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栽培技术规程通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553130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7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豆栽培技术规程通知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红豆栽培技术规程通知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红豆栽培技术规程通知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红豆栽培技术规程通知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红豆栽培技术规程通知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豆栽培技术规程通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豆栽培技术规程通知(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湘农业办质2013136号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红豆栽培技术规程等农业技术规程的通知各市州农业局、厅机关相关处室、厅直相关单位:为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南省农业技术规程制定与发布管理规范规定,我厅制定了红豆栽培技术规程(HNZ0252013)、芝麻培技术规程(HNZ0262013)、一季水稻侧条施肥插秧技术规程(HNZ0272013)、黄瓜大棚早熟栽培技术规程(HNZ0282013)、保靖黄金茶毛尖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程(HNZ0292013)、保靖黄金茶毛尖绿茶加工技术规程(HNZ0302013)、保靖黄金茶毛尖绿茶冲泡方法

2、(HNZ0312013)、保靖黄金茶毛尖工夫红茶冲泡方法(HNZ0322013)、白菜薹栽培技术规程(HNZ0332013)、春菜豆栽培技术规程(HNZ0342013)、秋菜豆栽培技术规程(HNZ0352013)、春黄瓜露地栽培技术规程(HNZ0362013)、春豇豆栽培技术规程(HNZ0372013)、番茄早春设施栽培技术规范(HNZ0382013)、番茄露地栽培技术规程(HNZ0392013)、秋苦瓜栽培技术规程(HNZ0402013)16个湖南省农业技术规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2013年9月9日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湖南省农业技术规程HNZ

3、025-2013红豆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Procedure for Cultivation of adzuki beans湖南省农业厅制定发布日期:2013年9月9日红豆栽培技术规程为了规范红豆栽培技术,制定本规程。1 产地环境条件1.1 环境条件环境良好,远离污染,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 1.2 土壤要求适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旱地种植。2 整地2.1 开沟作畦结合当地栽培习惯,进行播前整地,切忌重茬,耕深以1825厘米为宜,土壤肥力高,耕层厚,基肥施用量大,耕深可达2025厘米,反之则宜浅。整地一般要求细碎,平整,沟渠畅通。按1.82.2米(包沟)开沟整

4、厢,厢沟深30厘米,宽25厘米;腰沟深30厘米、围沟深35厘米,宽30厘米。2.2 基肥结合翻地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25%三元复混肥1020公斤。3 播种 3.1 品种选择选用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品种。3.2 种子处理种子须机械精选或人工粒选,播种前,将种子薄薄摊在席上,翻晒12天即可。3.3 播种时期和方法3.3.1 播种时间适宜播种期时间在3月下旬到4月中、下旬,要求10厘米土层地温稳定在15C以上。3.3.2 播种量及播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品种特性和种植区域而定。每亩用种量2.54.0公斤,整地质量好、种粒小的可适当减少播种量。在比较肥沃的土地上种植,留苗在80001

5、0000株/亩,在比较瘠薄的土地上种植,留苗在1000015000株/亩。3.3.3 播种方式采用穴播,行距3545厘米,株穴距1520厘米,每穴34粒,留苗12株。3.3.4 播种深度根据土壤特性而定,以35厘米为宜,沙壤土略深,粘壤土则略浅,覆土厚薄一致。4 田间管理4.1 前期管理4.1.1 查苗补苗 播种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烂种时,应及时补种。出苗后发现缺苗,应及时移栽补缺。4.1.2 间苗定苗 第二片复叶展开后间苗,第三片复叶展开后定苗。按既定密度要求,保留大苗、壮苗。4.1.3 中耕除草芽前除草即在播种后至出苗前用芽前除草剂喷雾封闭土壤。每亩用禾耐斯50克或72%都尔50毫升兑

6、水50公斤满幅喷雾;中耕除草一般考虑结合间苗定苗完成,后期拔除杂草。4.2 苗期追肥 定苗后根据苗期长势,每亩酌情追尿素510公斤。4.3 中期、后期管理4.3.1 适当培土封垄前用锄头在行间中耕,将土翻向两边红豆根际,培土高度58厘米。4.3.2 灌水排涝发生干旱时,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宜在现蕾期和花荚期各灌水一次。在苗期和盛花期注意排涝。4.3.3 叶面追肥每亩用硼砂0.4公斤,加尿素0.25公斤兑水50公斤喷施。可与防治病虫的药液同时喷洒。5 病虫害防治5.1 农业防治可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实施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倒茬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及时拔除病株,收获后彻底清除残枝病叶,就地

