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镇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5533565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门镇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龙门镇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龙门镇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龙门镇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龙门镇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门镇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镇基层组织建设汇报材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门镇 2010 年基层组织建设及“双培双带”工作汇报龙门镇位于临洮县城以东,全镇有17 个行政村, 132 个社,有人口24974 人。镇党委辖2 个党总支, 22 个党支部,全镇有党员 829 名,其中正式党员 777 名,预备党员 52 名,纯农民党员 688 名,入党积极分子75 名,村级党支部 17 个,支部书记平均年龄53 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6 名,占 94% ,副支书 2 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 名,占 100% ,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49 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4 名,占 82.3% 。近年来,我镇的党建工作紧扣“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保经济”这一思路,按照“常规工作不掉队

2、,重点工作有创新,亮点工作有特色,整体工作上台阶”的工作要领,突出重点,创新亮点,着眼于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增强和党员素质的提高,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凝聚力和发挥干部创造力的重中之重来抓,保证了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主要作法及成效(一)建好班子,带好队伍,为各项工作落实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个乡镇的发展关键于人,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支好的干部和党员队伍。为此,我们始终把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和保证措施来抓。1 、加强镇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班子整体素质。镇党委在年初把政治理论的学习、 民情日记

3、和考核手册当作党委班子建设的头等大事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龙门镇干部学习制度 、 龙门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 ,确定每周一、周五为镇干部开会学习日,重点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四中全会精神、新党章、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9 2012 年工作规划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等文件精神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平时学习教育为主要形式,坚持周一、周五学习日制度,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 6 次,目前,干部学习积极性高,记写笔

4、记在8000 字左右,撰写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等文章1 篇以上。二是重视教育,提高干部整体素质,鼓励镇村干部参加成人自学和学历教育。全镇共有4 名干部函授大专, 4 名函授本科, 4 名村干部参加县党校大专学历教育。三是抓好镇党校学习培训工作。镇党校今年有针对性地培训 4 期 24 学时,重点培训了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入党积极分子,增强了干部的政策、法律法规意识,结合五五普法,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了公务员法 、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甘肃省信访条例等4 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切实提高了干部依法行政的水平,建立了一支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四是认真

5、开展每季度1次的支部书记汇报会, 及时了解基层组 织建设和群众反映的热 点、难点问题,提出整改办法,多办实事好事,密切党群、干部关系。五是建立 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了长效的工作机制。为了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 率,树立勤政廉政、高效务实的镇机关形象,切实落实好中央四个长效机制和市 委六个长效机制文件等精神,制定完善了龙门镇领导干部联系村制度、龙门 镇工作人员联系群众制度、龙门镇党员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龙门镇信访制 度、龙门镇机关干部工作目标责任指标、龙门镇机关干部管理办法等,把 干部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使考核结果更真实、更有效。把干部考核纳 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2 、理清思

6、路,为经济建设指明发展方向。年初, 镇党委、 镇政府在调研镇情的基础上, 对全镇的发展思路进行了重新定位,充实了 2010 年全镇经济发展思路:按照“项目拉动,产业富民,多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把项目争取和精心组织相结合, 特色产业开发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 基础条件改善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实施以川带山,产业互补战略,做强做大洋芋、蔬菜、中药材、畜牧、粉制品、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基础条件改善步伐,依托县城的带动辐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全镇小康社会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镇产业结构调整更加合理, 群众收入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镇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势态。3 、明

7、确分工,靠实责任,认真坚持党委委员包片包村制度。镇党委明确了党委成员分工, 落实了党委委员、 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片包村责任制, 确定了每个领导的联系村和负责项目, 明确党委书记、镇长负责抓总,其他领导各把一口的工作分工。平时,各包片领导对联系村上的工作定期检查, 随时过问, 督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对干 部工作责任细化, 各位领导对分管工作尽职尽责, 干部各负其责, 相互 协作,比帮赶超,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4 、加强政务公开,依法阳光行政。镇党委政务公开,依法阳光行政作为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对全镇的党务、政务工作予以全面公开,如计生指标、村务

8、财务、救灾款物,救济面粉、衣物的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粮食直补、发展党员、林改、低保扩面等工作都在公开栏内进行了公开, 使全镇各级干部和各项工作都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加快了阳光政府建设进程, 截止目前, 镇上党务政务公开16 次。5 、大力开展调查摸底,强化人才工程建设。今年,镇上为了加强人才工作的领导,及时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措施,由党委秘书专门负责人才摸底上报工作,经过详细排摸,全镇共有稳中有各类乡土人才90 人,这些人才全部建齐了档案。(二)以“五个好”为目标,全面加强以村级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1 、抓班子,为经济大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抓好镇党委班子

9、建设的同时, 我们始终把村级班子建设牢牢地抓在手上。一是优化配强村干部队伍。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部署,镇党委认真组织, 引导村干部参加党校学历教育, 共有 4 名干部完成学习课程并取得大专毕业证书,全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村干部 5 名,占村干部总数的11% ,。半年来,结合科学发展观、创选争优等活动的开展,我们在镇党校对 17 个村的 47 名村干部进行了培训, 提高了村干部的政治素养, 带头致富能力。二是规范村干部管理,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严格执行民事民议民办,民财民理民管的村级财务事务管理制度。同时,细化村干部的各项考核管理制度,签订了责任书,实行绩效工资制,促使村干部开拓创新,为民多办实

