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泉州七中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53086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泉州七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泉州七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泉州七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泉州七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泉州七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泉州七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泉州七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三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自主学习(15分钟)、学习目标识记并理解:唯物主义的含义、唯心主义的含义;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知识梳理 (阅读课本12-15页,做好勾画,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 .唯物主义有哪三种基本形态,各自有何利弊?3 .唯心主义有哪两种基本形态?两者的区别?4 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三、知识精析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本原先后决定唯物主义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2 .唯物主

2、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比较区别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进 步 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 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中国“五行说”:水火土木金,以成万物。 荀子: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阴阳说)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气理说)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神说)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王充: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 知之精。 古希腊的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火”。 戴震: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 是故谓之道。局 限 性 没有科学依据 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把

3、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进 步 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 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英国化学家约翰 道尔顿1803年发表“原子 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伽森狄和霍尔巴赫: 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局 限 性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 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 上的唯心主义界的本原。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 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 物的关系 人是一部机器,所以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 照相式活动。 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

4、一 样。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3.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观点基本形态区别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主观唯心 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 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 感觉、经验、心灵等)夸 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世 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 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 人的主观精神。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王阳明(王守仁):“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 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

5、观念的集合”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11)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12)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客观唯心 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 (如上帝、理念、绝对精 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 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 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 化和表现。 朱熹的“理” “理在事先” “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柏拉图的理念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 理念

6、是世界的本原; 黑格尔的绝对观念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 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和颐: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二,二生万物;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上帝创世纪“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英国哲学家格林认为:人的创造活动是无限永恒意识的一部分, 是后者的表现。后者,又称普遍心灵,作为惟一的精神原则最 后构成或产生了整个自然界。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它们的区别是(A. 前者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后者认为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创造的B. 前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后者承

7、认意识决定物质C. 前者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后者否认了意识的作用D. 前者认为客观事物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后者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表现 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朴素唯物论观点D.)机械唯物论观点4.“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C.万物皆备于我.物是观念的集合”下列与这句话所蕴涵.理生万物,理主动静5.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与“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两种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包含()A.唯物辩证法思想.唯物主义思想C.主观唯

8、心主义思想客观唯心主义思想6.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B .7.青春因奋斗而闪光,人生因奋斗而精彩,二十余年不懈练歌而一夜成名的“大衣哥” 不闪烁着“奋斗”的光芒。然而有人却这样认为:着,在他们的身上无“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怎样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列宁的这句话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 局部可借鉴。四、易错易混误区1:承认物

9、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修正:误区2: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把精神当做世界的本原。修正:误区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修正:五、自习检测1.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A.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右边漫画“心中有笼便有笼,心中无笼便无笼”的观点属于()A. 形而上学B. 朴素唯物主义C. 客观唯心主义D. 主观唯心主义9.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ttB.ttC .

10、TTD.TT).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明便是天理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气者,理之依也阿杜的天黑尤其其中一句“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传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更是受到许多年轻 人的追捧。回答10-11题。10. “闭上眼睛就是天黑”从哲学上看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11 .下列观点与上题一致的有()心外无物我思故我在A.B .C .D .“人是一部机器,所以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照相式活动。”回答34题。12.持上述观点的哲学派别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13.该哲学派别的缺陷是()缺少辩

11、证法思想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A.B.C.D.14. 英国哲学家格林认为: 人的创造活动是无限永恒意识的一部分,是后者的表现。后者,又称普遍心灵,作为惟一的精神原则最后构成或产生了整个自然界。该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15.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 对精神”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

12、”组成的。(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第三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参考答案:DDCAC BADCC CBCD15.(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本原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 的本原。(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原,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 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 单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