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重在教师管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553569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重在教师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管理重在教师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管理重在教师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管理重在教师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管理重在教师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重在教师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重在教师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管理重在教师管理摘要:教师在学校组织中,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对提高育人质量起着直接的关键作用。所以研究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心理特点,按其特点采取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措施,这是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中之重。关键句:了解教师 关心教师 尊重教师 激发教师积极性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开宗明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必先强教”,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

2、须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生存的生命线,发展的根本,所以说,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学校的核心工作,这一工作就要靠学校管理工作来实现。 学校管理工作是为了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优秀的文化知识基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地提高工作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在我们牧区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牧区学校迫在眉睫的事。提高牧区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社会支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学校管理工作质量。 我们都知道一个学校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是有这个学校学生质量的高低来评定的。而学生质量的好坏主要是教师的积极性影响的

3、,教师既是学校的管理对象,又是办学主人,因此,办好学校,首先要管理好教师,教师的管理要了解和研究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来着手,正所谓,“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当然办学也离不开经费和物资,但我认为作为学校管理者来讲,主要精力要放在调动教师积极性上,因为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研究教师,激发教师积极性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要依靠教师办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必须深入研究和切实掌握教师的主要特点。一,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好教师的主要心理特点。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成才,是教师的主要心理特征。每个老师都总是希望自己所教班级

4、和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品德纪律方面,集体主义精神等各方面的表现比其它班较好,胜过外班和外校。希望学生有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有出息,早成材。所以我们都知道教师一般都愿意教好的学生,教比较好的班级,而不愿意教乱班,差班。也有些教师对后进生的态度往往是不够热情,不仅声色俱厉地申斥,甚至从思想上产生厌恶情绪,由其遇到后进生犯错,不是大骂体罚,就是要求学校领导调班,甚至要求开除。教师的这种行为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及思想。教师是为祖国的未来而工作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首先表现在他们对教育工作积极热情的态度和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热爱学生,就是教师向往四化,献身教育事业的具体行动,

5、就是热爱祖国的未来。因此,学校领导应当关心教师,热爱教师工作,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做好教育学生尊重教师,热爱教师。反过来又要教育教师热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教育公平。2,教师都有搞好本职工作的愿望,希望得到领导的承认,受人尊重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教师总是希望自己本职工作得成就,在确定的范围内肯承担责任。对教师这种勤恳表现,学校领导干部应当看得见,给予适当的鼓励,重视教师的需要和意见,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更要深刻认识以教师为主导,就是强调教育事业要全心全意依靠人民教师,在教育管理和科研中特

6、别是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3,教师自尊心强,重荣誉,重威信,崇敬有学问,有才能的人,喜欢说服,憎恶压服。由于教师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学校领导干部应当尊师重道,信任教师。知识分子的特点之一,就是你愈信任愈尊重,他们就愈自重愈严格要求自己。二,管理者要了解和掌握好教师的主要工作特点。1,教师的工作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教师工作,是复杂细致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3,教师工作方式是个体性的和独立性的。4,教师劳动成果具有长期性和集体性。5,教师的工作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于教师长期处于个体

7、劳动,形成了教师的性格,行为习惯上的千差万别。因此,学校领导都应该经常接近教师,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由于教师个体劳动,也就表现出多看到自己的成绩,少见到别人的优点,容易对自己的知识,才能估计过高,有时也产生文人相轻的现象,对此,学校领导干部都应努力增加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学术交流,重视教研活动,促使教师间的交往,把教师集体协调起来,组织起来。有道是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教师组织起来,教师的工作力量集中起来,才能搞好学校的各项工作。总之,管理好学校,首先管理好教师,因为教师是办学的依靠力量。而管理教师就要了解教师,了解教师是管理教师的前提,了解教师的过程本身是一种关心教师的表现,是管理者深入教师群体的表现,这会对学校成员从思想上产生一种对组织的亲近感。从而能够充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学校管理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 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完全小学 普 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