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553082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三至四岁幼儿的礼貌教育三至四岁的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孩子们为了争抢一把小椅子、 一个玩具、 一张卡片而互不相让以至大声啼哭; 一些孩子的独占行为非常严重, 跟其他孩子难以合作;有的幼儿不善于与同伴交往,在小伙伴中的被接受率较低;个别幼儿身上还存在着严重的侵犯性行为、 破坏性行为, 不能友善地对待其他小朋友, 还有的幼儿则由于家庭教养不当, 过早地出现了行为粗俗、 出言不逊等不文明的现象等等。 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幼儿园应该怎样做好幼儿的礼貌教育工作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礼貌。 对于礼貌一词的理解, 有些人简单

2、地认为在一定场合下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就是懂礼貌。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未免过于表面化。 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礼貌教育不仅仅指语言, 它还包括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等诸方面的教育,就是要为幼儿创造一种优雅、文明、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礼貌的熏陶。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儿童体验礼貌行为的敏感期为 2 岁半至 6 岁, 这个时期的幼儿开始注意并模仿成人的礼貌行为, 是社会性和品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至四岁的幼儿正是交往的独立性和交往范围显著增加的年龄, 如果我们能利用 好这个时机抓好幼儿的礼貌教育工作,使他们向着高尚纯朴、 乐观友善、诚恳谦虚的目标去努力, 那样将

3、会对他们的未来乃至 一生产生积极而有意义的影响。 因而,我们决定以此为契机对上 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一、重视交往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幼儿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为礼貌教育的实施打好基础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能否很快和他们的同龄伙伴相处,融入这个环境当中,这是他们一生中一个很重要的开始。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的教师在幼儿与成人交往中充当着最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感情投资,以乐观向上的情绪和真诚的 爱心去感染孩子,让幼儿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教师的一些哪怕 是不经意的举止,如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拉拉他们的小手,给 他们一个信任的微笑,都会带给孩子许久的安慰和快乐。对于一 个三四岁

4、的孩子来说,培养他对世界、对生活的兴趣,培养他主 动积极地与人愉快地交往,要比教给他许多知识更重要,因为他 能够从中得到智慧、信心和爱。二、教师要为幼儿树立文明、礼貌的榜样,用自身的人格魅力 去感染孩子,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回顾几年来的教学经历, 我发现孩子像是教师的一面镜子, 从 孩子的言语举止、行为习惯等方面能一定程度地折射出教师的修 养和水平。譬如,教师如果能够以优雅的举止、平和的心态、平 等的语言、亲切的微笑对待每一位幼儿, 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真 理智而冷静地处理孩子们之间的各种纠纷矛盾,绪感染幼儿, 诚地礼待孩子,那么,孩子会从教师的身上学会尊重和友好相处。而有的教师

5、习惯于大声训斥, 以命令的口吻压抑孩子,神情冷漠 地要求孩子。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的大声训斥就会处之泰然, 并且也学会了粗鲁地对别人发号施令, 从而影响幼儿社会性行为 的正常发展。当然,教师也是普通人,也会有许多烦恼和情绪上 的波动,但特定的职业给予我们特别的约束,所以,教师要时常 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以免成为幼儿错误行为的源头。三、运用启发式、情感式教育,注重日常环节中的随机教育, 从小事中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幼儿进入幼儿园后,逐渐地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了与社会 人进行交往的第一步,这对于三岁多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问题。 面对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幼儿, 教师应当运用启发式教育和情感 式教育对幼

6、儿进行礼貌行为的培养。譬如,在组织孩子进行各种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真挚的情感、儿童化的语言、丰富生动的 表情、童趣化的动作引起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的想象,促使幼 儿以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让幼儿在活动当中体验关怀和友情, 体会礼貌行为给自己、给他人所带来的愉悦,培养幼儿对善良、 高尚及美好事物的憧憬及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见到了熟悉的老师、家长、小朋友,应引导孩子们主动打招呼,表示礼貌和尊敬; 孩子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责备他们,应给他们讲清道理,启发 并鼓励幼儿勇敢地承认错误,大胆地向小朋友表示“对不起”;在来园离园时,提醒孩子不要忘了跟老师、小朋友、爸爸.妈妈以及保安叔叔问一声“好”、说一声“再

7、见”等等。教师要 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引导,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四、通过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使幼儿 在游戏中学会宽容和谦让三四岁的幼儿身上常常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独占行为,缺少与人合作的意识。在这一年龄阶段,我们应侧重于在生活常规培养的 基础上,创设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有互相合作参加游戏的愿望,让幼儿将良好的生活习惯、 礼貌行为迁移 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得以练习和巩固。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 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是他 们的社会生活经验。如玩“娃娃家”的游戏,幼儿通过扮演“爸 爸” “妈妈”“哥哥” “姐

8、姐”等角色,赋予角色丰富的想象,站 在角色的立场上,体验角色的情感,模仿角色的优良品质和行为, 巩固所学到的礼貌用语,通过游戏逐渐懂得合作与谦让、 关心与 尊重。五、重视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竭诚与家长密切合作,家园一致共同施教于幼儿教师应主动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地互通信息,有利于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对于幼儿礼貌行为的培养和良好 品质习惯的巩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孩子能在和谐一致向 家长提教师应向家长宣传教育目标,的家园环境中健康成长,出一定要求,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现状是全家两代甚至三代人围着一个“小皇帝”在转,家长们过度注重孩子早

9、期智力的挖掘和投资, 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所以这就对我们的家园共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幼儿教师的素质和修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教育是百年大计, 不可浅尝辄止,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竭诚与家长密切合作,从而与家长在教育目的上达成共识,共同施教于幼儿。中国素有“文明古国 , 礼仪之邦”之称。孔子云: “不学礼,无以立。 ” 在当今时代, 文明礼仪更是体现出了它独特的内涵。 但却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人们忽视了对孩子文明礼貌的教育。 幼儿园作为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个阶梯,必须担当起引领孩子走向礼貌、友善、高雅、文明的重任,为孩子创设真善美的精神环境, 让孩子在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氛围中成长并传承。潘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