奖资生,相互促进。阴阳的消长平衡量变过程“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的相互转化质变过程向各自相反方向转变。阴阳学说临床作用诊断应用阳上、外、背、五脏、脉象(浮大洪滑)、外科(红

2、肿热痛)、温热、辛甘淡阴下、里、腹、六腑、脉象(沉小细涩)、外科(除以上外)、寒凉、酸苦咸治疗疾病应用病理变化:“阴阳失调”“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任何一方虚损可致对方中足“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治疗基本原则: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平衡。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采用“损其有余”二均为实证。“实者泻之”阳偏胜“热者寒之”阴偏胜“寒者热之”若另一方偏衰,应兼其不足,酌扶阳或益阴阴阳偏衰阴虚:不能制阳,属虚热,不能直接用寒凉药折热“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中求阴”补阳时,兼补阴药。阳虚:不能制阴,属虚寒,不能直接用辛温发散阴寒“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

3、阴翳”;“阴中求阳”补阴时,兼补阳药。记住:治什么就是什么虚;求什么就是补什么,就是什么虚。五行学说五行分类木“木日曲直”具生长、升发、条达肝青春怒酸风火“火日炎上”温热、上升心赤夏喜苦暑土“土爱稼穑”生化、承载、受纳脾黄长夏思甘湿金“金日从革”清洁、肃降、收敛肺白秋悲辛寒水“水日润下”滋润、向下肾黑冬恐咸燥五行应用五行诊断应用相乖与相侮关系:发生相乖时,同时发生相侮木相生脾虚病人,面见青色,肝病传脾(木乖土)。分析:脾应为黄色(土),而变化青色(木-肝),即为木乖土。水反侮相克相乘火金土相生:依次递相资生;是正常关系。相克:隔行递生相克;是正常关系。相乘:相克太过; 是异常关系。反侮:相克不

4、及。 是异常关系。治疗中应用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滋水涵木滋补肝肾法滋补肝肾之阴而敛肝阳培土生金滋养脾肺法补益脾气而补益肺气金水相生滋养肺肾法滋补肺肾阴虚的治法益火补土温肾健脾法注:本火指命门之火约等于肾阳,而非心火温肾阳而补脾阳的治法2.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法“抑强扶弱”抑木扶土法蔬肝健脾法蔬肝、健脾、和胃治法培土制水法敦土利水法,注:本水指水肿、水湿健脾利水而治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佐金平木法滋肺清肝法滋肺阴清肝火治肝火犯肺泻南补北法南-火-心 北水-肾,泻火补水、滋阴降火泻心火补肾水以台心火不交病证的治法。记住:凡补就是相生确定的,凡有泻的就是根据相克;或根据出现

5、的五行,再根据规律确定。藏象五脏主藏精气,藏而不泄:肝、心、脾、肺、肾;六腑传化水谷,传化而不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胆、脑、髓、骨、脉、女子胞。胆既是六腑又是奇之腑五脏五行五脏常用古语表里脏腑志液体华窍主生理功能木肝在华:“爪为筋之余”胆怒泪筋爪目1主疏泄1.调畅情志“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暴怒伤肝”,神志与心分不开外,还与气的推动疏通气机分不开。2.促进消化吸收一方面能调畅胃气机,又能促进胆液生成。3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血液、津液运行有赖于气的升降和出入运动2主藏血贮藏血液和调整血量。火心液:“血汗同源、汗为之液”其华:“其华在面”在舌:“舌为心之苗”小肠喜汗脉面舌1

6、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血管中运行;有一定化生血液作用(心、肺气化作用);对血液生成有化赤的作用。2主神志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西医区别是大脑主管思维等)土脾“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思则气结”在体:“治痿独取阳明”治疗四肢痿废治脾胃胃思涎肉唇口1主运化把水谷化为精微,传输入心肺,并布散全身。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主升清一、把水谷精微上输入心肺,化成气血后而营养全身;二、维持体内脏腑的正常位置不下陷。3主统血能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脉中,而不溢出脉外。与气血生化之源有关,正常则气血充盈。金肺“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为气之主”“娇脏”“华盖”大肠悲涕皮毛鼻1主气,司呼吸吸入清

7、气,呼出浊气;同时将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在肺合生成宗气,贯心脉行心血;主持调节全身之气,调节全身气机。2主宣发肃降主宣发:一、排出体内浊气;二、将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三、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肃降:排出肺中各种异物。3通调水道一、通过宣发将体内津液和水谷津微布散全身,调节腠理使汗液排出;二、通过肃降将体内水液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生成尿而排出体外。故有“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进行气体交换,肺气助心行血。主治节: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调节治理(呼吸、全身气机、气血运行、水液代谢)。水肾“先天之本”“肾为气之根”“精血同

