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全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554970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拳全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太极拳全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太极拳全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太极拳全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太极拳全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极拳全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全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极拳全书.极拳全书 17/429分享标签: 太极拳 戚继光 动作 陈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接受圈主建议,将太极拳常识1,2,3,4,5,6 全部集中到这里, 有遗漏的地方欢迎大家跟贴补充,谢谢!一 ,太极拳基础知识1 太极拳是谁创造的? 无论是河南温县陈家沟流传下来的太极拳,或山西洪洞流传 下来的通背拳9 初步调查,可能是河南温县陈家沟失传 的长拳,都与明朝戚继光(公元15281587 年)总结出 来的拳经三十二势有关,其中相同的势名很多,在三十二势 中,太极拳就采用了二十九势,相承关系是极为明显的。而 戚继光自己承认,他的拳经是依据民间十六家拳法综合编造 出来的。2 太极拳有多少种?) 三系

2、:1)大架式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 和简化太极拳通常多采用大架。大架式的特点是拳式舒展大 方,轻灵沉稳兼而有之。2)中架式以吴氏太极拳为代表,其拳大小适中,长于 柔化。3)小架式以孙氏,武氏太极拳为代表,拳式小巧紧凑, 步活身灵。二)五类:1)杨氏太极拳;匀缓柔和,舒展大方。2)陈氏太极拳:刚柔相济,快慢相兼。有新架老架大架小架之分。3)吴氏太极拳:柔和紧凑,大小适中。4)武氏太极拳:动作灵活,步法轻捷。5)孙氏太极拳:与武氏太极拳特点相近,开合鼓荡,小巧 紧凑,步活身灵。以上所举的,是初步的归纳,若再详细列举,还有数种,各 有各的特点。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是国家体委运动

3、 司主要采取流行最广的杨氏太极拳整编的。小架可以 变通成中架或大架,大架亦可以变通为中架或小架,中架亦 可以变通为大架或小架。若年老体弱或有病的人采用陈氏太 极拳,亦可免做显于外的发力和震脚等动作。3 为什么叫太极拳?一)太极图分阴阳,而太极拳动作处处分虚实,那就不符 合所以称为太极拳。可见练太极拳如果分不清虚实,那就不 符合太极拳名称本身的要求。二)太极图分阴阳,而太极拳强调全身放松,虚领顶劲,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气沉丹田,即要做到上虚下实(特别 是胸虚腹实),所以称为太极拳。可见,练太极拳如果做不 到上虚下实,下盘必不稳固,也不符合名称本身的含意。三)太极拳是圆的,太极拳动作多呈弧形,也

4、是圆的 , 所以称为太极拳。四) 古人认为天地初分时期为“太极”,也叫 “太初”。太极拳寓意为“最早”, “最高”的拳。4 太极拳有几种手型? 太极拳的手型分掌,拳,钩三种,套路内以掌法为主。一)掌 掌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掌是指全手而言,只要手指伸开即称 为掌;狭义的掌就是腕关节以前,小指底节以后,手的外缘 肌肉较多的部分。太极拳中的掌包括了以上两种含义。各式 太极拳对掌的要求稍有不同。例如杨氏,武氏,孙氏太极拳 的掌以自然舒展为主,手指不要用力并紧或用力张开,上指 间可留有小空隙;到功夫较深时,已懂

5、得动作的虚实,在手 掌上也应当有所表示;例如,向前伸手,在未伸时,手掌微 带窝形,蓄而不张,这是虚掌;在前伸的过程中,逐渐减少 窝形,这叫做由虚而实;到终点时,窝形变浅或近于消失, 微微展指,坐腕(塌腕),掌根微微贯劲前凸,以助前伸之 势,使意劲贯注于指尖,这叫做实掌。将掌收回时,由舒展 而复归于含蓄,仍成微窝形,这叫做由实而虚。而吴氏太极 拳实掌时掌心窝形近于消失或掌心前凸;陈氏太极拳实掌 时,从掌指直至腕部(即纵形方面)似稍挺掌心,从小指和 大指(即横形方面)来讲又呈凹形。掌的动作是整体动作的一部分,所以掌的虚实,应当与整体 动作的虚实变换相配合。手应当与腰,腿,脚的完整动作相 适应。二)

