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牡丹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544487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料牡丹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油料牡丹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油料牡丹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油料牡丹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油料牡丹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料牡丹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料牡丹项目建议书(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料牡丹项目建议书2011安徽亚鑫油料牡丹项目课题组安徽亚鑫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11-8-2目录前言2第一章 项目概要2一、项目简介:2二、项目前景:2第二章、中国食用油市场2一、中国食用油市场形势严峻:2二、豆油市场业已沦陷:2三、花生油市场成下个焦点:2四、双管齐下,油脂安全保卫战的第一枪2五、中国油脂油料市场特征特点:2第三章、食用油市场现况2一、食用油市场呈现群雄逐鹿的局面:2二、健康风冲击价格战:2三、新型健康油种异军突起:2四、消费进入品牌时代:2第四章、高端食用油掠影2一、国内高端食用油种类:2二、健康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2三、油与人体膳食脂肪酸的完美比例2四、高端食用油

2、的新军:2五、油料牡丹的市场潜力:2第五章、牡丹油入市的可行性2一、牡丹籽产油的自然属性:2二、牡丹油生产工艺的科学性:2三、国家正式批准入市文件:2三、山东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2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相关研究:2五、入市可行性结论:2第六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一、建设企业简介:2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三 、项目建设的意义:2四、项目现状与存在问题:2第七章、产品独特的功效性2一、独特的新资源食品:2二、特殊的保健养生功能:2三、良好的食用安全性:2第八章、产品工艺方案2一、牡丹油的提取工艺:2二、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2三、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的最佳工艺条件:2四、超临界

3、CO2 萃取技术的特点:2五、利用 GC-MS的成分分析结果:2第九章、项目的总体规划2第十章、牡丹的综合开发简介2附件:2附件1、项目发明与合作人赵孝庆简介:2附件2:凤丹白2附件3:项目合作伙伴公司菏泽瑞璞牡丹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前言安徽省盛奥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自2012年初,在安徽省率先引进油料牡丹种植项目和牡丹产业化发展规划,以对待新生事物、培育新兴产业的高度,认识和推进油料牡丹的产业化经营,让牡丹“花中之王”变成人间财富;积极落实以下发展规划战略: 1、安徽是牡丹最佳适生区,要提早研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高消费人群提供高端产品服务;2、要积极申报牡丹种质资源、育种和产业化开

4、发标准和专利技术,经认证上升到国家标准,打造牡丹科技与文化软实力;3、 要积极申报国家项目,加大科研力度,促进牡丹科技产业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4、要积极谋划,制订规划,以项目带动和密集投入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全面推进牡丹产业化发展,5、要发挥农民经营主动性自觉性,注重稳定粮油生产;安徽牡丹资源和培育技术,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6、需要争取政策优惠,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7、要注重交流合作,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以高新技术促进牡丹生物产业发展,走牡丹精细加工和高科技之路。第一章 项目概要一、项目简介: 2011年,国家卫生部监督局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经新资源食品评审专

5、家委员会审核,公开批准牡丹籽油等为新资源食品。 2011年1月24日,卫生部的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拟批准牡丹籽油等新资源食品意见的函,公示期截止到2月18日。如今,牡丹籽油终于修成正果,正式成为我国食用油大军中的一员,牡丹籽油的开发意义非同寻常,它将改变目前我国食用油的消费结构。 2004年8月,中国林科院经过分析,牡丹籽富含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维生素、多糖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极具开发价值;2006年中国林科院通过对压榨牡丹籽油分析,这种以牡丹籽仁为原料,经压榨、精制等工艺而成的金黄色透明油状液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

6、。中国林科院化验人员惊叹:“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目前,经国内油脂权威部门江南大学和中国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家专业机构测试表明,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超过40%,是橄榄油的40倍。 牡丹籽油的特点:原生态 易吸收。原生态:100%纯牡丹籽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安全可靠。目前,中国食用油市场上传统油依然强势,但是已经新型油占据了高端,“健康”、“绿色”、“非转基因”、“制作工艺”等概念成为争夺市场的又一砝码。除了花生油、大豆油等传统油依然强势外,橄榄油、玉米胚芽油等新兴健康油品开始占据了高端市场,中国食用油市场呈现群雄逐鹿的局面

7、,牡丹油一旦如市,必然独领风骚。牡丹籽,色黑、皮硬、味苦,不规则圆型,比黄豆稍大。凤丹、紫斑两个牡丹品种,结籽多,生长快,适合药用。在高产试验中牡丹籽曾经达到过亩产1980市斤,目前普通的凤丹一般可以达到亩产500市斤种子,如果对凤丹管理一下,施点肥,再选育一下,一亩地可以产800到1000市斤花籽。而一亩黄豆的产量也就是300来市斤,在出油率相同的情况,牡丹籽的产出率是大豆的三倍,一亩牡丹等于三亩大豆。这还不算牡丹在结籽的同时,还能同时生产丹皮。如果对牡丹花蕊再加以利用,生产牡丹茶和其他保健食品,一亩凤丹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大豆和其他经济作物。另外,牡丹是木本植物,多年生,不用像大豆一样年年播

8、种,除了前三年没有产量外,此后几十年里产量一直会很稳定。还有,牡丹很少发生病虫害,不用打药,也不用施化肥,投入少,管理简单。如果一个地级市建成十万亩油料牡丹基地,一年能生产7000吨牡丹油,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榨油厂,如果一个省重点扶持发展到二百万亩油料牡丹基地,就能在一个地方形成产业链,如果国家重点推广到两千万亩油料牡丹,全国人都能吃上牡丹油,该项目产业化前景无限。目前,牡丹籽油项目已经得到了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正就牡丹籽油项目向国家争取新型油料作物的专项扶持资金。国家去年对南方茶树油项目的专项扶持资金是十六亿元,如果考虑到牡丹作为油料作物的更加辉煌的产业前景,国家对牡丹籽油

