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中访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5449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山中访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山中访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山中访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山中访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山中访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中访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山中访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本组课文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及“回顾拓展”,其中“口语交际习作”包括三个选题:1.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2.神奇的音响世界3.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课题内容简说山中访友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草虫的村落作者以丰富的想象,追

2、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索溪峪的“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让张家界索溪峪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1.会写19个生字,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用心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体会境界的自然美。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运用多种修辞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5.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阅读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丰富情感的体验,增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热爱之情。1.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2.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

3、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1.山中访友23课时2*.山雨23课时3.草虫的村落 12课时4*.索溪峪的“野” 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23课时回顾拓展一 12课时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直观感受自然的美,用分角色朗读揣摩课文丰富的想象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抓关键句。文中有些字句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思想感情有着重要作用,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3.诵读品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字的内涵,想象画面的奇特。1.山中访友课题山中访友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

4、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本文作为本组“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课文,目的是:一、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积累语言。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2.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及习作背景。(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前准备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自学生字词,搜索作者信息。(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悬念,揭示

5、课题。(用时:5分钟)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思考,从而导入新课:作者去山里要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让我们一同跟随作者去拜访他的朋友吧!1.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后全班汇报。2.全班交流作者资料。1.根据自己的积累填空。李汉荣,著名_、_,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散文集_,诗集_等。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词。(用时:15分钟)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出示要求:注意字音、语句间的停顿等。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大声地朗读课文,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扫清字词障碍。(2)将自己感兴趣的“朋友”读给同学们听。3.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合作学习: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拜访他的朋友的?1.学生

6、聆听教师朗读,注意生字的字音及断句。2.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2)小组合作探究: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全文按照游览顺序,先写了满怀好心情出门,然后具体写拜访了哪些朋友,最后写与朋友告辞。)3.找一找作者都拜访了哪些朋友?(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4.将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2.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唱和( )栀子( )树冠( )旋转(zhun zhun)湛蓝(zhn shn)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2)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 )(3)很感兴趣地谈论。( )4.填空。作者来到山中拜访了_

7、等朋友,全文按照_的顺序,先写了_,然后写了_,最后写了_。三、分层细读,品境悟情。(用时:15分钟)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拜访古桥。1.作者为什么要将古桥比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从哪些具体的语句可以看出老桥的德高望重?老桥有一种什么样的品质?2.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插图,说出你最想对老桥说的话。3.引导学生充分练习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见解。(2)全班进行朗读交流。2.自主探究学习拜访古桥的部分。(1)自主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2)朗读汇报自己的见解。(抓住关键词语“站、弓着腰、俯身”等,感悟老桥默默无闻、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8、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第三自然段。5.品读下面的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填一填,写一写。(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这句话用了_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_,不但写出了_,而且也突出了它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老桥的_。(2)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_四、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作业: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复习生字、词语。2.背诵并抄写课文第三自然段。1.同桌互报听写生字词。2.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反思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寻访一位朋友,但读至第三自然段,我们会猛然发现作者通篇运用了想

9、象、拟人的手法将山中的景化作友人。“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是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我在教学时设置了问题: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好好想想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几位朋友?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行文内容以及结构。接着是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思考“你觉得作者与山中朋友的感情如何?你在哪里体会到了?”用这些问题带动学生感受文中语言文字的情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那份深厚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2.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学习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的深情,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10、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作者一同拜访了他的哪位老朋友?自主探究:走进林中又有哪些老朋友与“我”相会?6.看拼音写词语。yo qng ( ) ( )du qio shn q( ) ( )二、山中会友,品读悟情。(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走进林中”部分。(1)作者在树林里拜访了哪些朋友?(2)哪些具体语句体现出人树之间默契的知己情谊?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第五自然段。(1)作者又拜访了山中的哪些朋友?(2)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3)体会第二人称用法的好处。(4)激发想象:作者还

11、可能拜访山中的什么朋友?引导学生模仿文中的语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1.学生带着问题,独立阅读第四自然段。(1)在朗读中通过想象,感受人树相融的知己情谊。(2)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的表现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2.小组合作探究第五自然段,在读中感悟。(1)独立阅读后交流:作者在山中又拜访了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2)将自己感兴趣的“朋友”读给大家听。(3)全班交流:谈谈自己对第二人称写法的感悟。(运用第二人称写景状物,更能表达作者对景物的强烈喜爱之情。)7.阅读想象。作者在第五自然段中拜访了山泉、溪流、瀑布等朋友,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想想作者还有可能会拜访哪些山里的朋友,模仿文中

12、的语句说一说,再写下来。_8.按要求写句子。(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_(2)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缩句)_三、品读“雨后辞归”,感悟篇章结构。(用时:15分钟)1.自主阅读第六自然段,体会本段最突出的写作方法。2.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探究学习:开头与最后两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1.学生品读第六自然段,交流: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意境。独立探究: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9.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

13、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1)文中的“仪式”是指:_。(2)这段话表达了作者_的情感。四、品读美文,积累语言。(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积累。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用笔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2.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在积累本上。10.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_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篇课文以“情”这条主线设计教学,把体验文章的情感与学习文章的表达完美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情感,在感受句子情感的同时体会表达方法,然后再学以致用,在体会表达方法的基础上拓展思维训练。在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