6、拳拳为四指靠拢卷屈,拇指横于食指及中指的第二节指骨上。 如果以医病为目的,拳一般宜松握;如果练习刚性发劲的太 极拳,则握拳宜时松时紧,发力到达终点的刹那间应将拳急 速握紧,随即迅速松开成松握拳状态。当拳伸出时拳与前臂 成直线,不可向外(或向内)扭曲,如向外(或向内)扭曲 会使腕部紧张,妨碍气血畅通。三)钩钩有两种:一种是拇指指尖与食指,小指的指尖相对,然后 中指无名指与之靠拢;另一种是五指指尖相对靠拢。这两种 作法均可,不过应该注意五指靠拢需要自然,腕关节放松, 全手自然下垂。 上述三种手型在太极拳中是经常变换的,每当变换时应注意 缓慢,不可太快和用力(含刚性发劲者例外),尤其腕关节 不可紧张

7、。二.太极拳要领1 太极拳对肩肘腕有什么要求? 上肢姿势,最重要的是“沉肩坠肘”和“ 坐腕”,其中最关键的是沉肩或松肩。肩是上体极为 重要的环节,三角肌把上臂同肩胛骨和锁骨连接在一起,背 阔肌把胸椎,腰椎与肱(gong )骨连接在一起,胸大肌又把 肱骨,胸骨和锁骨连结起来。所以要做全臂部的活动,同时 又是胸和背的运动。只有肩部高度放松,上体,胸部等处才 能全松下来,从而达到上体轻松灵活,下体沉实稳当。肩要 松沉灵活,肘关节必须保持微屈,即有下垂的意思,其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松肩关节,气沉小腹,便于屈伸和虚实转换。 肘关节在下垂的同时还要微微有外开的

8、意思,这可使胸大肌 松弛得更好,腋下也能经常留一些空隙,肩关节就能更加灵 活。但是肘又不应外挣明显,形成亮肘(又称扬肘或抬肘) 的状态。这就是人们强调的“胸前有肘不见肘 ”。“见肘”就是“亮肘”的 意思。不沉肩垂肘,则气易于浮于上,且失掉肘关节自然护 肋的作用。两肩切忌一高一低,也不能将“沉肩”错误地理 解成失掉灵活的“压肩”。定势时,两肩要松沉, 且肩胛骨有向前松的含义。两臂肩带交互牵引,自然就会产 生彼此关联,一线贯通的感觉。这就叫“肩平而顺, 两膀相系

9、221;。腕宜松活。定势时,或手掌前推至终点 时,腕部要微微下塌沉实吐力,掌指随之微微展直,这个短 暂过程谓之“坐腕”或“塌腕”。手 臂屈回时,指掌又徐徐变成微弯状态,手腕也相应随之放松 而变成平直状态。运动时手臂的开合转换多走弧形,并要做 到转腕旋膀(这里膀指的是小臂),使手臂进退多形成螺旋 形运转。有的太极拳种特别强调:“两手转来似螺纹 ”,“胳膊令其骨转,方能以真劲引动“。 这样做较手臂的直来直去发力大而多变,且便利于静脉血的 回流心脏。沉肩坠肘产生臂的下压力,坠肘坐腕产生向上向 前的棚劲,再

10、加上臂转动肌的旋转力,在技击上是太极拳小 力胜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2 太极拳对头颈有什么要求? 对头颈姿势,从前拳论中有提顶,吊顶,头顶悬,顶头悬, 虚灵顶劲,正头起顶,悬顶正容,头顶项竖,虚项收颏(ke), 悬顶弛项,头顶项领等提法。提,顶,吊,悬,虚,弛,灵。 练拳时要求经常注意头部与水平线大体保持垂直的姿势,好 像头顶上有绳索悬着似的。在练习中转头向侧时,应使颈沿 纵轴转动,而不应仰头或侧歪。转头要配合身体的转动。头 不是脱离身体与手臂而单独活动的。运动时头颈要徐徐的领 起腰脊,使躯干的旋转上下连贯一致。“满身轻利顶头悬”。在练拳时头颈“大 体R

