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 - 教学反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549360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 - 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 - 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 - 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 - 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后反思 - 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衣袋?写的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通过描写他对昆虫的痴迷,表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教学这一课时,我从题目入手,抓住“着迷,让学生悟情、悟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课题入手,质疑问难。这篇课文题目新颖特别,涵义深刻,作为文章的“眼睛,我认为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上课开始,我先板书课题,然后询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并顺手在课题上打了个“?,学生思维活泼,发言热烈,有的问:“谁的衣袋装满了昆虫?“他的衣袋里为什么要装满昆虫?有的问:“装满了昆虫是为了做什么的?“他的口袋里装的仅仅

2、是昆虫吗?还有的问:“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学生思维的机器在一开课就积极运转起来了,他们兴趣盎然,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自觉探求问题的结果。二、扣住课题,理清脉络。文章的层次就像人的骨架一样,只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才能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让学生通读全文,边朗读边找出文中提到“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语句。学生仔细读书,很快画出了这样几个句子:“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好似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我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自由讨论课文应该怎样分段。由

3、于学生对课文已有整体的把握,因此很快讨论出了结果。有的学生说分三段,有的认为分四段,他们各持己见,理由充分,我没有简单地公布“统一答案,更没有粗暴的否认一方,而是充分肯定学生爱思考、勤动脑,对于他们的不同观点都予以赞同。我认为此时重要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他们积极动脑,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多么可贵的学习品质!也是学生身上缺少的、急需培养的好习惯。三、抓住“着迷,逐段分析。文章的开始就提到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正因为着迷,才能够潜心研究,才使法布尔最终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着迷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线索清楚。学习第三段时,我让

4、学生朗读、讨论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学生答案丰富多彩,他们不仅找到有关语句,还说出了合情合理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找到了“敏捷、“快乐极了、“小宝贝“放进蜗牛壳,包上树叶,装进衣袋、“欣赏、“鼓鼓囊囊、“甜滋滋等词语。有的同学更加细心认真、爱动脑筋,从父母对法布尔的责备中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如“只顾自己玩,拣这些没用的玩意儿!“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找到有关语句后,我针对这些重点句子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对虫子的喜爱之情,读出父母责备的语气,读出法布尔不情愿地扔掉小虫子的难过心情。学生受到强

5、烈的感染,入情入境,读得感情充分,引人入胜。四、适当渗透,感悟写法。课文学完了,我让学生讨论一下文中哪儿写得好,为什么。我只略作点拨,并不明说文章的写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领悟、理解。比方第一节有几句是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下文作了铺垫,也说明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周围的环境。我成心说文章的第一节环境描写太多余了,可以删掉。学生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大家各抒己见,在剧烈的争辩中越辩越明,感悟到文章的环境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再比方我引导学生朗读父母责骂法布尔的话,启发学生思考:“从责骂声中你能看出什么?有的学生说看出父母亲很严厉,有的说父母亲很爱儿子,有的那么看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的不同,间接描写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