7、深埋或带出田外烧毁。5.2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黑光灯或频振式诱虫灯等方法诱杀蚜虫、豆荚螟等害虫的成虫,每50亩设置1台频振式诱虫灯诱杀害虫。5.3生物防治 可使用真菌制剂,细菌制剂,昆虫病原线虫、原虫等活体微生物农药和抗生素防治病虫害,保护田间瓢虫,以杀灭蚜虫等害虫。5.4 药剂防治 5.4.1 病害防治5.4.1.1 锈病和叶斑病发病初期,每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0克配400500倍液喷雾。5.4.1.2 立枯病、枯萎病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配8001000倍液喷雾,从现蕾期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5.4.2 虫害防治5.4.2.1 地老虎播种后,每

8、亩用90敌百虫100150克对少量水稀释后拌细土20公斤,沟施或穴施;或用新鲜菜叶浸入90敌百虫晶体400倍液10分钟,傍晚撒入豆苗行间诱杀;也可每亩用90敌百虫100克配400倍液喷雾。5.4.2.2 豆荚螟每亩用50马拉硫磷乳剂75100毫升配1000倍液喷雾,也可每亩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30毫升配20003000倍液喷雾。5.4.2.3 斜纹夜蛾、食心虫和造桥虫每亩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1520毫升配20003000倍液喷雾。5.4.2.4 蚜虫每亩用20氰戊菊酯或2.5氯氟氰菊酯或2.5溴氰菊酯配3000倍液喷雾。6 质量安全控制6.1 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6.1.1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

9、条件应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6.1.2 农药使用使用药剂防治时,应按NYT3932000的规定执行,农药瓶(袋)等废弃物应实行无害化集中处理。6.1.3 施用肥料施用肥料应符合国家NY/T3942000有关规定。7 收获7.1 采收对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植株上有75%的荚成熟后开始采摘,以后每隔810天采摘一次。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一次性收获。7.2 脱粒收获后的红豆荚在干净的场地及时晾晒,为保持红豆良好的商品色泽,防止雨淋浸湿发芽,晒干后的豆荚及时脱粒,脱粒后的红豆在干净、无毒、无害的场地翻晒。7.3 包装脱粒、晒干后红豆应符合NY/T5992002标准并进

10、行分级包装。8 生产档案8.1 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应对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建立档案。农业投入品使用档案见表1。表1 农业投入品使用档案丘块名称面积品种序号使用日期(月、日)品名剂型生产厂家用量施用方法效果记载人12注:1根据事项发生先后顺序逐项记载。2化肥计量单位用公斤,农药计量单位用克或毫升。8.2 生产操作情况应对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出售等情况进行记载,建立档案。生产操作档案见表2。表2 生产操作档案丘块名称面积品种土壤种类、肥力及前作序号操作日期(月、日)操作内容与方法完成情况及效果记载人129 引用和参考资料NYT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

11、境质量标准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599-2002 红小豆中国小杂粮中国农业科技出版,2002年。高品质小杂粮作物品种及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杂粮杂豆高产技术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杂粮杂豆栽培与病虫害防治400问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2008年。本标准编写单位: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浏阳河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编写人员:张亚、罗可大、何录秋、薛灿辉、陈志辉、郑晴、杨娜、吕品龙、邓力超、刘昀、李正国 湖南省农业技术规程HNZ026-2013芝麻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ule fo

12、r cultivation of sesame湖南省农业厅制定发布日期:2013年9月9日芝麻栽培技术规程为了规范芝麻栽培技术,制定本规程。1 产地环境条件1.1 环境条件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1.2 土壤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透气性好,保肥保水、排灌方便的田土。前茬作物选择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切忌连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HJ332标准。2 种子及其处理2.1 品种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芝麻品种。2.2 种子质量符合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油料类标准。2.3 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择晴天,用0.2%多菌灵或0.3%硫酸铜溶液浸种12小

13、时,清除浮在水面的瘪粒、小粒、病残粒、杂质等,选留洁净、无病、籽粒饱满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户外晾晒12天,每日人工翻动3次4次。3 整地与施肥3.1 整地春播芝麻在头一年秋收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根茬,进行秋翻;夏播芝麻在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芝麻地要做到精耕细耙,土壤细碎,上虚下实,无土坯,按厢宽1.82.0米(包沟)开厢,围沟和腰沟深2530厘米、沟宽30厘米,厢沟深2025厘米、沟宽25厘米。3.2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公斤、沤制饼肥75公斤、25%三元复混肥3040公斤。将肥料均匀撒于地面,深翻2530厘米,整平地面。4 播种4.1 播种时间春播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夏播适宜播种时间为6月下旬7月中上旬。4.2 播种方法可采用细砂和过筛煤灰拌种条播,单秆型品种行距为40厘米,分枝型品种行距50厘米,播深34厘米,播后立即用碎土盖籽。4.3 种植方式单种为主,也可间作、套作、混作。4.4 种植密度单秆型品种密度为每亩留苗1400016000株;分枝型品种密度为每亩留苗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