9、的扶持力度应该不会小于茶树油项目。 二、项目前景:长期作为观赏花卉的牡丹竟然是高产油料作物,小小牡丹花籽要在食用油领域掀起一场革命。科学研究证明:凤丹牡丹适应能力强,除海南岛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而且特别适合安徽的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区和江淮平原,因为安徽南陵正是它的原产地。 南陵具有悠久的凤丹种植历史,南陵凤丹已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南陵凤丹,枝干高大挺拔,花朵肥硕丰满,为我国江南系列牡丹,是我国三大牡丹品种群(中原牡丹、紫斑牡丹、和江南牡丹)中的江南牡丹,具有“气味香浓、肉厚粉足、皮色褐红、表层银星、缝口紧闭、表皮细薄、油润光泽、久贮不变质、久煎不发烂”等特点。因其根皮有镇痛、清凉

10、解热、抗菌消炎、免疫等药用,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亦是全国34种名贵药材之一,南陵牡丹主要出产于何湾镇(丫山村、龙山村、西山村、黄山村、铁山村)由于何湾镇地区独特的土壤、喀斯特地貌。所产的牡丹皮被历代医药实践为药效最好。中国大辞典明文记载:“安徽省南陵丫山一带所产牡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南陵牡丹。南陵凤丹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600年前的西晋时期,著名的道家人物葛洪在南陵丫山种杏炼丹时就曾种植牡丹。到清代,丫山、西山地区已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牡丹皮生产地区,凤丹也成为名贵出口特产。2006年4月,有着1600多年的南陵凤丹,被国家质监总局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受国家地理标志产

11、品保护。本项目的“油料牡丹规范化栽培”和“牡丹籽油生产工艺”科研成果,已于2009年12月31日通过山东省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结论是:“油料牡丹品种筛选及规范化栽培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牡丹籽制油工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安徽南陵凤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本项目在南陵发展凤丹籽油用基地建设,对今后开发的系列油料牡丹深加工产品的品牌性、天然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产品与其他地区的油料牡丹深加工产品有了明显的区别,不仅维护了安徽丹凤的品牌荣誉,更促进了安徽油用凤丹产业化的发展。牡丹籽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达92%以上,其中-亚麻酸占42%,多项指标都超过了以高档

12、著称的橄榄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投资牡丹油前景广阔,投资潜力巨大。国家林业局规划把牡丹油项目纳入国家退耕还林计划。牡丹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牡丹精油,并首次发现牡丹黄酮,而且含量是在当时所掌握的花类中最高的。这些含量对人体具有健康保健功能,安全、无毒副作用,可在保健食品、饮料、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安徽省舒城盛奥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规划2012年建设规模化的凤丹种苗基地100亩,2012年开始逐步建设标准化凤丹花卉生产基地3000亩,在舒城周边区域发展种植专业村30个以上,成为华东地区教大的凤丹生产基地。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表明,牡丹籽是前所未有的新资源,目前,做成食用油,

13、1公斤油能卖到上千元。除牡丹籽油用外,牡丹花、牡丹根乃至牡丹叶、牡丹茎都蕴涵丰富的营养成分,这为牡丹深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国家扶持牡丹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延长牡丹产业链、加强牡丹深加工产品以及其他牡丹文化产品的开发上下大力气,让安徽省舒城盛奥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牡丹生产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第二章、中国食用油市场一、中国食用油市场形势严峻: 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任人宰割。当两方的力量过于悬殊,劣势方没有任何有效的制约办法时,优势方自然会对其予取予求。这种事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让人予取予求的历史。一百多年过去了,在

14、看得见硝烟的战场我们早已赢回中华民族的地位,但在那些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任人宰割的威胁确实实实在在的依然存在。从09年底开始食用油涨价便让中国百姓深深的感到了无能为力,面对几大外资控制的食用油品牌一齐涨价这一赤裸裸的转嫁成本压力的行为,老百姓苦不堪言。实际上,食用油市场的价格波动不正常已经有将近两年的历史,一场中国油脂安全保卫战已经刻不容缓。二、豆油市场业已沦陷:尽管我国大豆产量处于世界第四位,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500-1700万吨之间。但受国内耕地资源有限的制约,无法大幅度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所以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2008年达到3743万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爱民表示:“

15、在我国所有农产品中,大豆是进口依存度最高的农产品品种,已达70%左右,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已完全受国际市场的制约。”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介绍,目前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分别是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ADM公司与新加坡郭氏兄弟共同参股的丰益国际,在中国市场的动作最为迅速。丰益国际为益海嘉里的母公司,在国内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经近40家,堪称全国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而实际上,此次领涨的正是占据全国食用油行业半壁江山、益海嘉里旗下的主打品牌金龙鱼。三、花生油市场成下个焦点: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7000万亩,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总产量为1500万吨,占全球40%,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在65万78万吨之间,占国际贸易的40%以上,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从全球战略格局上判断,我国花生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现有14 个,单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竞争优势突出。即使如此,花生油的形式却不容乐观。相对于豆油来说,花生油的最佳生产工艺采用纯物理压榨制油,通过选料、焙炒、物理压榨、最后经天然植物纤维过滤技术生产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