8、源”=“肝肾同源在体:“齿为骨之余”“脑为髓之海”。其华:“发为血之余”膀胱脏腑表里少三焦恐唾骨生髓发耳及二阴肛与尿道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后天之精”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脏腑运化的水谷精微代谢后的剩余部分与先天之精同藏于肾。主生长: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有关。主生殖:一方面,肾能藏精,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二、肾精化生“天癸”促进生机能成熟的物质,由先天之精所化,在后天之精的滋养下成熟。2主水液指精气的气化功能调节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3主纳气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与肺所主,但及入之气须由肾摄纳,才能使人体的呼吸

9、保持一定深度。4濡养温殉脏腑肾有肾阴、肾阳对机体各器官起有滋养和濡润作用。五脏中主水的有:脾、肺、肾【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则能出矣。决渎之官是指三焦,罢极之本是肝】, 三、五脏之间的关系常用古语常用古语肺心与血,肺主气,两者是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呼出心与肺”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心与脾

10、心主血,脾统血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肺与肝:表现气机的调节作用。“肝火犯肺”肝心主血,肝藏血表现在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肺与肾:津液代谢与呼吸运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表现一是心阴阳与肾阴阳依存关系。心属火,肾属水, 二是心血与肾精方面的依存关系。血与精可以相互化生。“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心火下降于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升于心,使心阳不亢。脾与肝:表现食物消化与血液生成贮藏脾与肾: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关系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两者相互转化。“精血同源”“肝肾同源”四、六腑的生理功能表里(五脏生理功能备注常用古语胆肝贮藏的排泄胆汁因为本身不传化饮食,

11、与胃、肠不同,故又为“奇恒之腑”胃脾1.受纳,腐熟水谷2.主通降,以降为和胃中饮食必须进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胃又称“太仓”“水谷之海”,胃重要“人又胃气为本”“有胃则气生”小肠心1 主受盛和化物2 泌别清浊受盛胃的食物与进一步消化一将食物分为水谷精微与食渣;二吸收水谷精微,向下传输食渣;三是吸收大量不,无用水渗入膀胱。“小肠主液”大肠肺传化糟粕接受小肠食渣,并吸收部分水液,形成粪便,从肛门排出。“大肠主津”膀胱肾贮尿与排尿多余代谢后津液,经三焦下达于肾与膀胱,生成尿液。排出。三焦整体主持诸气,司全身的气机与气化局部上焦指横膈之上,包括心、肺两脏,主司呼吸与血脉,将水谷精微布达全身如雾露

12、一样滋润全身“上焦如雾”中焦指横膈之下,脐之上,包括脾胃。以“泌糟粕,蒸津液”为主“中焦如沤”下焦指胃以下的部位和脏器,以排出糟粕和水液为主。“下焦如渎”五、奇恒之腑考脑和女子胞生理功能备注常用古语脑1生命活动中枢能主宰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2脑主管元神脑与五脏关系:中医学将精神情志活动与心、肝、肾关系最密切,将脑的病变多归于这些脏器的失常之中。“脑为元神之府”,记忆亦为脑所主女子胞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地方影响女子胞功能的因素:(即肾、肝、冲任脉三者对女子胞影响)1肾中精气和天癸的作用:人进入老年,肾精气减少,天癸随之减少,故绝经,不能再孕。2.肝气肝血的作用:一、肝主疏泄,月经通调和排卵功能密

13、切相关;二,肝藏血,月经量和孕育胎儿。3冲任二脉的作用: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冲脉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任脉与妊娠有关。 人体气血通过冲任二脉的调节注入胞中,平时可发生月经,孕时则养育胎儿。故女性又以“肝为先天”“冲为血海” “任为主胞”髓、骨、脉、胆(又是六腑之一)六、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心与小肠小肠分别清浊,其清者转换为心血肝与胆胆汁来源于肝气之余,双靠的疏泄而排泄和发挥作用肺与大肠肺气的下降可以推动大肠的传导气虚便秘肾与膀胱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均依赖于肾脏的气化。脾与胃1 一纳一运 2。一升一降 3燥湿相合:脾属阴喜燥而恶湿,胃使润而恶燥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气来源父母先天之精气+饮食营养物质+吸入的清气。故气为肾、脾胃、肺有密切关系功能作用影响1.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功能活动;血液的生成和动;水液代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