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理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558963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理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快乐教学理念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问题上,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可谓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以求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有所成就和收获。有的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备精备好每一节课;有的教师通过变化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的教师通过课外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等方式,吸引学生认真听课,等等。笔者对如何使学生快乐地学英语进行探讨。1、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使学生乐学愿学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关系一节英语课的成功与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如何合理的安排一节课的教学结构也决定着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效果。英语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都要求教师尽快改变

2、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由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转变为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进行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正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不理想而逐渐放弃英语的学习,并导致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的日趋严重,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结构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职责就在于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多接触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时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学各国家不同的节日时,就可以采取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对于对话教学就可以采取欣赏经典原文对白,进而创设情境进行

3、表演的方法等等。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可以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导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教室中的人和事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等创设情境。2、张扬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它能促使学生沿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创新能力,但因缺乏创新精神,所以创新能力体现不出来。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树立成功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即使其表现被动不愿意去练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有一种

4、想法,那就是“我也能和别人一样能完成该多好啊!”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发现亮点,尤其对个别学困生可以采取提取起其某个微小的细节,给予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增强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从而努力获得成功。3.探求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愿学英语教学方法可以称得上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依据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去选取。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地学习心态,乐学愿学英语,教师应努力探求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如:分组教学法就比较适合有比较内容的知识教学。在教学形容词时,这一方法就较常见。因为long, short, good, bad, expensive, cheap, old, yo

5、ung等等这类形容词可比性强,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可以在比较中加深记忆,也可以在比赛中学会使用这些形容词所用的场合。但是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好的教学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它的效果。如presentation, consolidation和revision 这三个不同的教学环节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付出心血,不断地探索。例如,初中一年级在教学26个字母时,真正能教得快、教得好,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并快速掌握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好的。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每课讲几个字母,依次教完就算结束。这样往往因缺乏整体的感知和知识的连贯性导致学生掌握不好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与其成为

6、鲜明对比的是有的教师制作字母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唱字母歌并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很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学生学得既快又好,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两种做法造成了两种不同效果。前者索然无味,后者其乐融融。总之,要实现英语教学的趣味化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实现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英语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之路。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教学结构,不断地探索适应学生的教法学法,使学生乐学,愿学,学会英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 他才能教育孩子。”没有爱

7、,就没有教育。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就是 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 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依据。 学生上学后,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减弱,与学校的关系开始加强。在对人的关 系上,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就越来越重要。教师的喜爱或轻视,成了学生最关心 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不断做出评价: “我是班上最好的学生,老师喜欢我”、 “我 脑子太笨了,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来自教师,他们 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认识自己行为的对错好坏,从而形成自我评价。教师对学 生的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信息反馈和期待。因此,热爱学生协调师生关系是教育 获得成功的需要。 二、教师对学生的热爱

8、,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强大动力。 教师爱学生, 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 自信心。 教师真诚地爱学生, 尊重学生, 天长日久就会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产生一种精神力量。这是促使学生前进的 内部动力,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通过老师的言行、态度等把喜爱和期待的感 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 使他们在老师的期待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更加自爱、 自强、奋发向上,力求使自己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最终取得进步。可见,学生的 成长进步与教师的爱好有着密切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期待可以对学生产生 巨大的感召力, 推动力, 促使学生追求进步, 积极向上, 并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 三、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达到教育效果的途

9、径。 教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依赖,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 对教师采取的态度,和他的学科兴趣、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学生喜欢 的教师,他的学科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该门课的努力程度高,学习成 绩也就好。反之,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连同他教的学科也受到学生的轻视,学习 成绩也就不好。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一般都是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所以对一些 后进生,更应付出比其他学生更多的信任和关爱,一点点打开他们闭锁的心灵, 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是一片真心,是真正对他们好。所以,教师的爱对学生的 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要求只有溶解在对学生的爱的情感里,才 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引起他们积极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获得教育的 成功。 四、热爱学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影响学生情感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