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模法施工60米高薄壁空心墩汇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5539354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模法施工60米高薄壁空心墩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翻模法施工60米高薄壁空心墩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翻模法施工60米高薄壁空心墩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翻模法施工60米高薄壁空心墩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翻模法施工60米高薄壁空心墩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模法施工60米高薄壁空心墩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模法施工60米高薄壁空心墩汇总(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翻模法施工60米高薄壁空心墩一、编制依据、范围及原则1、编制说明依据福平铁路站前4标施工图纸、定型图及现场实际状况,结合我单位以往的施工阅历,依据业主的相关要求,在与“福平铁路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FPZQ-4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保持基本一样基础上,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第FPZQ-4标一分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编制依据(1)福州至平潭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2)现场及对四周环境调查所获得的资料;(3)国家、行业及福建省、福州市政府有关平安、环境爱护、水土保持及地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4)本项目有关的

2、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5)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6)福州至平潭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7)本地区气候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资料;(8)本企业的资源优势及建设类似工程的施工阅历、施工实力、科技成果及本企业劳动定额。3、编制范围DK70+564.7DK73+515.87管段范围内的桥梁、路基、涵洞、三电迁改及道路改移等工程施工。4、编制原则施工组织从分析工程项目特点入手,以工期为主线,以平安、质量、环保、文明施工为目标,以关键技术方案为核心,以资源配置为保证,均衡有序组织施工。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抓关键线路,突破重点,确保总工期。(2)平安第一,以牢

3、靠的方案确保施工平安(3) 百年大计,以先进牢靠的工艺,确保工程质量(4) 统筹兼顾,均衡施工,降低成本(5) 在施工中科学求证,大胆求新,主动采纳新技术,确保实施牢靠(6) 以人为本,爱护环境二、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工程概况1.1线路概况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从福州站引出后,DK0+000DK3+300利用既有沿海铁路联络线至东山,下穿机场高速马路后以隧道穿鼓山,跨闽江,引入福州南站,再跨乌龙江至长乐市首占设长乐站、出站穿董奉山至洋下村设长乐东站,经松下以公铁合建桥梁跨越人屿岛、小练岛、大练岛至平潭岛,在二埠山旁边设平潭站,线路长88.433km,其中利用沿海联络线3.30km,新建段长85

4、.133km。以左线计算的桥梁26座长38184.084延米,隧道13座长29019.8延米,桥隧比占全线78.94。全线设站福州、福州南、长乐、长乐东、松下、平潭共6个站,其中福州、福州南为既有站,其余为新设中间站。1.2本标段概况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FPZQ-4标段起讫里程:DK70+564.70DK88+099.55, 正线长17.535km。一分部担当施工范围为:DK70+564.70D73+515.87段2.9517km的站前土建工程及D73+515.87D74+301.27(B25#B38#)段785.4m(40m+11*64m+40m孔)铁路梁的移动支架节段拼装及马路连续梁

5、施工。工程位于陆上大练岛及北东口水道之间,属平潭县大练乡。DK70+564.70D73+515.87段2.9517km的站前土建工程包括: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中的陆上大练岛特大桥(19-40m+4*32箱梁);陆上舍仁宫大桥(4-32m箱梁)、路基、涵洞一座、马路旱地桥2座;海坛海峡北东口水道特大桥B0-B25号墩间的公铁两用大桥及B25-B38号墩间的上部构造。2自然特征2.1地形地貌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地貌较为困难,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主要为滨海海积平原及局部丘陵区;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山坡陡峭,自然坡度2050;山间谷地相对平缓,多为耕地;海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在25

6、m之间,村庄城镇密集;剥蚀丘陵台地,多处于近海旁边,为浑圆状丘陵、台地,高程1575m,自然坡度525;海岸线曲折,湾内多为淤泥质漫滩,少数低山丘陵直通海岸,海蚀作用剧烈,海蚀地貌形态颇为壮丽。海坛海峡呈近南北向狭长状,南北向两头宽中间窄。海峡中小岛屿、礁石分布众多,高程1045米。水下地形地貌为近岸水下岸坡、冲刷沟槽、水下平台三大部分。2.2工程地质特征1)地层岩性:桥址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第四系坡积层块石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海积层淤泥质黏土、粉质去黏土、细砂、粗砂、砾砂、块石土等土层,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黏土夹碎石,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组凝灰岩,燕山晚期花岗岩。(1)1块石土:青灰色,松

7、散,块径1m,原岩成份由强风化凝灰岩组成,岩芯呈短柱状,0 =250kPa。(1)2淤泥质黏土:灰色,流塑,饱和,土质不均,含粗砂、贝壳碎片。(2)0粗砂、灰色、松散、饱和、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构成,见云母及贝壳残骸,分选性差。0 =200kPa。(2)1粉砂:灰黄色、灰色,松散稍密,饱和,局部含大量贝壳及中砂。(2)2淤泥质黏土:灰色,流塑软塑,饱和,局部夹细砂颗粒0 =60kPa。(2)5粉质黏土:灰绿色、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角砾,韧性及干强度中等0 =150kPao。(2)6砾砂:灰黄色、灰色,中密,饱和,颗粒级配不均,局部粘粒含量较高0 =350kPa。(2)7块石土:青灰色,母岩

8、为凝灰岩,饱和,中密0 =450kPa。(2)8粗砂:浅褐色,饱和,中密,岩芯呈砾砂状0 =300kPa。(2)9粉细砂:灰黄色,饱和,中密,局部夹中砂0 =110kPa。(3)1粉质茹土夹碎石:深褐色,硬塑,含较多风化碎块,0 =180kPa。(4)1凝灰岩:全风化,灰黄色,局部间灰白色,岩芯风化呈土柱状,局部夹风化残余碎块,原岩结构己基本不行辨,0 =200kPa。(4)2凝灰岩:强风化,灰黄色青灰色,局部间棕红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破裂,节理裂隙发育,裂面见铁锤质渲染,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0 =500kPa。(4)3凝灰岩:弱风化,青灰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完