10、事、好事。2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一是加大对村干部培训工作, 半年以来, 有 17 名村支书和村主任参加了县委党校举办的村干部培训班, 17 名村干部参加了镇远教办组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培训。二是镇上组织全镇村干部就大寨子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二十铺大山社旱作农业模式全膜辣椒,农盟村人口文化大院,甜水沟小城镇建设及水窖、沼气、三十铺村旱作农业等进行了参观学习。 三是镇党校兼职老师到各支部为全体党员、 村社干部、入党积极分子、 非党致富带头人上党课12 次。 四是镇上组织村干部、 致富能人在全镇范围内参观农业经济观摩会一次。五是全镇17 个村确定的 75名入党积极分子在镇党校参

11、加了培训, 上半年转正预备党员 16 名, 发展党员 26 名,其中致富带头人20 名,占 76.9% , 35 岁以下的有18 名,占70% 。六是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及“阳光议事六步法” ,进一步规范村级党群议事程序,各村都建立了村务决策档案, 配备了专门的档案盒,由专人集中统一管理。对“四议两公开”每个环节的内 容、时间、参加人员、决策结果、执行情况、对执行中问题的处理情况等都作了应详细记录,并及时整理,分类归档,保存备查,使“ 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3 、千方百计筹资金,齐心协力建村部。今年以来,镇党委把村级活动阵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12、确定由专人负责,狠抓落实,今年在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的大力协调下,先后筹资45 万元新建成蔡家庄、青化、桑家庙、新永、甜水沟 5个村级活动阵地,面积都在120 平方米以上,全镇对党建等种类牌子进行了更新、调整, 17 个村都有村级阵地;软件建设上,要求各村支书和驻村干部根据各自工作的开展情况认真填写各类表、册、卡、记录并及时运转,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4 、多渠道,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我镇针对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山、坪、川进展不平衡,办法少的实际情况,镇党委实行具体的指标任务目标责任制,以村支书为第一责任人,明确考核办法,指标任务到人。各村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能工则工,能农则农,宜林

13、制林,宜牧则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一村一策,挖掘潜力,想方设法创办经济实体。甜水沟村结合农贸市场改造,利用铺面出租净增集体经济 2500 元。马家湾村、蔡家庄村通过整村推进项目收回滚动资金1.4 万元、 8000 元。二十铺、五里铺村通过兴办砖厂增加集体资金5000 元、 1.1 万元。 大寨子村建成占地10 亩的岳麓山养殖小区,可每年给村上增加经济收入 1 万元以上。其余各地结合各自实际,运用多种渠道,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增强了村支部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三)认真组织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1 、狠抓示范点建设。 我镇今年新建了 9 个示范点

14、: ( 1 )五里铺龙腾养殖示范点: 致富能人杨海龙投资100 万元在五里铺建成养殖200 头牛以上的养牛小区 1 个, 解决了村上 20 名剩余劳动力的务工就业问题, 年收入人均将达到 4000 元以上。 ( 2 )大寨子养殖小区示范点:投资100 万元,建成占地 10 亩的岳麓养殖小区,可养殖奶、肉牛300 头,全面投入生产,将带动全村形成基地+ 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基础母牛养殖户 100 户,新增肉牛 200 头,基础母牛 100 头,养殖业成为全村支柱产业,人均从该产业中增收350 元。何永禄本人也经镇村两级严格按照程序推荐选拔,致富能人进班子担任大寨子村副支书。 ( 3 ) 三十铺千

15、亩地膜双垄沟玉米示范点:引导全村580 户农户种植地膜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2320 亩,在后崖头、王郑家两社建成地膜全覆盖双垄沟播玉米千亩示范点一个。(4 )二十铺种养协会示范点:该协会示范点从省农科院引进价值2 万元的陇椒5 号等优质种子 520 袋, 肥料 5 箱, 分发给 130 户贫困党员和群众, 建成辣椒千亩示范点 1 个, 邀请县农业局张爱菊等专业技术人员 5 人, 举办培训班1 期。通过有带动能力的 52 名党员及致富能人帮带引进良种牛羊,使全村20 头牛以上的养殖户达5 户, 5 头以上的达20 户, 全村人均从养殖产业中收入达 400 元以上。( 5 )五里铺敬老院示范点:投资86 万元在五里通铺村建成 1290 平方米敬老院一所,内有成套的老人生活设施及卫生室、文化活动设施,可集中供养32 名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五保供养对象。该示范点已通过市、县验收,即将投入使用。 ( 6)二十铺村斜道社韦昌宏养牛示范点:该示范点总投资40 万元,新建圈舍20 间,建青贮氨化池1个,青贮饲料120 吨,养育肥牛50 头,母猪 20 头,猪娃 180 头,年纯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