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怎样认识力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553566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怎样认识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6.1、怎样认识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6.1、怎样认识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6.1、怎样认识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1、怎样认识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怎样认识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怎样认识力教学目标 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通过活动,体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认识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 知道力的单位牛顿,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 通过活动构建同学间互相学习、小组活动的合作精神,感悟身边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并把生活现象上升为物理知识。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难点力的概念:通过活动,体验力进而认识力的概念。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器材准备视频资料、图片(包括汽车运动、塔吊、运动员举重等)、弹簧拉力器、橡皮泥、小球、网球拍、条形磁铁、大头针、小竹片、绳子、两只气球

2、、形变演示仪等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组活动1:两名学生用力抬起讲桌。问手臂肌肉有何感觉?讲述:最初人类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紧张得来的。那么力是什么呢?二、进行新课(1)力的概念:小组活动2:举出生活中“力”的例子尽量让更多的同学说说,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兴趣和求知欲。设问:力是什么呢?课本6-1图片。学生观察分析书本几张图片的情况,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加以分析:蚂蚁运动员起重机水流磁体拉举提推吸物体杠铃重物物体磁体提问:左边方框中的内容可用什么名词概括?右边方框中的内容可用什么名词概括?中间方框中的动词可用什么词语概括?多媒体演示 人推车、人拉车、人提桶、推土机推土、拖拉机拉犁、

3、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货物。作用物体 物体小组活动3:学生手与手对拉、手举学习用具利用人推车、人拉车、人提桶、手拉手、推举物体等学生熟悉的活动,分析力的存在进而认识物体间存在的力。板书: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新学扩展:演示 磁铁吸引大头针实验演示及分析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相关结论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目的是强调力必须是两物体间有作用。只要两个物体有“推”、“拉”、“压”、“提”、“吸”等方式的作用,不管它们是否接触,就有力,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的作用效果1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设问: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演示:用力捏瓶,观察瓶是否形变?根据图63提问:运动员踢球时,足球状态有

4、何变化?当用头顶球时足球方向怎么变化?师生相互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得出结论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板书: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新学巩固:活动 让学生拉弹簧拉力器、捏橡皮泥、推拉小汽车、对顶气球。一体机演示 小汽车拐弯、足球和乒乓球比赛、卫星绕地球运动通过活动和观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认识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及力的单位,同时感受力的大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P4文字内容,讨论课本图64所示一些物体的作用力在产生力的过程中,具备两个物体以上,其中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析人推车

5、、人拉车、人提桶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进一步分析汽车运动、飞机飞行、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给学生分析时应突出有关力的关键字眼,如:人推车,“推”的动作是人,“受”的是车。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推土机推土、拖拉机拉犁、起重机的钢丝绳吊货物,“推”“拉”“吊”这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及作用方式。活动 师生演示相互的推拉,学生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来源:学,科,网Z,X,X,K小组活动 让学生手拿二个鸡蛋或一个苹果,感受1N的力。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所用力的大小,教师给予指导说明。认识课本图64所示力的大小。(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吗小组自主选择活动探究让学生用手拍课桌

6、,并谈感受; 让学生手拿鸡蛋磕在石头上将鸡蛋打破; 选两同学均穿滑冰鞋,当其中一人用力推时(让两个学生旁边保护) ,两人的运动情况。让学生说出当自己施加力的同时是否也受到力的作用。教师引导小组讨论活动内容并归纳总结: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讨论汽车交通事故后,车辆受损的原因。人在船上用力向后划桨船为什么会向前运动,游泳时手向后划人为何会向前运动等等。教师给予指导使描述规范化。(3)力的三要素体验开门活动 按活动3让学生感受怎样用力效果好学生甲在门上同一点用大小不同的力推门;学生乙在门上不同点用大小相同的力推门;甲乙分别与学生报告自己的感受。师生

7、一起讨论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教师概括得出结论 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新学巩固:要求学生设计以下实验加以说明。1力的大小不同(如用力拍球,力大球弹得高,力小弹得低)2力的方向不同(如用相同力往左推和往右推小汽车,小汽车运动方向改变)3力的作用点不同(如用相同力在不同的地方压小竹片,小竹片弯曲程度不同)三、课堂小结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 符号:N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 4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四、板书设计

8、: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 符号:N二、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四、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五、知识应用1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要有一个物体,就可能产生力的作用2从深井中提起水桶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 地球 B. 水桶 C. 绳子 D.手3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汽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B在竖直方向上匀速上升的气球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D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六、作业设计书面作业和探究拓展活动相结合。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