9、整,局部裂隙稍发育,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局部夹少量碎块状,0 =800kPa。(5)1花岗岩:全风化,灰黄色间灰白色,原岩结构己被基本破坏,岩芯风化呈砂土状、土柱状,局部夹碎块状,0 =250kPa。(5)2花岗岩:强风化,灰白、灰黄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破裂,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部分钻孔揭示球状风化严峻,0 =500kPa。(5)3花岗岩:弱风化,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岩芯多成柱状、长柱状,偶夹碎块状0 =1000kPa。2)不良地质及特别岩土不良地质: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地质调绘成果,场地范围存在厚层中砂,松散稍密,结合

10、孔内试验判定:存在发生地震液化的可能。特别岩土:桥址区特别岩土主要为(2)淤泥质黏土,灰色,软塑,局部夹少量中砂。层面埋深6.8011.50m,层厚3.4010.90m。主要物理力学指标:=40.76%,e=1.77,Ip=18.1,IL=1.49,al-2=0.74MPa-1, Es=3.03MPa。此层具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等特点,工程地质性能很差。2.3场地地震效应地振动参数: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桥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依据中国地振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振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55s。2.4

11、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桥址区地表水主要以沟渠、水塘形式存在,其水位、流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在丰水期向四周排泄汇入海洋,枯水期由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低山丘陵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丘间谷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在中砂层。地下水与海水呈交替互补,地下水因水力坡度微小而径流缓慢,排泄以侧向径流为主,属垂直补给侧向径流循环类型,潜水平日海水相互联通,水力联系剧烈。勘探期间测得桥址区稳定地下水水位埋深为O.3014.10m。潮汐水:桥址区位于位于海坛海峡北东口水道,属东海海疆内海区,水位受潮沙影响较大,朝型为正规半日潮型,每年在农历七、八月间为年大潮期,每月农历初三、十八前后

12、月潮期,每天两涨两落,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12小时50分钟为一周期,涨潮平均历时约5小时30分钟,落潮平均历时7小时15 分钟。海坛海峡平潭岛段 潮汐A基准面1956黄海基准在平潭海洋站验潮零点以上3.57m,在平潭平均海平面以下0.2m。B潮汐性质潮汐类型判别数R0.27,属正规半日潮。每个潮汐日(约24.8小时)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高差相差不明显。C潮位特征值最高潮位为4.23m,最低潮位为-1.97m,多年平均潮位为0.2m。 潮流平潭海疆潮流改变较困难,浅海的涨潮由东向西,或东北向西南,落潮相反。主要是来复潮,个别是直线流。水深40米以内的沿岸海疆的潮流为西北、

13、东南流。南部受兴化湾径流影响,涨潮三分时为东北流,七八分时为西北流;退潮是为西南留,退五分时为南流。 波浪大练岛岸段限制浪向为SSW向,苏澳岸段限制浪向为NE向和WSW向。设计波高2.404.12m。 流速海峡海流为正规半日潮流,海峡内所海流呈往复流形态,桥址轴线旁边涨潮流主流向为SSE向,落潮流主流向为NNW向。大潮流速大于小潮流速,约为1.41.8倍,大潮期间最大涨潮流速为1.19m/s,最大落潮流速1.04m/s;小潮期间最大涨流速为0.67m/s,最大落潮流速为0.61m/s,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流速的垂线分布为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2.5气象海坛海峡平潭岛段平潭岛海区属典型的南亚热

14、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足够,热量丰富,终年气温较高,基本无霜冻,季风较明显,干湿季分明。桥址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9.6,最冷日平均气温10.2,最热日平均气温27.9。雨热同季,旱雨季节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172mm,蒸发量1300mm,为福建省少雨区之一。季风明显,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季节多为东北风。是福建省强风区之一。79 月高温干旱,常受热带风暴影响,年平均6.3次。气象灾难主要是台风、大风、暴雨、干旱等。3交通运输状况本段工程位于平潭县大练岛乡,自平潭县城至苏澳码头有县级马路(平潭客运站至苏澳镇有公交车相通),自苏澳码头至大练岛需乘渡船前往。本段工程施工时,可

15、将主要材料通过海运至大练岛的渔限码头,再转运到工地。4沿线水、电、资源状况4.1施工用电:大练岛上有10KV输电线路供农夫生产、生活用电;陆上施工可设变压器接驳既有电力线路;海中桥梁施工部分,用电须设置变电站及水下施工电缆。4.2施工用水:平潭岛上无自来水厂,大练岛上无足够淡水资源,故大练岛生活用水可就近打井取水。主要施工用水采纳淡水运输船从松下码头至大练岛,后运至生产、生活区。4.3施工用燃料燃料供应可从福州市、福清市和长乐市组织选购供应,利用油罐车及海运运到施工现场油库。油料库选址需远离人员驻地及主要施工设施,并支配专人负责看管。4.4当地工程材料的分布状况当地(平潭县)没有钢材、水泥生产工厂,有少量砂石料资源,不能满意工程所需,大量所需工程材料均需外运,工程材料主要来自福建省内其他地域,少部分来自省外,运输方式主要通过船运至码头,再由汽车运往工地。5主要技术标准5.1福州南至平潭段(1)铁路等级: I级。(2)正线数目:双线。(3)设计旅客列车最高行车速度:福州至福州南160公里小时,福州南至平潭200公里小时。(4)最小曲线半径:160公里小时区段,一般地段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