11、21;保持端正,除左右旋转带动躯干的转动,且随着 姿势的变化而有些轻度的俯仰;在推手时,有时俯仰还要大 些才能便于发劲。在拳或掌击出时,颏部就相对移向前外; 屈臂回收的动作多收颏较为明显。头顶百会穴(两耳尖联线与头顶前后正中线的交点处)除含 有轻轻上顶的弹性劲外,随着姿势的变动领顶的部位又有所 变动。如果左转身,头的左顶角(百会穴的左前方)和百会 穴领起全身;右转身,头的右顶角和百会穴领起全身;收颏 前俯时,顶劲在卤门处(百会穴前面),同时轻轻提起耳后 高骨(即乳突);仰头时,顶劲则在百会穴之后。运动时能 如此以头颈领起全身,则不难做到给人以神采奕奕,周身成 一整体,一气贯穿的感觉。3 太极拳

12、对口部有什么要求?一)唇:嘴唇既不可紧闭,又不宜大张,轻轻的自然闭合 或微微张开。“似闭未闭张未张”。二)齿:牙齿不可咬紧,应稍微离开,保持休息状态的自 然咬合间隙。三)舌:舌自然平放或舌尖轻抵上腭;抵的地方应是普通 话读“一”字音时舌尖自然向上轻顶之处。这样 有利唾液排出。四)呼吸:五)唾液:有唾液时应随时咽下,不可吐出,能预防口咽 干燥。4 太极拳对胸背有什么要求?“含胸拔背“,胸不用力外挺,两臂微微内合, 胸肌松弛,不要挺胸努气。“拔背”即脊背舒展 自然。在吸气时胸部宜做到宽舒,此时只要做到松

13、肩就会有 利于腹式呼吸。呼气时所有肋骨及其附着肌肉皆随地心引力 自然弧形下降松沉,胸廓缩小,这就叫做“束肋下气 ”。保持“胸松氛氛,腹沉甸甸”5 是“松腹”还是“实腹”?练 太极拳会不会练成大肚子?“腹松,气敛入骨”,“宽胸实腹” 或“空胸实腹”“松腹“,才能保持呼吸深长匀静,加大腹式呼 吸或横隔膜运动,使腹内压变化加大,从而使腹内脏器得到 “按摩”,改善其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的吸收

14、和 新陈代谢。这样渐渐就像有“气”充实于腹内, 也就是所谓“实腹”,气沉小腹(气沉丹田)。“腹内松净气腾然”的气戳充于腹的感觉。6 为什么练太极拳特别注重腰? “刻刻留心在腰间”,“腰为车轴 ”,“练拳不练腰,终身艺难高”,“ 活泼于腰”,“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由腰腿求之 ”,“腰似螺丝,腿似钻”要做好松,垂,直。做好直腰,

15、除了要做到腰部松沉舒展之 外,还要屈胯屈膝。长腰,转腰,拧腰以及腰部的虚实变化。如简化太极拳 “揽雀尾”中棚按时,要垂臀,腰部要有向上的 弹形伸长的状态,这就是“长腰”。捋duo)的 重点在拧腰,挤则拧腰和长腰兼而有之。若姿势紧凑时,可 做出直转中兼有左右升降的动作,也就是身体左转时左腰眼 微向上抽,用右腰眼托起左腰眼,右转时右腰眼微向上抽, 用左腰眼微托起右腰眼。腰部的虚实与腿的虚实是一致的: 左腿实,则左腰实右腰虚,右腿实,则右腰实左腰虚。太极 拳的精髓之一是“活腰”在进退或侧移换步时, 应先注意松沉实腿侧腰胯,这样使

16、实腿更加稳定,虚腿更加 轻灵,以实腿送虚腿。如前进变成弓步时,前脚脚跟着地, 逐渐徐徐全脚落平,再继续虚进前膝,当膝与脚尖对正之后, 继续虚进胯,弓步完成时宜松腰。后退或侧移皆脚尖先着地, 亦逐渐屈膝,落胯,松腰。弓步前脚扣脚时,腰向弓步前脚 脚跟松力,使前脚尖虚起,然后再扣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后发先 至,以腰脊为轴。7 太极拳对臀裆有什么要求?要垂臀,敛臀,裹臀,护臀,调裆,吊裆和尾(lu )中正, 臀部自然下垂。先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的肌肉,轻轻使臀部 肌肉向外向下舒展,然后再轻向前内收敛,就像用臀部肌肉 将骨盆包裹起来,又似乎有一种用臀部稳稳托起小腹的感 觉。其作用恰如吊车的后坠一样,可增加手臂的上棚劲。尾 (l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