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551152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室外环境检测系统1。1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对本课题涉及问题的研究现状1.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退化和物种减少,雾霾越来越严重;PM2.5可以通过对太阳辐射吸收和散射作用破坏地表的能量收支平衡,影响地球的气候系统,降低大气能见度并且危及人体健康,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物。生态相当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为了保护环境,就将对环境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细致的了解.室外环境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

2、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本课题的研究中,一方面要了解室外环境监测系统中是怎样将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来高精度的进行室外环境监测。另一方面根据自己的学习对室外环境监测系统的具体工作方案进行研究,必要时进行系统仿真,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完成。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一方面能够将自己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进一步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促进以后工作和学习;另一方面可以系统的了解国内外对室外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1.1。2国内外研究现状: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

3、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针对不断发生的化学毒物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其组成和含量的环境分析便成为这个阶段环境监测的主要特征。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人们认识到影响环境的因素不仅是化学因素,还有物理因素,生(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物因素,环境监测逐渐引入物理的、生物的手段;加之发达国家环境立法逐渐完善,环境执法日益严格,对企业污染源排放的监控愈加重视,污染源的监测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的监测工作是以对污染源的监督性

4、监测为主要特征。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发达国家把环境监测焦点从对污染源监控转移到环境质量监控上来,使环境监测范围发展到面源污染及区域性环境质量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和宏观生态监测系统,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GPS),连续观察空气、水体污染状况变化及生态环境变化,预测预报未来环境质量,有力扩大了环境监测范围以及监测数据的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的能力,为环境监测动态监控区域环境质量乃至全球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极大促进了环境监测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了监测的实时性

5、、连续性和完整性。PM2。5传感器测定PM2.5成为近年来雾霾检测研究的新热点。早在1983年,压电类PM2.5传感器就已问世。这种传感器可以不需要对样品进行任何处理就可以测定,但易受水分子的影响而使晶体震动频率发生漂移,故基本无实用性。为适应室外空气PM2.5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目前已开发出不少PM2.5快速测定仪,这些仪器可直接在现场测定PM2。5值,操作方便,适用于室外和公共场所空气中PM2.5值的现场测定量。但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响应性能、适应范围等都不同。1。2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1。2.1主要研究方法及手段: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室外环境检测系统的主要

6、构成以及实现手段,首先要了解系统由哪几大部分构成,其次要对系统每部分的工作原理进行细致的了解,然后找到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研究并分析找其中的不足点,针对不足点对系统进行改善,搭建硬件电路,编程后对系统进行硬件仿真。(完整)室外环境检测系统1.2.2重点研究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借阅书籍期刊等方法查有关室外环境检测系统的国内外研究资料。整理资料并对系统如何进行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PM2.5的有关数据进行采集重点研究和分析。然后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得出较完整的方法。通过对室外环境检测系统理论上进行分析后,设计一个室外环境检测系统并进行仿真从而得到研究结果。在开始之前应学习单

7、片机、传感器、LCD等相关知识并认真研读有关设计案例以此作为借鉴,完成本设计。主要研究问题有一下四个内容内容1。温度检测模块内容2.湿度检测模块内容3。光照强度检测模块内容4。PM2.5检测模块1.3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1.3.1工作方案:1。查找有关资料,室外环境检测系统是如何对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PM2。5进行数据采集的2。分析系统中位置对各传感器节点的影响,然后进行分析3。分别对各模块进行程序编写并进行调试4。进行系统仿真,及时找出系统缺点,发现问题进行改进;5。搭建硬件电路,制作系统模型,上电调试6。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市场上已经出现测试仪并与自己的成品比较并分析不足之处并尽力对其改进;

8、1。3。2进度计划2015年11月01日2015年11月10日:论文选题。2015年11月19日2015年11月20日:网上确认论文题目.2015年11月21日2015年11月27日:根据任务书,编写开题报告.2015年11月28日-2015年11月30日:开题报告答辩。2015年12月05日2015年12月20日:查阅室外环境检测系统中是对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PM2.5进行采集与检测的研究书籍和期刊。2015年01月01日-2015年01月15日:做前期研究,确定制作流程。2015年01月16日2015年01月30日:对其硬件进行检查并且开始用软件进行仿真。2015年02月01日-2015年02月15日:进行仿真结果分析,搭建硬件电路调试.2015年02月16日2015年02月25日:完成系统仿真。2015年02月26日2015年03月15日:论文初稿.2015年03月16日2015年04月10日:进行实物的测试,完成毕业设计。2015年04月15日-2015年04月30日:论文的修改,完成论文的书写。2015年05月2日-2015年05月15日:论文答辩。参考文献内容1.温度检测模块内容2。湿度检测模块内容3。光照强度检测模块内容4。PM2。5检测模块主控STC15F2S60温湿度DT11光照光敏电阻PM2.5GP2Y1010AU0F显示LCD128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